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其的畫給人最直觀印象就是“大”,這個“大” 是一種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格局和氣度,也就是孟子所說的“充實而有光輝謂之大”。這種“大”通常是畫家把自己和天地、山川聯結在一起的結果,愛其畫畫就是把生命與自然融匯在一起,作總體上的表達。把藝術和生命的狀態結合在一起可說是他最大的特點。愛其渴望自己的發現能讓更多的人體會到,渴望把自己的想法與更多的人溝通,于是他走出畫室在戶外作畫,采取在天地之間畫大畫這種特立獨行的方式去敲開別人的心扉。據我所知,這種戶外作畫的方式就是愛其30多年前提出的“采氣”之概念的延伸,他一直認為人和自然不應該是對立的,人和自然是一元而非二元的。
幾十年來愛其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繪畫與思考空間里,人不堪其憂,愛其不改其樂。愛其不同于一般人,一般人對現實的物質享受都是有需求的,而他卻隔得很遠,他并不需要獲得別人的掌聲,他只希望自己的發現能與人共享,他認為藝術家就是要保持一種自在自為的生存狀態。19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當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在為改變物質生活的匱乏而處心積慮地向大自然索取時,他卻提出“人天本一”。 這原本就是中國人的哲學觀,愛其堅持這種哲學觀,認為人和自然本來就是一體的,是后來我們人為地將它們分開了,把自己從自然里面剝離出來,使之成為自然的對立面,這樣就給人類帶來了災難。1990年代,愛其有了更大的發現,他認為“”是宇宙之母,是萬事萬物的根源,“”表現愛其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最能夠代表他的自然觀和宇宙觀,在愛其看來“”是心和能量的統一。“”比宇宙更大,這世界是一個充滿能量的世界,而這種能量又是在不斷循環的,人一旦參與到這個循環里面,生命就有了意義。他之所以要去“采氣”作畫,就是出于這種哲學思考,就是為了表達他對生命的這種理解。他的這種理解實際上是老莊哲學“一氣運化”的現代版。愛其從自然的萬事萬物之中把“氣”納入進來,再通過點、線、墨韻和墨氣,外化出去構成一個世界。趙無極曾說:“好的畫是有呼吸的。”愛其的畫就是這樣,不管是用潑墨還是用其他作畫方式,都有呼吸感。這種呼吸感或許就來源于他的創作方法論——“采氣”,來源于他與大自然共呼吸的生命觀與藝術觀。他的這種創作方法論,按我的歸納應是“一氣運化,依氣生象”,這是對中國人最古老的藝術觀“氣韻生動”的直接傳承。畫和人一樣是有生命的,人是有氣韻的生命體,畫也是有氣韻的生命體,愛其的整個的藝術表現就是要營造這活的生命體。愛其作畫有時像宣泄,但其實不完全是宣泄,他作畫除了是自己生命與生活的一種需要外,更多還是想通過自己的作品震動他人,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刺激和震撼。他的畫乍看大象無形,但實際是有形的,這種“形”是通過他的宣泄、通過他作品的墨韻與墨氣對我們心靈的沁透不期而至的。他是一個想象力極其豐富而又善于觀察的人。他研究中國傳統醫學經絡,發現人與自然,經絡血脈相通。在愛其看來,大山里面也有心臟,所以畫了很多像經絡的畫,他的那些墨線和墨點就是對經絡世界的把握或者說是一種反映,而他的創作方法論則依然是“一氣運化,依氣生象”。
愛其的藝術表達,帶有明顯的行為意蘊,但這和波洛克的“行動繪畫”似乎不可同日而語,這不僅因為波洛克是在室內畫的,愛其是在戶外作畫,關鍵在于愛其的畫是中國人當下心境意緒的一種直接表達;是中國傳統文化面對今天這個經濟與技術全球化的時代,面對中國人現在的生存狀態,以一個藝術家的行為方式所作出的反應。它們體現著中國人的哲學思考、自然觀、政治理想,尤其是對人與世界關系的看法。
從這個意義上說,愛其的水墨藝術就是中國的當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