“越新奇,離現實越遠。殊不知管理是最現實之事,熱鬧不能解決問題”
時下書店中關于管理的書籍林林總總,但“唯洋尚奇之風甚重”。一些曾被國人視為神明的管理學大師與他們創造的富有誘惑力的新名詞,在圖書市場上很是紅火了一陣。然而,在面對全球性經濟衰退時,這些管理大師們束手無策。正如中國民航管理學院社會科學系主任李飛龍說:“越新奇,離現實越遠。殊不知管理是最現實之事,熱鬧不能解決問題?!?/p>
《贏在基層》是一本不熱鬧、不新奇、但“接地氣”的書,也是一本拿來就能用、用了就管用的本土化管理圖書。作為中國海油總公司推出的第一本原創基層管理書,它以原任中海油服“南海二號”平臺經理的“海上鐵人”郝振山的基層管理實踐為主線,系統總結了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囤A在基層》一書,沒有艱深復雜的理論,沒有拗口難懂令人眼花繚亂的術語,而是踏踏實實地回歸到管理學的基本常識——管理的真正功能是將復雜的、專業化的東西,落實到行動上面,建立起可以運作的組織機構,從而為廣大基層管理者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管理是一門實踐先于理論的學科。而三基工作一直是石油行業夯實管理基礎、推進發展的傳家寶,并且在新的歷史時期不斷地豐富和創新?!囤A在基層》編委會深諳于此,對此書的編著突出了經驗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力爭做到貼近基層員工,貼近基層實踐,貼近基層生活。書中的案例全部源于對郝振山本人及一線員工的訪談,且管理效果經過了實踐的檢驗。據了解,編寫組還專門向基層發放調查問卷,征集基層管理的棘手問題,如“怎樣激發員工活力?”“強化執行力的關鍵在哪兒?”“企業文化如何‘著陸’班組?”等等。初稿完成后,又請基層管理人員試讀部分章節,并根據反饋意見進行了修改。在此基礎上鮮明地提出“強‘三基’就是強執行力”這一觀點。這種實踐—理論—再實踐—理論再升華的編撰過程,迥異于當前一些夸夸其談的管理大師閉門修書的路子,極為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識規律,堪稱本書得天獨厚的優勢。
為了讓書好看、好學、好用,《贏在基層》一書的編寫體例為:案例故事+專家點評+管理小貼士+漫畫解讀。通過“案例故事”,將企業的戰略目標、制度規范和企業文化分解細化到班組的日常管理中,使讀者了解管理方法實施的背景和過程。通過“員工感受”,反映管理的實際效果。通過“專家點評”,闡釋相關的管理理論和實踐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把基層工作的標準化、精細化、規范化工作做好。通過“管理小貼士”,進一步夯實基礎工作,提供表格等實用的管理工具和行動指南。另外,本書還運用漫畫等手段闡釋管理理念,避免枯燥乏味的說教。這些別具一格的編寫方法,使讀者能身臨其境,換位思考,比如第1章案例中展示的“流動紅旗”的做法和“‘南海二號’平臺流動紅旗班組勞動競賽考核內容”表格,對一些車間班組就很有借鑒意義……這些都使得本書成為一本看得懂、學得會、用得著的基層管理手冊。
基層組織之于企業,猶如地基之于高樓大廈。企業的基層管理者被稱為“兵頭將尾”。他們的工作,直接關系到組織計劃能否落實、組織目標能否實現。只有強基固本,方能基業長青。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我們要“把工作精力和注意力更多放到基層,把人力、財力和物力更多投到基層,努力夯實基層組織,壯大基層力量,整合基層資源,強化基礎工作”。2012年被中央確定為基層組織建設年,國務院國資委也確定2012年在中央企業全面開展“管理提升年”活動。這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機遇。《贏在基層》一書的出版,可謂恰逢其時。相信書中一些鮮活的基層管理經驗,對基層工作有著很強的指導性和參考性,值得廣大企業管理人員學習和借鑒。
作者: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
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
出 版 社 :中國經濟出版社
出 版 時 間 :2012年6月
在鄧小平南方談話20周年之際,在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階段,《國企熱點面對面》于2012年6月出版了。本書集合專家學者、媒體工作者以及企業一線工作人員的智慧,針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中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本書所選29篇文章均來自近期公開發表的探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理論文章和新聞作品。這些成果是專家學者、媒體工作者和一線工作人員的智慧結晶。從國企理論之基、國企價值之核、國企熱點之辯、國企發展之路四方面對近年來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分析深刻,觀點明確,可讀性強。
作者: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
出 版 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3月1日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王勇在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提出:“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核心目標是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緊密圍繞國資委的中心工作,組織人員專門就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一大目標”“五大戰略”“三大保障”內容進一步細化,出版《做強做優,世界一流》,旨在對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進行梳理和前瞻性的闡述,就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應具備的基本要素、實施戰略和創新探索等重要內容,提出了政策性、操作性和建設性的理論思考和改革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