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巴沙爾基本保持著對全國的控制,但撲滅四處蔓延的國內抗議浪潮,不是在短期內能實現的愿望,國內外參與博弈的各種勢力與日俱增,它們都不希望局勢緩和下來。
自2012年5月25日發生胡拉鎮慘案后,敘利亞國內局勢持續惡化,爆炸、槍戰、綁架與殺戮事件頻頻發生。6月4日,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敘利亞自由軍”(FSA)發表聲明說,該武裝力量不再遵守聯合國特使安南提出的解決敘利亞危機的“六點計劃”,將向政府軍發起軍事攻擊。就在該聲明發出后不久的6月8日,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多個地區發生了政府軍與武裝分子的激烈交火,時間長達10個多小時。原本相對寧靜的大馬士革安全局勢也急劇惡化,這使居住在這里的人們感到全面內戰似乎離他們已經越來越近。
首都局勢急轉直下
6月8日,星期五,是伊斯蘭國家的公休日,大馬士革多數店鋪關門休業。下午14時40分前后,一串連續的槍響聲將記者從午睡中驚醒。記者的住處位于大馬士革東馬扎區,是各國駐敘利亞使館所在地。敘利亞爆發危機以來,這里相對比較安全,很少發生沖突。然而這次交火地點距離記者住處不超過400米。起初雙方交火并不激烈,槍聲也時斷時續,時強時弱。但從下午15時開始,交火明顯加強,槍聲逐步密集,最長一次持續近3個小時。
在大馬士革最繁華的倭馬亞廣場周邊,巡視的軍警部隊手持步槍,部分身著防彈衣,顯然已經進入戒備狀態。他們警告前來采訪的記者不要離開住處,以免遇到危險。據聯合國敘利亞監督團事后透露,當天敘政府軍與武裝分子在大馬士革街道發生武裝沖突,持續時間達12個小時。武裝分了在大馬士革街道上使用了榴彈,首都電站遭到破壞,電站大樓部分損毀。然而,就在這次激烈槍戰發生后2天,大馬士革市內又現武裝沖突。據敘利亞當地媒體報道,敘利亞總理府附近地區10日遭到武裝分子迫擊炮襲擊。報道稱,武裝分子發動這次襲擊的目的很明顯是想破壞敘利亞總理府,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未能成功。而遭襲擊的地區近期經常發生敘利亞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分子的交火。自去年3月爆發危機以來,敘利亞多個地區持續動蕩,但首都大馬士革的安全局勢依舊相對穩定,除了幾次針對軍事與情報機構的爆炸襲擊以外,大規模持續槍戰此前鮮有發生。而如今,反對派輕易便在首都市區與政府軍發生激烈交火,這不難看出惡化的局勢正逐步向首都蔓延。
事實上,胡拉屠殺發生后,美國等主要西方國家幾乎以相同的論調對敘利亞政府予以嚴厲譴責,并一同驅逐了敘利亞的外交官,還揚言對敘利亞采取更為嚴厲的制裁措施。同時,在敘利亞問題上一直保持相對沉默的以色列也開始表態,“以色列之聲”廣播報道援引以總統佩雷斯的話稱,巴沙爾屠殺其人民的做法是“明目張膽”、“史無前例”的,國際社會在停止敘利亞流血事件上所做的努力還遠遠不夠。外界認為是以色列對敘利亞“不尋常的批評”。
現如今,國內動蕩與國外制裁使得敘利亞政府正陷入一種兩難境地,抉擇異常艱難,如果執行安南的和平計劃,暫停打擊反政府武裝,勢必將失去更多的領地與軍事主導權,使反對派武裝更加無所忌憚地發動新一輪襲擊。但如果敘利亞政府就此停止執行和平計劃,勢必會為西方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干預提供充分的借口。
爭奪“國家之眼”
雖然充當“和平監督人”的聯合國觀察團已在敘利亞各大沖突城鎮展開尋訪,但斗爭雙方都沒太把他們當回事,雙方圍繞大馬士革和阿勒頗這兩大“關鍵性城市”正進入白熱化階段。用親敘利亞反對派的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的話說,若兩城尚在巴沙爾總統的有效掌控之下,那么他的地位基本是安全的。
眾所周知,上述兩座城市之于敘利亞,猶如雙目之于個人,政府軍與反對派都志在必得。6月底,大馬士革邁丹區的一所學校發生自殺式爆炸襲擊,大批人員傷亡,其中多數為平民,當時聯合國觀察團離事發地點僅隔著兩條馬路。“瞧瞧你們所說的‘和平主義者’干的好事吧。”面對匆匆趕來查勘的觀察員,不少支持巴沙爾的市民向他們發出一陣陣噓聲,被西方國家主導的聯合國觀察團自敘國內爆發危機以來明顯偏袒反對派,譴責巴沙爾政府濫用武力,“造成大量和平示威者傷亡”。在大馬士革歷史最悠久的倭馬亞清真寺,裝著被恐怖分子殺害的政府雇員尸體的棺材排滿了大廳,受害者家人的眼淚成為打動萬千人心的“核武器”,一名失去丈夫的婦女擦拭著面頰的淚痕,向敘利亞國營阿拉伯通訊社記者表示:“國外總有人說‘大馬士革是因為軍隊鎮壓才不會有街頭抗議’,可是這座城市絕不是逆來順受的,我們所要抗議的是那些想要破壞和平生活的人?!睌⒗麃喺l誓要用鐵拳打擊“那些破壞國家安全的人”,按照官方的說法,反對派“敘利亞自由軍”(FSA),穆斯林兄弟會和遜尼派“基地”分子是大馬士革一系列爆炸事件的主要嫌疑對象。
對于巴沙爾政權的指責,反對派除了“政治總代表”——全國委員會(SNC)做了一番無關痛癢的“譴責一切暴力”聲明外再無任何回應,他們更關心的是如何在大馬士革和阿勒頗取得優勢地位。成立于去年6月29日的FSA主要由敘利亞政府軍逃兵組成,總指揮里亞德·阿薩德(Riyad Musa al-Asa’d)借助西方電視臺懇請昔日的戰友們加入FSA,他說:“現在的敘利亞軍隊只是保護巴沙爾等一小撮人的幫派,出于對國家的忠誠,我們呼吁負有責任感的軍人們與人民手拉手來實現自由,推翻現政權,保護國家的資源?!彼€對從前的政府軍同事發出威脅:“那些繼續為大馬士革效忠的安全部隊將是我們的合法打擊目標?!痹谶^去幾周里,FSA著重對大馬士革和阿勒頗市區及近郊結合部的敘利亞軍隊和親巴沙爾的沙比哈民兵發動一連串襲擊,連執政黨的普通辦事機構也不放過,巴沙爾曾在電視節目里公開怒斥FSA是一群“不敢見陽光的卑鄙小人”。
據報道,FSA依托土耳其境內的難民營,向國內派遣了數目不詳的武裝人員,并以22個別動營為基本活動單位。FSA分子現階段尚以輕武器(如AK-47步槍、RPG-7火箭筒和炸藥)為主,這些東西還是FSA成員從敘軍中叛逃時夾帶出來的,但有證據顯示土耳其官方及黎巴嫩武器販子正大手筆地改善FSA的裝備水平。FSA吹噓通過“打了就跑”的伏擊戰術,將敘軍拖在大城市里,廣大鄉村都是FSA的控制區。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FSA襲擊了距大馬土革約9公里的哈拉斯塔(Harasta),一個重兵把守的敘利亞空軍情報站遭徹底搗毀,這一行動的象征意義非常顯著:敘軍自己嚴密保護的設施都無法逃脫FSA的打擊,巴沙爾政權的恐懼情緒無疑大大增加。
與FSA的積極進攻相呼應,埋伏在大馬士革和阿勒頗的反政府組織“自由歷法”也千方百計打擊巴沙爾政府的權威。通過安插在兩地的“隱身通訊員”,半島電視臺采訪到“自由歷法”運動組織者穆罕納德(Mouhannad,化名),按照他的說法,“我們用奇思妙想去弄瞎巴沙爾的‘眼睛’(巴沙爾成為總統前是一名眼科大夫,這成為支持者與反對者競相利用的素材)”?!白杂蓺v法”分子曾悄悄將紅色染料倒入大馬士革的七大噴泉中,使這些噴泉流出猩紅的泉水,其中一口噴泉就在敘利亞情報部門總部前面,象征著被打死的反政府人士的血,“設想一下:在如同眼淚的彩色泉水面前,士兵立在那里感到無可奈何,因為他們手里的武器派不上用場。我們的目的是提升示威者的士氣,瓦解安全機構的威信?!边€有一次,“自由歷法”分子用強烈的激光束照射巴沙爾總統官邸,被迷亂雙眼的總統警衛匆忙朝天開火,他們對激光的來源和性質一點都不清楚。而在沖突不斷的阿勒頗,“自由歷法”分子還把錄音機和揚聲器塞進黑色垃圾袋,并把垃圾袋扔到熙熙攘攘的大街和大學的垃圾桶里,不一會兒,垃圾桶里響起一系列反巴沙爾的歌曲。該組織成員薩爾瑪說,“我們目的就是讓巴沙爾發瘋,……有創意的攻擊讓這個保守呆板的政權束手無策,這就是我們相信會最終獲勝的原因。”
“紫袍是最美的裹尸布”
現實中,處于充滿敵意的美國、土耳其、以色列乃至阿拉伯君主國家包圍之下的巴沙爾政權要支撐下去,沒有外部支援是難以想象。今年1月8日至13日,俄海軍唯一的“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戰斗群抵達敘利亞塔爾圖斯基地,敘利亞國家電視臺盛贊這是“40年忠貞友誼的新篇章”,眾所周知,1970年11月23日,巴沙爾的父親,空軍上校出身的哈非茲·阿薩德奪取敘利亞最高權力,正是蘇聯及時出動海軍保駕,震懾了企圖干涉敘利亞內政的美國和鄰國約旦,阿薩德也投桃報李,向蘇聯及后來的俄羅斯提供了塔爾圖斯基地,這也是迄今俄海軍在地中海所擁有的唯一一處軍事設施。
不僅如此,得到俄羅斯訓練的敘利亞空軍和防空軍還在近日舉行大規模演習,測試其對侵略-行為的應變能力,敘軍還測試了俄制“飛毛腿B”和SS-21彈道導彈的打擊能力。俄軍事預測中心主任阿納托里。齊加諾夫表示,在阿拉伯世界中,敘利亞軍事實力尚算強大,尤其是駐大馬士革及戈蘭高地前線的第1、2集團軍的兵員素質和裝備水平均較高,可以維持巴沙爾政權的存在,尤其敘利亞是俄羅斯的主要利益區,敘利亞已向俄羅斯訂購了35億美元的軍火,俄不愿“利比亞變天”在敘利亞上演,利比亞卡扎菲政權倒臺已給俄軍工業造成40億美元的出口損失,況且K巴沙爾倒臺,很快就會輪到他的另一個盟友伊朗,這將嚴重損害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利益。
與俄羅斯極力“挺巴”的動作相反,美國及其北約盟國卻極力操縱著軍事干涉的步伐。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從伊拉克撤出的美軍并未全部踏上回國的飛機,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員和裝備轉到伊拉克西面的約旦,他們擁有大量坦克裝甲車輛、武裝直升機和無人偵察機,戰備情況良好,理論上可以投入中低烈度的戰爭。以色列《德布卡情報周刊》聲稱,美國正在土耳其和約旦積極訓練FSA分子,向其傳授情報搜集與特種破壞等作戰技巧,為美國、北約及阿拉伯君主國家的地面部隊進入敘利亞做準備。更重要的是,與敘利亞擁有漫長邊境線、長期保有北約第二大規模軍隊的土耳其隨時可能武裝干涉敘利亞,外界一直擔心安卡拉會在未來某個時候占領敘利亞北部,并以此作為灘頭陣地力求最終在整個敘利亞取得優勢。最有可能的局面是,美國“把水攪混”,先是攛掇阿盟制裁敘利亞,表明阿盟已站在西方一邊,然后通過FSA加大對巴沙爾政府施壓力度,進而以土耳其和以約旦為主力的阿拉伯海灣合作委員會軍隊入侵敘利亞。
可是俄羅斯和敘利亞并非沒有準備。去年底,駐亞美尼亞的俄軍第102基地進入戒備狀態,軍人家屬已撤回國內,基地的一部分作戰部隊開始進入靠近土耳其邊界的亞美尼亞重鎮久姆里,密切監視土耳其對敘利亞可能采取的軍事行動。俄國防部表示,第102軍事基地是俄羅斯在高加索和中近東地區的安全前哨,莫斯科絕不允許失去這一基地,由于該基地所需的燃料等各種保障物資都是從敘利亞乃至伊朗購進的,因此基地的安全與敘利亞的安全“是聯系在一起的”。齊加諾夫表示,俄軍的備戰行動在很大程度上壓縮了美國及其盟國進攻敘利亞的難度,與此同時,在俄羅斯接受完新武器操作培訓的敘利亞防空軍也陸續回國,他們剛剛參加完獨聯體國家“戰斗協作”大規模防空演習,現場觀摩如何擊落飛機和導彈,為反抗北約空襲吸取經驗。
為預防可能的軍事入侵,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也開始進行深入細致的備戰工作,敘利亞工兵已秘密在該國西北部的安薩里亞(Alawite/A1-Ansariyyah)山區為巴沙爾家族和忠于他們的軍人建成要塞,以便進行持久抵抗。安薩里亞山區是敘利亞緊鄰土耳其的地中海沿岸唯一有森林的山脈,山脈平均寬32公里,最高峰海拔1200米,這座山脈由北向南地勢逐漸降低,北部為900米,南部為600米。據以色列軍事專家稱,敘利亞工兵正在加速完善要塞的地下部分,包括洞穴和坑道,營地上方是樹木茂密的斜坡,營地周圍有反坦克設施,配備高射炮群,這意味著該要塞具有堅固的防御能力。有跡象顯示,巴沙爾所出身的什葉派阿拉維派的大批成員在敘利亞情報和安全機構的安排下,正陸續從局勢動蕩的拉塔基亞、哈馬和霍姆斯等地搬進這個營地安家,外界預測,巴沙爾通過在山區建立要塞指揮部,用意在于一旦遭遇入侵,可將支持者置于安全地帶,可以保證他們對巴沙爾及其家族的忠誠。另據土耳其《今日扎曼報》消息稱,敘陸軍還將21枚“華城-6號”(規格等同于俄制“飛毛腿-C”)導彈部署至敘土邊界西段,那里距土耳其南部港口亞歷山大勒塔很近,其中5枚可能安裝了化學彈頭。種種跡象表明,巴沙爾不會像卡扎菲那樣束手待斃,“正如狄奧多拉皇后對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說過的那句名言——‘紫袍是最美的裹尸布’,巴沙爾再后退一步,他將一無所有。”一位以色列安全分析師對《新時代報》如是說。
“什葉新月”殊死抵抗
目前,巴沙爾基本保持著對全國的控制,但撲滅四處蔓延的國內抗議浪潮,不是在短期內能實現的愿望,國內外參與博弈的各種勢力與日俱增,它們都不希望局勢緩和下來。據敘利亞消息人士的話說,針對巴沙爾總統的暴亂朝著“巷戰化”發展,在局勢糟糕的德拉、巴尼亞斯、哈馬、霍姆斯等城鎮里,有照片證實,許多外國勢力支持的示威集團得到一些反坦克武器,并向維持秩序的政府軍裝甲車輛射擊,“而負責恢復秩序的敘軍遇到傷害后舉止也變得更加強硬,有人發現敘軍越來越多地安排坦克作為突擊先鋒(過去主要由持槍步兵沖在前面),而敘軍狙擊手則在制高點上射殺敢于手持武器上街或直接射擊的平民”。
在遭到敘軍王牌第4裝甲師嚴厲鎮壓的德拉城里,以遜尼派為主的示威者還跟該師師長、巴沙爾的親弟弟馬希爾玩起“心理戰”,有人在德拉市中心廣場打出橫幅,上面寫著:“馬希爾(即第4師師長),你是個懦夫,有本事你就去收復戈蘭高地!”戈蘭高地原是敘利亞領土,1967年后被以色列占領,這成為敘利亞統治者一直非常忌諱的話題。而剛剛離開沖突激烈的霍姆斯的居民阿爾一德卡維(Al Derkawi)回憶說,政府軍和反對派均廣泛運用狙擊手,“如果你把頭伸出窗外,你頭上就會挨一顆子彈。……我在霍姆斯至大馬士革的高速公路旁的家已經毀了,朝著公路方向的墻壁全是機槍子彈打過的彈痕”。
黎巴嫩美國大學政治系教授伊馬德-薩拉梅(Imad Salamey)指出,在美國和歐洲的暗中支持下,土耳其、約旦和沙特阿拉伯正成為伊斯蘭世界干涉敘利亞內亂的“火槍手”。據美國CNN網站披露,土耳其國家情報局(MIT)局長哈坎·菲丹(Hakan Fidan)參與了庇護和訓練FSA的工作,試圖將其培養準軍事組織,而約旦和沙特則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了幾千部衛星電話,以克服敘利亞政府切斷網絡所造成的通訊不暢,正是通過這些衛星電話,敘利亞反對派將政府軍進行鎮壓的畫面傳輸到互聯網上,此外敘軍警還繳獲了反對派在打手機聯絡時所使用鄰國的SIM卡。
正如美國智庫“斯坦福全球情報”的報告所言,目前由什葉派掌權的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真主黨)形同一道巨大的“弧狀新月”,壓得遜尼派掌權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喘不過氣來,如今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眾所周知,從1970年老阿薩德通過政變奪取政權后,敘利亞就與約旦哈希姆王國之間處于激烈的地緣政治對抗狀態,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多次公開表示巴沙爾政權喪失合法性,約旦還主動加入沙特牽頭的海灣合作委員會,主動將自己的武裝力量置于沙特的指揮之下,而沙特和卡塔爾等國正處心積慮地推翻敘利亞什葉派政府,從敘利亞這一端斬斷“什葉新月”陣營。
可是巴沙爾及其盟友伊朗、黎巴嫩真主黨等也不會坐以待斃,據美國合眾國際社聲稱,伊朗革命衛隊“圣城旅”(Al-Quds Brigade)只需數小時就能部署到大馬士革,在大馬士革的敘軍總部里已經有一個伊朗軍官指揮架構,同時實際控制著伊拉克南部的什葉派民兵組織“馬赫迪軍”也是伊朗和敘利亞可以動用的一支力量,“馬赫迪軍”領導人薩德爾與巴沙爾有很好的私交。而在敘利亞沖突現場,已經有人發現伊朗革命衛隊顧問參與指揮敘政府軍平亂,在沖突激烈的哈馬和霍姆斯,據說伊朗革命衛隊教官指揮敘軍以小股部隊配合坦克裝甲車輛的方式,對暴亂者控制的街區進行滲透和分割隔離,然后逐片清理。一名示威者說:“我在哈馬看見身穿黑色制服,腳穿作訓鞋的武裝人員,他們的胳膊上繪有紅色條紋,他們操著黎巴嫩南部的口音,懷疑是來自真主黨的‘志愿軍’?!?/p>
據美國“全球安全”網站聲稱,自從敘利亞出現動亂后,伊朗革命衛隊為巴沙爾政府提供了諸多裝備,包括緊急空運了1000支狙擊步槍和1000支泵動式霰彈槍,反對派聲稱:“事實上,伊朗革命衛隊現在占領了敘利亞,并且已變成實際的統治者……敘利亞已成為伊朗第32個行省?!痹诖舜巍鞍⒗骸倍啻晤A測成功的以色列“德布卡情報周刊”網站認為,在這些盟友中,巴沙爾更倚重伊朗來鞏固他的統治。在1980~1988年兩伊戰爭中,阿拉伯國家中唯有敘利亞站在伊朗一邊,最近敘利亞又向伊朗海軍開放了拉塔基亞作為其海外基地,伊朗盡全力援助敘利亞也在情理之中。
背景材料
北約軍隊入侵敘利亞計劃曝光
據以色列《國土報》報道,北約以及阿盟部分國家的小股特種部隊已經秘密潛入敘利亞北部對該國局勢進行軍事干涉。這些小股特種部隊的士兵。主要來自美國、土耳其,英國、法國,荷蘭以及意大利,他們的任務還包括對敘利亞北部和中部的戰略要地進行調查,以方便西方及阿盟部隊未來大規模的軍事介入。值得指出的是,每一支“小股特種部隊”都配備1名敘利亞軍官以及1名翻譯人員,這些軍官都是從敘利亞政府軍叛逃到敘利亞自由軍(FSA)那里去的。這些敘利亞人對小股特種部隊所要活動的地點都非常熟悉,知道當地的駐軍和民眾中,有哪些人可以與小股特種部隊合作反對巴沙爾。
據可靠消息稱,來自北約以及海灣國家的軍官已經在土耳其南部,與敘利亞接壤的哈塔伊省秘密建立一個混編指揮中心。這些軍官來自美國、法國、加拿大、卡塔爾、沙特以及阿聯酋,而土耳其的軍官提供聯絡服務。上述國家的軍人,還在黎巴嫩北部的黎波利鎮建立起一個情報后勤指揮中心。而貝魯特對此選擇視而不見。在土耳其和黎巴嫩兩大指揮中心目前的主要任務有:
(1)負責接納敘利亞政府軍的叛逃人員,根據這些人的軍事技能進行分類、挑選,隨后將其轉送土耳其軍隊以及中情局所組織的軍事訓練營。
(2)組織黎巴嫩和土耳其境內的相關人員向在敘利亞境內戰斗的FSA提供武器。
(3)為敘利亞一旦爆發大規模內戰擬定相關計劃。屆時,西方及阿盟勢必進行大規模干涉。一些特種部隊將從歐洲、中東以及波斯灣通過運輸機或者鐵路運來,他們將被投放到由“小股特種部隊”控制的敘利亞小型軍用或民用機場。另有一些特種部隊將被投放到敘利亞海岸線上。土耳其、黎巴嫩和約旦甚至已經在秘密地向敘利亞境內空投武器和后勤補給,為將來的軍事干涉做準備。戰術設計師們預計,敘利亞政府軍中的大部分人將在戰爭一開始時繼續效忠巴沙爾,但戰事持續了數星期時,大批軍人將倒向反對派,干涉軍將取得優勢。
(4)做好準備應對敘利亞政府軍或者安全機構發動政變。這又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高級軍官試圖推翻巴沙爾。目前,北約及阿盟正準備加強對潛在的、發動政變者的支持(包括先進的信息和技術支持),并且讓其與FSA以及各支反對派取得聯絡。而是敘利亞阿拉維教派發動政變,350萬人的阿拉維派中的一些勢力有可能為了保留自己的政治地位,而發動政變試圖推翻巴沙爾,轉而讓另一個阿拉維教派的人執政。在這種情況下,西方及阿盟干涉軍將試圖孤立反巴沙爾的阿拉維陰謀分子,以使敘利亞避免陷入大規模全面內戰。因為,阿拉維派不下臺,而僅僅是巴沙爾交出權力,無法緩解敘利亞目前國內的政治危機及僵局。
《國土報》稱,根據上述情況,西方及阿盟大規模干涉敘利亞的行動藍圖已經被勾畫了出來:
(1)外國軍隊將被部署在敘利亞和土耳其總長度為800公里的邊境線上。
(2)這些部隊將在當地叛亂者的幫助下控制伊德利卜、拉斯坦以及霍姆斯等地,然后向阿勒頗進軍。那里是敘利亞北部最大的城市,其瀕臨地中海的地區擁有250萬人口。且大多數都是遜尼派穆斯林。將阿勒頗從敘利亞切割出來置于西方保護之下,在經濟上對巴沙爾政權而言是最為沉重的打擊,因為這將斷絕其獲取金融資源的通道。
(3)上述動作將使敘利亞被一分為二:北部實體在反對派的統治下,人口占敘利亞全國人口的30%,約650萬人。南部實體在巴沙爾政權統治之下,但北部實體最終將成為奪取南部的橋頭堡。
西方及阿盟的特種部隊試圖奪取機場,為大規模干涉做好準備。他們還準備奪取敘利亞地中海沿岸的一座港口。為艦艇向海岸線卸下物資做好準備。如果一切順利,敘利亞將重復利比亞的“革命模式”。
當然,計劃仍然只能說是計劃。它是否實施,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實施,要看敘利亞國內局勢演變的具體情況。巴沙爾如果能在困境中控制住局勢,那么上述計劃有可能“胎死腹中”,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北約的這些國家只會與強者心平氣和地談判,對于弱者,他們只會磨刀霍霍肆意宰割。
伊朗土耳其暗戰敘利亞圖謀“帝國之夢”
外界總把敘利亞內亂源頭視為西方國家與敘利亞巴沙爾政府的斗爭,而該國內部宗教紛爭則是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新月”集團與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國家較量的體現,殊不知這場政治游戲的真正主角應是伊朗和土耳其。據香港《亞洲時報》報道,多年來,土耳其和伊朗——兩個歷史上曾主宰中東的強大帝國的繼承人——發現各自要復興過去的榮光,焦點就在于誰能重新控制敘利亞。
目前,以色列黑客組織“匿名者”侵入包括總統府事務部長曼蘇爾。法德拉拉·阿扎姆在內的78名敘利亞官員的電子郵箱,其竊取的文件顯示伊朗己向敘利亞當局提供超過10億美元,用以應對西方和阿盟的制裁。自“阿拉伯之春”引發的政權更迭潮席卷中東以來,敢于和伊朗并肩向西方叫板的國家僅剩敘利亞,為保住最重要的地區盟友,伊朗不惜代價地支持巴沙爾總統,最近伊朗議長拉里賈尼又公開譴責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劃了近段時間發生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爆炸案,稱美國及其“仆從們”試圖在敘利亞乃至周邊國家的不同教派間煽風點火,制造混亂甚至戰爭。分析人士指出。伊朗公開高調指責美國與敘利亞首都大爆炸有染,意在表明伊敘戰略同盟關系,防范和抵御可能的外來侵略。不僅如此,有跡象顯示不少于數百人的伊朗革命衛隊“圣城旅”就駐扎在大馬士革近郊的扎巴達尼鎮,直接拱衛巴沙爾政權,“他們直接接受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領導”。以色列《國土報》稱,“圣城旅”就是為“境外非常規戰爭”準備的武裝力量,堪稱巴沙爾的“全金屬外殼”。
就在伊朗力挺敘利亞之際,敘利亞另一大鄰國土耳其卻干著完全相反的事情??陀^而言,土耳其一度是與敘利亞最密切的鄰國之一,土總理埃爾多安還把巴沙爾稱作“我的兄弟”。去年3月敘利亞發生動蕩后,土耳其一度扮演調停角色,試圖平息事端,但在斡旋未果后,兩國關系交惡,土耳其公開庇護敘利亞反對派進行武裝叛亂,如今在大馬士革等地造反的敘利亞自由軍(FSA)完全依賴土耳其媒體向國際發聲,FSA首領里亞德·阿薩德還諂媚地表示土耳其政府“全方位地支持”將在“國家解放后得到應有的回報”。
盡管土耳其和敘利亞關系惡化,但如今敘利亞社會幾乎是土耳其文化的天下,街上兜售的大多是土耳其輕工產品,且土耳其人大都是遜尼派,與敘利亞主體人群是切合的,而伊朗是什葉派,無形的宗教屏障是很難超越的。敘利亞人口絕大多數是遜尼派,但領導權卻長期控制在什葉派分支阿拉維派手中,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成功后。敘利亞對伊朗的立場一直有別于其他阿拉伯國家,敘伊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合作十分緊密,兩國都堅決扶持什葉派的黎巴嫩真主黨。如果敘利亞什葉派領導層垮臺,伊朗便會失去最重要的盟友,真主黨也會淪為一支孤立的敵后武裝,伊朗的“大中東戰略”勢必功虧一簣。伊朗明白,同土耳其圍繞敘利亞展開的爭奪戰完全是“零和游戲”,必須從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面予以反擊。分析人士認為,伊朗最關鍵的一張牌就是武裝反安卡拉的庫爾德工人黨游擊隊(PKK)。
眾所周知,土耳其近些年最頭痛的內部問題就是試圖集合散居在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等國的庫爾德人成立“庫爾德斯坦”國家的PKK,土耳其軍隊多次清剿甚至不惜進入伊拉克領土,但仍無法決定性打擊PKK。土耳其與伊朗也有一段邊界是相鄰的,伊朗如果允許PKK在其境內設立一個總部,那必然對于土耳其來講如鯁在喉。此外,目前PKK在國內被土耳其軍隊追得無處容身,如果有伊朗愿意為他提供庇護,那么伊朗和庫爾德人完全可能達成一個都能接受的結果。
有分析認為,土敘突然交惡,是因為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被巴沙爾的“言而無信”激怒了。去年初,巴沙爾曾向緊急訪敘的土耳其外長承諾會立即改革,埃爾多安政府隨后向全世界宣布土耳其“促成和平與改革”,但此后敘方改革卻未見任何動靜,令埃爾多安顏面掃地。不過也有分析認為,土敘交惡離不開“伊朗因素”。實際上,伊朗和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持不同立場,恰是伊土兩國對抗的激烈反應。美國中東民主項目高級研究員助理達芙妮·麥柯迪說:“土耳其一向視伊朗為中東勁敵,但它又無法簡單地將德黑蘭列為敵人?!庇捎谝晾示S系著自身三分之一的石油供應,土耳其選擇性“無視”伊朗“伊斯蘭革命輸出”對本國南部地區及敘利亞的影響,反倒與德黑蘭簽署一系列經濟合作協議,甚至在2010年6月反對聯合國安理會對伊朗實施進一步制裁,但這一切并不能消除伊土之間的“結構性矛盾”,特別是在敘利亞問題上。
在敘利亞問題上,土耳其希望由遜尼派力量取代什葉派掌控的現政權,以此來制衡和孤立什葉派的伊朗,伊朗當然不會坐視不管。此外。土耳其和伊朗都是本地區大國,有著輝煌的歷史,盡管美伊交惡后尤其是伊朗核危機爆發以來,伊朗一直受到西方的制裁和圍堵,但它從來沒有放棄成為地區強國的夢想。支持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等國的什葉派也一直是伊朗擴大其地區影響力的重要手段。伊朗深知,敘利亞一旦失陷,自己將承受來自美國和西方以及一些阿拉伯國家的更大壓力。因此,伊朗和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的爭斗將是長期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