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多年的發展歷程,普析通用公司先后經歷了開拓、建設、發展、多元化4個階段,公司領導在充分借鑒吸收國內外優秀企業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普析的發展道路。
“從汶川地震后的水質監測,到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到近來的毒膠囊事件等,我們國家近年來發生這些重大的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后,普析通用公司的產品都迅速為國家提供了檢測儀器,包括北京新發地菜市場的食品安全檢測也都有普析通用產品的身影。”2012年4月初的一天,當記者走進桃花含苞待放的北京市平谷區采訪時,平谷區科委主任陳占國興奮地說。他介紹,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普析通用公司)是平谷區重點培育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從2000年引進平谷區后,迅速發展壯大。目前,該公司已經成長為年銷售收入達3億多元、員工1000多人、國內外有100多家分支機構的大規模分析儀器生產企業。
從一家小研究所開始
采訪當天,普析通用公司的院里人來人往,熱鬧非凡。“這都是我們公司駐國內外分公司的代表,有二三百人,都是來參加公司一年一度的年會的。”普析通用公司總經理辦公室副主任黃娟說,現在公司的規模已經今非昔比。
普析通用公司的前身是北京通用光電技術研究所,于1991年創立。“說是研究所,其實是專門從事分析儀器的代理銷售業務。”黃娟介紹,當時研究所代理的是日本島津公司的儀器儀表產品,做得很好。“田總是一個很有魄力的人,也是一個愛思考的人。”黃娟說的田總就是普析通用公司的創始人田禾,從山東大學光學系畢業的他,隨著代理國外產品的銷售額越來越大,卻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深刻感受到國產儀器與進口儀器之間的差距,中國需要高品質的分析儀器。
強烈的使命感和創業激情,使田禾投身于分析儀器的研制中。1993年研究所更名為北京市通用儀器設備公司。他憑借對市場的熟悉和對技術趨勢的準確判斷,艱苦攻關。1995年公司終于推出第一代產品——普析TU-1221系列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當年,在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召開的BCEIA’95展會上,該產品榮獲光譜產品唯一一項金獎,開創了國產儀器的先河,打破了國內中高端市場全部由進口儀器占領的局面。“這為公司產品的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時在北大分校的辦公場所只有200平方米,1996年公司搬到了中國農業大學東校區,辦公場所已達到1000多平方米。”黃娟介紹,公司從開始自主研發,1996年成功由貿易型公司過渡為制造型企業。為了適應形勢的發展,1997年底公司轉制成立股份制公司,并更名為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普析通用公司1996年取得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成為中國分析儀器行業中第一家跨入國際質量管理體系的企業,并于1999年通過ISO14001國際環境體系認證,成為行業中唯一獲得雙認證的企業。
移師平谷天地寬
“2000年是普析通用公司發展的一個轉折點。當時,平谷區科委積極與我們公司溝通,使我們做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在平谷區興建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的生產基地,為把公司建設成為我國分析儀器現代化生產基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工人忙碌的生產車間里,黃娟介紹,基地內生產設施先進,建有多條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水質在線監測儀和醫療儀器等自動化生產線,從而為公司產品制造提供了良好的生產條件。2002年,公司產業生產整體遷到平谷,直到2008年,在平谷的三期基建完成,普析通用實現了總廠的搬遷。
“從平谷開始,普析通用的產品和辦事機構走向了全國各地,也走向了歐美。”黃娟自豪地說。目前,普析通用公司在全國建立了128個分支機構,形成了覆蓋全國的快速服務系統,以盡心盡責的服務理念和完備的技術得到了客戶的一致稱贊,公司還榮獲了2007年度最佳售后服務獎。在牢固占據國內市場優勢的同時,公司還大力擴展海外市場,產品銷往德國、美國、韓國以及東南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并在英國建立了歐洲分公司,在越南設立了辦事處。有代理商曾評價說:“該企業是業界銷售渠道做得最好的一家。”
近年來,在為客戶提供全套解決方案的方針指引下,普析通用公司在平谷總部及多個省市建立培訓中心,該中心取得了全國分析檢測人員能力培訓委員會(簡稱NTC)培訓機構及考核機構資質認定證書,同時成為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檢測技術培訓基地,成功構建了一個面向社會開展分析測試技能培訓的開放式平臺,為社會提供培訓服務,并為公司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
“回首20多年的發展歷程,普析通用公司先后經歷了開拓、建設、發展、多元化4個階段,公司領導在充分借鑒吸收國內外優秀企業經驗的基礎上,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普析的發展道路。”平谷區科委主任陳占國說。
重利益更重社會責任
“2012年以來,國內繼爆出老酸奶和果凍產品中可能含有工業明膠后,中央電視臺又爆出一些不法廠商使用重金屬鉻超標的工業明膠冒充食用明膠生產藥用膠囊。事件發生后,普析通用公司迅速開發了采用微波消解石墨爐原子吸收法用于空心膠囊中鉻的檢測解決方案,此方法操作簡便,檢測限低,重復性好,線性范圍寬,回收率高,能完全滿足空心膠囊中鉻含量的測定,為藥用膠囊中工業明膠的檢驗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黃娟非常自信地告訴記者。
談到普析公司的快速發展,黃娟說:“公司并沒有單純著眼于經濟利益的追求,在企業的發展壯大過程中我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公司始終不忘擔負的社會責任,在近年一系列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后,都能及時看到普析人的身影。”
危難之處顯身手。2008年汶川地震后,對飲用水和疾病發病情況進行監測非常重要,普析通用公司馬上捐贈并空運一批便攜式水質測定儀。同時,災區發出了急需生物多胺測試方法的求助信息——對地震后尸腐現象中所產生的尸胺、腐胺、亞精胺、組胺等有害毒素,如何進行快速分析測試的方法進行研究。國家標準化委員會迅速組織分析儀器有關專家進行討論,決定由國家科技部、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召集,中國分析儀器測試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組成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軍事醫學科學院和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等10余家單位的分析測試行業專家參加的研究隊伍。經過討論,專家們從高效液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和毛細管電泳法三種常用方法中,選擇了高效液相色譜法作為建立標準的方法,緊急起草了《水質腐胺、尸胺、亞精胺、精胺、組胺的高效液相法測試標準》,并通過了標委會組織的評審。在建標測試過程中,專家組分別采用了美國安捷倫、日本島津和普析通用公司的液相色譜產品。在此次建立標準過程中,普析通用公司產品與國外產品的測試結果非常一致,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參與測試的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副所長杜冠華表示:“通過此次測試,我們對國有企業的液相產品充滿了信心。”最后,科技部選用了普析通用公司的L6型高效液相色譜儀作為新標準的培訓儀器。“地震發生后,公司不斷捐款、捐物及捐贈儀器設備等共計價值約200萬元。”黃娟說。
同樣是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發生后,國家緊急征集三聚氰胺快速檢測方法。國家質檢總局會同科技部、衛生部、農業部建立起了三聚氰胺快速檢測方法的部門間協同聯動機制,在極短的時間內高效組織包括質檢系統在內的全國科技力量和專家進行三聚氰胺快速檢測方法專題科研攻關,并成立了由國內權威專家組成的“乳和乳制品三聚氰胺快速檢測方法測試評審專家組”,對緊急研發和從全國征集的128種三聚氰胺快速檢測方法進行了現場統一測試和技術評議。隨后專家組一致確認,液相色譜快速檢測方法適用于原料乳(生鮮乳)三聚氰胺檢測。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的L6系列液相色譜儀參加了本次國標的數據比對,其結果完全滿足該標準的要求,定量限達0.3PPM,可以快速、準確、低成本地對原料乳(生鮮乳)進行三聚氰胺定量檢測。此方法和儀器的推廣應用,可以解決奶站、生產企業收奶環節檢測能力不足的問題,能有效緩解原料奶檢測量大、速度慢的問題。
近年來,從蘇丹紅到三聚氰胺,不少食品安全事件正是因為“沒列入檢測項目”而拖延處置,延誤了最佳防范時機。如何筑起一道“從農田到餐桌”堅固的食品質量安全防線成為人們最擔心的事。“2009年,市里主要領導先后來到平谷普析通用公司調研,明確指示該公司要積極服務食品安全檢測,積極參與首都食品安全體系建設,完成由設備制造商向系統供應商的轉變。”陳衛國說。緊接著,普析通用公司與新發地簽訂了《新發地農產品安全檢測系統》合作協議,為其食品安全把關。2010年春節前,為了保障首都市民的菜籃子安全,北京市科委在豐臺區新發地舉行了“北京食品安全重大科技成果應用——普析品牌農產品安全快速檢測車交接儀式”。配備的2臺普析品牌農產品安全快速檢測車在農產品批發市場實現了全天候農產品自檢,使新發地農產品檢測抽樣數從當時的每天120個增加到1200個,抽檢率增加了10倍。
項目帶動科研創新
“普析通用發展到今天,與承擔國家科技項目是分不開的,這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她介紹,普析通用公司2001年就承擔了科技部“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光譜分析儀器研制與開發”課題,是當年全國唯一一家中標的民營企業,同時也是北京市惟一一家中標的企業。當時,該公司從全國43家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贏得國家科技攻關計劃1200萬元的支持。課題組夜以繼日地艱苦攻關,取得各項科技成果及解決關鍵技術17項,使企業效益迅速增長,新增收入6000萬元。2003年,普析通用公司成為國家“863計劃”課題承擔單位;2004年,承擔了科技部“十五”攻關滾動計劃項目;2006年,再次中標承擔“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
普析通用公司總經理田禾曾表示:“第一,通過承擔國家項目,普析加深了對國家科技工作管理和目標的認識,將企業的目標與國家的需求相結合。比如關于新農村建設,我們曾幫平谷區北寨村建了一個實驗室,檢測紅杏農殘含量、土壤、水源、種子、果實,有了科學的檢測系統,北寨紅杏也從此叫響了。第二,民營企業能夠承擔國家項目,更加促進了客戶對我們的信任。第三,項目資金的支持對企業發展的幫助也是不可忽視的。”
在普析通用公司分析中心門口,記者看到了北京市科委頒發的“北京食品安全檢測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銘牌。“這是北京市科委推廣‘以企業為主體建設技術研發中心,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行業集群發展’創新模式的成果。”黃娟介紹,2010年,北京市科委投入科技經費1500萬元支持普析通用公司開展食品安全檢測儀器研發與產業化示范工作,建設北京食品安全檢測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搭建起北京市首家食品安全檢測領域集成創新平臺,“這是本市食品安全領域迄今為止第一家企業主體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公司的分析中心分為原子吸收室、原子熒光室、紫外可見室、X射線室、液相/質譜室、氣相/質譜室和食品安全實驗室等。黃娟不時向記者介紹每個實驗室是做什么研究用的,琳瑯滿目的檢測儀器有公司自己研發的,有承擔國家科技項目研發的,也有承擔北京市科技項目研發的等。
參觀完普析分析中心后,黃娟又帶領記者來到了以“探索世界的眼睛”為主題的產品展示廳。在一臺普析通用公司研制的采用液相色譜/原子吸收聯用技術的砷元素形態分析儀前面,黃娟給記者講起了歷史:史上著名的“傀儡”皇帝光緒與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在22小時內相繼死去,成為清史上一大疑案,光緒的死因隨后眾說紛紜了100多年。2008年,普析通用公司參與了“清光緒帝死因”專題研究課題,“憑借對光緒皇帝一縷頭發的化驗分析,我們的研究人員最終得出了光緒皇帝確系因三氧化二砷中毒致死,這臺分析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黃娟介紹,該產品展示廳也是北京市科委支持建設的,是國內首家分析儀器知識科普展廳,為公眾提供了一個了解光學、電學、化學常識和它們在科學儀器上應用的平臺。
在普析通用公司的網站上,有該公司總經理田禾2012年的新年致辭,致辭中將“為了生活的安全和質量”作為公司的戰略指引,將“向客戶提供全套解決方案”作為公司的戰略目標,希望生產出更先進的檢測裝備,更完善的解決方案,解決日益嚴重的食品安全和環境污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