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騰訊馬化騰、阿里巴巴馬云和平安的馬明哲正謀劃在上海成立一家合資公司,探索互聯網新金融道路。互聯網將對金融的銷售渠道、支付方式、信息處理、資源配置等四大方面的創新和變革產生變革性的影響。
銷售渠道:三方合作的第一步
阿里巴巴和騰訊有龐大客戶群和客戶交易量,以及低成本銷售平臺的價值。平安是金融控股公司,通過合作,可以在淘寶天貓、QQ商城上賣保險,拓展新的銷售渠道,這是此次三方合作的第一步。
其實,之前淘寶已經有所行動,跟基金公司合作賣基金,正在等待監管機構審批。因此,以后消費者除了可以在淘寶上買服裝、電子、百貨商品外,還能夠買金融產品。未來的淘寶,將不單是銷售實物的網絡超市,還會是一個金融超市,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購買實物商品,還可以賣金融產品和服務。
支付方式:移動支付是未來大趨勢
根據調查,2011年,中國網上銀行市場全年交易額達到780.94萬億元;截至2011年底,網銀注冊用戶數更是達到4.34億,相當于日本總人口的3.4倍,也是美國總人口的1.4倍;780.94萬億元的規模則相當于中國2011年47萬億元GDP的16.5倍。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國有大行電子銀行對柜面的替代率均超過了50%,極大地緩解了銀行柜臺業務的壓力,降低了成本。
以第三方互聯網支付為例,2011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交易額規模達到2.16萬億元人民幣,較2010年增長99%。
隨著云計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移動支付將是個大趨勢。據統計,全球移動支付總金額2011年為1059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將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長,2016年將達到6169億美元。在肯尼亞,手機支付系統M-Pesa的匯款業務已超過其國內所有金融機構的總和,而且延伸到了存貸款等基本金融服務。
資源配置:資金供需僅需互聯網發布
資源配置是資金供需信息直接通過互聯網發布并匹配。目前比較成熟的形式就是“人人貸”和“眾籌融資”。
“人人貸”就是個人之間通過互聯網直接借貸。2007年成立的美國Lending Club公司,到2012年年中已經促成會員間貸款6.9億美元,利息收入約6000萬美元。“眾籌融資”則是通過互聯網為投資項目募集股本金,替代傳統證券業務。2012年4月,美國通過JOBS法案,允許小企業通過眾籌融資獲得股權資本。
通過互聯網進行資源配置,能夠很快地解決民間資金多、投資難,小微企業多、融資難的問題。
信息處理:解決風險控制問題
一個信息處理的典型例子就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金融,阿里金融在阿里巴巴B2B業務、淘寶和天貓三個平臺上分別提供通過當前“賣家已發貨”訂單申請貸款的訂單貸款和無擔保、無抵押的信用貸款服務,通常在100萬元以內。對天貓的高端商戶,則可通過線下審核獲得最高1000萬元的貸款。截至2012年年中,阿里金融累計放貸280億元,為超過13萬家小微企業、個人創業者提供融資服務。今年上半年已有130億元,占歷史總量近半。同時,今年阿里金融新增獲貸小微企業4萬家,也達過往服務總量的一半。
阿里金融今年上半年的130億元累計放貸額絕對值并不大,但其投放筆數卻堪稱驚人:由170萬筆貸款組成,日均完成貸款接近10000筆,平均每筆貸款僅為7000元,其信貸不良率僅為0.72%。
阿里金融的模式建立在其擁有阿里系龐大電商生態系統的基礎之上,相當于擁有了一個詳盡的征信系統數據庫,并通過數據挖掘解決風險控制問題。
互聯網金融是一項更加便捷、成本更低也更加民主的新金融形勢,不依賴于金融業精英,必定會成為現有傳統金融模式之外的一股強大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