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著名財經專家撰文指出,民眾希望房地產價格下挫50%恐怕要成泡影,如今只要房地產市場一出現萎縮,土地財政就會大不如前,地方財政就會吃緊,所以地方政府不僅不會讓房價下跌,而且還要恢復房地產的套現地位。從目前來看,各地都在大規模推地。除了溫州市政府一次性推出52宗共3220畝土地之外;最近北京、杭州、石家莊、武漢、廈門等地方政府也發布公告,將集中出讓土地。
我們若拿地方政府集中推地一事細細分析就會發現,地方政府大幅推地對房價合理回歸未嘗不是好事。現在地方政府因土地財政收入驟減,大幅增加土地供應了,理論上說應該可以降低開發商的購地成本,使房價有了更進一步的回落空間啊!況且為了吸引開發商來投資,現在一些地方政府還采取了“買一贈一”的現象。即只要開發商愿意高價拿政府推出的地塊,就配套供應一些低價地塊,以彌補開發商的“損失”。開發商拿地的價格下降了,商品房的價格也會相應回落,這不是有利于房價合理回歸嗎?怎么在專家眼里就不是好事呢?
時至今日,一些人還是錯誤的認為,只要地方政府出現財政收入減少,高房價就不會有實質性下降,但是他們忽略了三個因素:一、中央政府對于房地產調控、讓高房價回歸合理的決心不會動搖;二、即使中央政府任由房價泡沫肆意上漲,讓其自行破滅,屆時也無法阻止房地產過度杠桿、過度投機所導致的金融危機的發生;三、地方政府靠大幅推地來緩解財政收入困境,只能救一時不能救一世,應重拾扶植實體經濟的大旗。很明顯,現在各級政府已到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關鍵時刻。
最近,有研究機構排出2012—2014年全球經濟的“10顆定時炸彈”,中國房地市泡沫被排在第二位。目前看來,中國的房地產泡沫正在悄然破滅。海南的三亞到浙江的溫州,再到陜西的神木、內蒙古的鄂爾多斯,房地產泡沫鼓脹的氣泡一個個被捅破。鄂爾多斯炒到3萬元一平米的房子,如今幾千塊錢無人問津。前幾年,假借“國際旅游島”概念而熱炒的海南樓市,許多人曾一度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房東”,但如今高位入市者成了天涯海角的裸泳者,發生的一切恍如隔世。很明顯,地方政府根本阻止不了房地產泡沫的破滅。
美國某學者在一篇《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對中國的借鑒意義》文章中說,2006年前的8年間,美國房價翻了一番,住房按揭貸款增長了150%,同期國民收入和GDP的增長卻沒有那么迅速,這比GDP增長速度快得多,房價上漲超過了基本面,“所以回過頭來看,是很糟糕的泡沫狀態。”但是我覺得美國房地產泡沫遠沒有中國那么嚴重,房價與收入比最高也不過在1:7左右。相比而言,中國的許多城市在過去十年中,房價出現了8—10倍的漲幅。
上世紀80年代的日元升值狂潮中,日本財團買光國內的物業,甚至叫囂著要“買世界”,三菱地產購買了美國的洛克菲勒環球中心,后來還想買下毀于“9·11”的雙子樓。進入90年代后,隨著日本政府對泡沫危險的警覺,力圖通過信貸緊縮和地價緩慢回落讓房地產軟著陸,但是由于日本的股市和房地產泡沫太大,當泡沫經濟破滅之時,日本時代隨之結束。
平心而論,如今全國各地的房地產泡沫程度不盡相同,如果拿部分三四線城市本來就沒漲多少的房價來評判,該地區房價要跌去一半的確不太現實。不過像北京、上海、廣州等房地產泡沫特別巨大、已經遠遠脫離本地民眾實際購買力的城市,不管當地政府如何采取措施,恐怕都難逃房價最終被腰斬的噩運。指望地方政府能夠阻止房價下跌那只是一廂情愿的想法。要知道,任何國家的政府最多只能遲滯房地產泡沫的崩潰,但是絕不可能逃過房地產泡沫破滅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