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讀者:
HPV(人乳頭狀瘤病毒)是一種常見病毒,通過皮膚和黏膜的微小損傷進行傳播。根據有關部門“HPV流行病學調查”,大約80%的女性一生中會通過性生活感染HPV。近年來隨著我國宮頸惡性腫瘤篩查工作的普及,很多人對宮頸細胞學檢查及HPV檢查并不陌生。
宮頸惡性腫瘤是影響女性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它的發病率僅次于乳腺惡性腫瘤,位居第二。近年來,宮頸惡性腫瘤發病趨于年輕化,處于生育年齡階段的患者逐漸增多。誘發宮頸惡性腫瘤的因素有很多,德國科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博士證實了某些類型的HPV是導致該病的主要原因,豪森博士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像乙肝病毒一樣,HPV也是一種DNA病毒。根據致病力強弱,HPV被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兩種。國際癌癥研究協會(1ARc)資料表明,15種高危型HPV,尤其是16型和18型,主要導致高度子宮頸上皮內瘤變和宮頸惡性腫瘤的發生。低危型HPV與宮頸惡性腫瘤沒有必然的聯系,但它們可能會導致生殖器疣。當人體感染了HPV后,不僅會引發子宮頸癌,也有可能引發口腔癌、鼻咽癌、肛門癌等。而且這些腫瘤的病發不分男女。
那么。是不是說明感染了高危型HPV就一定會患上宮頸惡性腫瘤呢?不一定。雖然長期處于高危型HPV感染狀態容易導致女性發生宮頸惡性腫瘤,但并不是說一旦感染就一定會導致宮頸惡性腫瘤的發生。HPV病毒有一定的潛伏期,視人體自身功能不同,一般感染后至發病在5至15年。有的人也可能通過自身機體功能調節將HPV病毒排出體外。只有當持續感染高危HPV時,才會引發癌變。
如果一個35歲以上的女性被診斷感染了HPV,那么她的病毒感染狀況很可能會是持續性的。女性如發現自己感染了HPV病毒,尤其是高危型HPV,出于安全性考慮,最好定期進行復查,如發現異常可及時采取措施。早期的細胞變異在還沒有發展成為宮頸惡性腫瘤的時候還是比較容易治療的。因此。建議你不必過于焦慮,可定期到醫院檢查。
人體感染HPV后,HPV病毒的潛伏期較長,容易被患者忽視。不過,這也剛好給感染者騰出了發現和干預的時間。公眾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定期做婦科體檢。有性生活史的成年女性朋友最好定期做宮頸細胞學檢查及HPV病毒檢測,早期發現并積極治療宮頸病變,及時阻斷病變的發展,防止宮頸惡性腫瘤的發生。從某種意義上說,威脅女性健康的子宮頸惡性腫瘤,是目前惟一可通過檢查預防和早治療并且能夠治愈的惡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