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每年產生廢棄PET瓶總量可達15萬噸以上,約為60億只廢舊PET瓶。而分布在大街小巷、單位社區周圍的“回收大軍”經過粗放型“回收市場交易鏈”帶來了市容、噪聲、污水的污染和資源的浪費,其生產出的低附加值產品既不能夠循環再利用,而且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
當飲用完一瓶飲料或礦泉水后,您會如何處理手中的空瓶呢?是丟進最近的垃圾桶里,還是拿回家攢起來賣廢品呢?很顯然,這兩種處理方法都不是最佳的選擇:前者會產生環境隱患,造成白色污染;而后者既麻煩又占地方。那么,怎樣做才是最佳選擇呢?答案是一種形似飲料自動售賣機的智能塑料空瓶回收機。
您只需按提示將空瓶塞入瓶口處,空瓶在被識別、回收、壓縮、存放后,會將一毛錢直接存到您的市政交通一卡通上。最后通過物流運往工廠,實現循環再利用。您在妥善處理空瓶的同時,還能實實在在地為循環經濟和環保事業獻出一份力量。而這種既經濟又方便的智能回收機即將登陸北京的地鐵站。
首例物聯網智能回收機
這款開創了國內一級回收體系智能化先河、同時也成為首例將物聯網技術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相結合的創新產品,由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自主研發。2012年4月25日,盈創物聯網智能回收機首次亮相北京市城市礦產綠盟再生資源產業基地啟動大會,得到了與會的北京市相關領導的關注。啟動會現場,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北京師范大學簽署在循環經濟和綠色環保領域全面戰略合作協議。率先登陸地鐵后,盈創智能回收機將會陸續在北京公交快速站點、各大高校、機場、高端寫字樓等公共空間“安營扎寨”。屆時,每一臺盈創智能回收機都將成為地鐵站內、公交站點及大學校園里的“環保衛士”。
日前,在盈創回收公司,記者率先體驗了一下尚未擺到公眾面前的盈創智能回收機。記者往投入口扔進去一個帶有完整包裝的空瓶,機器內部隨即啟動“識別”,只聽“咯吱”一聲響,記者所投的空瓶被回收機判定為可回收資源,作了壓扁處理,顯示屏上“唰”地顯示出了投瓶數量。此時,記者再拿出一卡通對準刷卡處一刷,就獲得了一毛錢的回報。整個過程只用了短短的幾秒鐘。且回收機全部采用觸摸屏,操作界面簡單實用。
自動識別 能“吞”也能“吐”
有意思的是,盈創智能回收機能“吞”也能“吐”,它能識別我們扔進去的是真正能利用的空瓶,還是果核、廢紙等垃圾。一旦有人扔進垃圾,它會及時給“吐”出來。如果空瓶沒有條碼,也是被“拒收”對象。
通過一卡通的返利模式,空瓶的主人刷卡即能獲得一毛錢。當然,如果您樂意,也鼓勵您不求回報、捐獻空瓶。只要您按一下“捐獻”鍵,就算您無償為環保事業做一份貢獻了。“我們正在考慮設計一個捐贈榜,一個時間段內捐空瓶數量最多的市民,有望獲得一定的物質獎勵。” 盈創回收公司總經理常濤說。
“物聯網技術的核心就是溯源性,通過回收機,數據中心可以知道回收機在任一時刻的每個動作,收到的瓶子是什么牌子的,或者被吐出來的是何種原因。為了避免浪費,如果瓶內還有超過三分之一水的或飲料時,投入智能回收機,也將被吐出。其次,智能回收機倉儲容量如果達到四分之三,快要滿倉時,相關提示信號也會顯示在數據中心,數據中心會自動在第一時間內將信息以短信的形式,傳遞到負責該區域工作人員的手機里。告訴他哪臺回收機滿了,以及哪臺打印機缺紙等問題。如果回收機在非正常狀態下被打開,或者發生意外,都會第一時間反饋到數據中心。物聯網技術同回收體系的結合,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此外,對用戶一卡通的充值以及與一卡通公司的對賬等環節,也都充分使用了物聯網技術。同時,物聯網數據中心積累的大量數據又可為政府制定相關環保政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常濤表示,以上這些功能的實現,歸根結底,都要歸功于回收機里放置的無線通信模塊。
變廢為寶 循環再利用
據常濤介紹,盈創智能回收機目前只能識別帶有完整條形碼包裝的PET瓶。PET學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屬線型飽和聚酯樹脂。由于PET材料良好的阻隔性,使之在各種碳酸飲料、果汁、奶乳制品、茶飲料及礦泉水等包裝領域成為最主要的包裝材料之一,并在多個領域幾乎完全代替了玻璃包裝。
常濤告訴記者,盈創智能回收機現在只能接受500多毫升和300多毫升兩種規格的PET瓶,前者返利一毛錢,后者返利五分錢,未來會考慮接受5升的PET瓶,外觀設計上也會更加時尚。PET瓶被回收以后,會統一運送至其母公司——盈創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循環再利用。盈創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是中國唯一一家再生瓶級聚酯切片生產企業,擁有目前亞洲單線產能最大的“再生瓶級聚酯切片生產作業線”,是中國唯一一家通過國家衛生部、國家質檢總局審核的可以生產食品級再生原料的高科技企業,是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單位,也是國家發改委和北京市發改委國家“城市礦產”第二批示范基地的企業之一。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上億個PET瓶全部都在這里實現了回收再利用。
在我國,廢舊PET瓶回收率可高達90%以上,但大多因為利益驅使,是由一些人工小作坊以不安全不環保的手段將PET瓶制作成小的塑料碎片,這些小碎片被用于制作塑料再生品,小到垃圾袋、名片、紐扣,大到外衣、書包、體育用品,幾乎覆蓋了衣食住行的各領域。而幾乎所有的PET瓶全部是由從石油中提煉的原生塑料原料制造而成,每年高達300萬噸的PET瓶產量消耗了超過1800萬噸的石油,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壓力。在常濤看來,只有將廢舊塑料瓶投入盈創智能回收機中才是真正正確的環保行為,將PET塑料回收制作成服裝、箱包等,雖然能謀取更多利潤,卻是對塑料自身價值的貶低和資源的浪費。而只有將回收的PET瓶重新加工成飲料瓶,才能保證其價值不受貶值,而且這是一個可持續的循環。目前,盈創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年產能可達5萬噸,每年可為國家節約30萬噸石油,相當于一個遼河油田。
雖然盈創公司已經具備處理5萬噸PET瓶的產業鏈,但真正流入到盈創回收體系中的PET瓶的數量還遠遠不夠。目前,盈創回收體系中的大部分塑料空瓶都是由大型廢品回收站收購而來,每個空瓶的價格大概在一毛五到一毛七,而經過再加工生成的空瓶也只能賣到不到兩毛錢,利潤空間非常小。所以近年來,盈創公司始終致力于一級回收體系建設。而在國外的主要發達國家,PET瓶主要都由生產廠商負責回收,沒能回收就要征收相應的污染費,這部分費用直接反饋到負責回收的企業手里。比如,在澳大利亞及歐洲等一些國家,回收企業回收一個塑料空瓶會得到10歐分,約合一毛錢。
緩解“白色污染”難題
您可能從來沒有想過,如果沒有回收再利用,地球很可能已經被廢舊的PET瓶所淹沒。廢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正在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存環境。在北京,每年產生廢棄PET瓶總量可達15萬噸以上,約為60億只廢舊PET瓶。而分布在大街小巷、單位社區周圍的“回收大軍”經過粗放型“回收市場交易鏈”帶來了市容、噪聲、污水的污染和資源的浪費,其生產出的低附加值產品既不能夠循環再利用,而且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
據記者了解,目前北京市場上70%的廢棄PET瓶流入的都是不正規的小作坊,真正流入到正規的回收體系中僅占30%。相比較安全的回收體系而言,小加工作坊的處理方式就簡單得多:為了節約成本,他們會抽取地下水,偷接高壓電,用工業強堿沖洗處理后的塑料碎片,清洗后的污水直接排到土壤或河流里,造成了很嚴重的二次污染。另外,由這些小作坊生產的塑料碎片,潔凈程度很難控制,而這些不干凈的塑料碎片,有可能就成為兒童手里的毛絨玩具,更有甚者還成為塑料碗筷進入我們的餐桌。
盈創智能回收機的出現,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這種環境污染。它實現了一級回收、分揀中心、再利用企業的閉環互聯,確保廢舊PET瓶流向安全,妥善處理。盈創智能回收機的推出,也得到了業內的一致認可。有專家表示,盈創智能回收機將在一定程度促進大家形成更好的垃圾回收習慣,進而更好地保護自然資源。雖然政府一直在孜孜不倦地鼓勵公眾進行垃圾回收,但效果并不盡人意。然而有了一定物質獎勵,公眾的行為或許會有一定改善。
年底完成先期試點
據常濤介紹,盈創智能回收機選擇擺放的地方都是人流密集的區域。前期,一到兩千臺回收機將亮相北京的地鐵站和快速公交車站,公交站主要集中在四環內、人流量大的重要線站。未來,1000臺智能回收機還將走進80多所高校。所有這些公共場所類型在今年底都會完成先期試點,明年將全面鋪開。之后推廣的場所是社區和寫字樓,在社區擺設的就不是回收機了,“可能要設計成10至20平方米的回收站,有一間屋子,留出扔瓶孔,社區居民自行投瓶。”今年計劃將在社區試點兩座空瓶回收站。
“我們的每臺智能回收機可以收納約400個PET瓶,如果能鋪設1000臺,就能為公司節約10%的成本。所以,我們希望到明年底,能在全北京推廣鋪設五到六千臺智能回收機。”常濤說,到了那個時候,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地鐵車站,陪伴我們的公共設施,不僅有飲料自動售賣機、售票機、垃圾桶,也將有新上崗的資源循環回收“先鋒”了。
智能回收機的啟示
盈創智能回收機的研制成功,也得到了許多國外媒體的關注。有家知名國外媒體采訪時,提出了關于“中國人的素質是否達到了使用回收機”的疑問,這給常濤帶來很大的觸動。不過,這也更堅定了他將智能回收機推廣下去的決心。常濤表示,他們完全低估中國人的環保意識,盈創智能回收機一定會得到社會公眾的積極響應。
自從上世紀90年代末,垃圾分類的概念進入中國后,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對我們大家而言已不再陌生;但真正落實起來卻不容樂觀:不少居民上班時順手把一塑料袋垃圾扔到小區垃圾箱內,顯然未進行過分類。面對標有“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的垃圾箱,大多數人或視而不見,或不知如何區分;即便分過類的垃圾上了垃圾車,照樣混作一團,因此有專家指出,中國人還沒學會如何扔垃圾。
垃圾分類,舉手之勞完全能換回更多資源、減少更多對環境的污染,可遺憾的是絕大多數人卻做不到這一點。中國經濟雖然正在向發達國家迅速靠攏,可環境水平卻與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近似。究其原因,不僅有環保意識欠缺的問題,也有宣傳力度不夠、回收體系不健全等諸多方面的因素。
以PET瓶的回收為例,很多人都認為沒有將喝完的PET瓶隨手丟棄,而是扔進垃圾桶里就算是環保了。其實不然,由于我們國家沒有專業的垃圾回收公司,這就會導致很多像PET瓶這樣可再生利用的資源流向不明,很大一部分都會落入小作坊工廠之手,最終導致環境的污染。
不僅是PET瓶,電視機、電冰箱、汽車等也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寶貴“礦產”。這些再生資源同樣也面臨著與PET瓶一樣的困境。按照北京市當前可回收的再生資源量估算,如果這些資源能夠得到合理開發利用,以全市2010年可再生資源量635萬噸計算,形成“城市礦產”的直接經濟效益將突破百億元。
盈創智能回收機的投入使用,為我國建立智能化固廢回收處理體系創建了先例模式,既可保證廢棄資源的真正循環利用、防止二次污染,又為公眾親身參與環保事業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同時也為我國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參考。相信隨著我們國家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不斷健全,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環保事業中來,為創建綠色環境、造福子孫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