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鉀攝入不平衡,已經成了世界營養學難題。《中國預防醫學雜志》最近刊登了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關于“浙江省居民膳食鈉鉀攝入水平”的調查報告,報告中說,浙江人鈉攝入太多,鉀攝入太少,會明顯增加得高血壓的危險。浙江省疾控中心慢性病預防控制研究組去年做了全省代謝綜合征患病率調查,發現浙江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3.56%,基本上5個人當中就有一人得了高血壓。
為此,筆者采集了兩位不同年齡不同飲食習慣的人,看看他們一天的食譜,并分析他們的鈉鉀攝入量的缺陷,并一一糾正。
食譜一:每頓必配腌菜
張阿姨,女,66歲
早飯:大多為泡飯,咸菜。
中飯:大多為粉干、面或者剩飯炒炒,吃頭天剩下的菜,然后配咸菜。
晚飯:豐盛些,有葷有素,但是必備一個咸菜之類的,比如腌蘿卜、腌球菜、榨菜等,要不然無法下飯。
營養專家分析:鈉攝入太高,咸菜要改為新鮮蔬菜、富含優質蛋白質類的食物,如魚蝦、瘦肉、蛋類、奶類、豆類及豆制品類,特別是早中餐。老年人本身味覺會有所減退,所以更愛吃咸的食物,在調查中就發現,年齡越大,鈉攝入量越多。50歲以上的人和家族性高血壓的人,其血壓對食鹽攝入量的變化更為敏感。可以多向他們宣傳營養知識,知道高鈉食物對人體帶來的害處,比如易導致高血壓、水腫、血管硬化、損傷胃黏膜等。
食譜二:每天拒絕蔬菜
華軍,男,10歲
早飯:要么是糯米飯,要么是面包、牛奶等。
中飯:在學校吃快餐,但只吃葷菜,不吃素菜,實在沒什么下飯的,就把菜湯倒在飯里,攪拌后吃下去。
晚飯:只以肉類下飯,比如牛肉、香腸、雞翅等,從不吃蔬菜,也不愛吃水果。
營養專家分析:該男孩的一個飲食特點是只吃肉類,偶爾吃點魚,更夸張的是不愛吃蔬菜,甚至在葷素一起燒時,也必然要把素菜全部挑出來才吃。這樣的飲食易導致脂肪攝入過高,維生素缺乏。不同的維生素缺乏會導致不同的問題,維生素D缺乏會影響鈣的吸收利用;維生素A缺乏會出現干眼病、夜盲癥、皮膚粗糙、上呼吸道感染等,生長發育受到影響等:維生素c缺乏會出現牙齦出血、壞血病、免疫力下降等;而鉀缺乏會出現乏力、精神萎靡等,很多食物富含鉀,如肉類、豆類、蔬菜、水果類。改變小孩子的飲食習慣還是以引導為主,如果大人自己有不良飲食習慣,也先要改正自己才更有說服力。鈉鉀攝入平衡之方法
低鈉鹽能減少攝入鈉嗎?低鈉鹽是近年來推出的新品種,在普通碘鹽中,氯化鈉的純度高達95%,而低鈉鹽則是以碘鹽為原料,再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鉀和硫酸鎂,鈉含量比普通加碘鹽低了35%~40%,能夠預防高血壓等疾病。但是,有些人買了低鈉鹽后卻發現,低鈉鹽比普通鹽口味淡多了,平時炒菜只要加一勺鹽就可以了,但低鈉鹽必須加兩勺才行。所以,營養專家警示道,低鈉鹽如果大量使用也會導致鈉過高,另外低鈉鹽中含有較多的鉀,不適合腎病高血鉀的患者。
很多營養師都推薦限制鈉攝入的最好方法用限鹽勺,可以知道自己每天攝入的鹽量。一般人每日攝入鹽不要超過6克,近年更是提倡減少到5克,而高血壓、水腫病人則每日限制在2~3克。
什么食物含鈉、含鉀量特別高?鈉:火腿肉8612毫克、蝦醬4585毫克、奶酪1598毫克、牛肉干1529毫克、熏草魚1292毫克、西式炸雞1263毫克、火腿腸用9毫克。
鉀:干銀耳155毫克、黃豆1503毫克、干冬菇1155毫克、干木耳757毫克、養麥401毫克、竹筍389毫克、馬鈴薯342毫克、雞胸肉338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