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中華飛天第一硯一《飛天硯》在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許世寬,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副會長、專家工作室主任、歙籍雕刻大師吳笠谷,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宣傳部長劉立獻等護送下榮歸故里。
11月6日,中華飛天第一石見一《飛天硯》在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許世寬,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副會長、專家工作室主任、歙籍雕刻大師吳笠谷,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宣傳部長劉立獻等護送下榮歸故里。
縣政協副主席、縣委統戰部部長汪澤智,副部長、臺辦主任洪建中,歙硯研究院院長、黃山弘博歙硯有限公司董事長凌紅軍等在縣政協會議室接待了許世寬一行,并進行了熱烈的座談。
汪澤智首先對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許世寬、副會長吳笠谷一行攜中華飛天歙硯榮歸故里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吳笠谷先生精心設計的《飛天硯》隨神舟九號飛船遨游太空成功返回以及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為弘揚中華微文化中的重要文化遺產歙硯文化事業給予了高度稱贊。
座談會上,大家觀看了《硯園春風勁吹——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志愿者活動紀實》、《中華飛天第一硯——飛天硯》電視錄象,再次感受《飛天硯》隨神舟九號載人宇宙飛船帶著中華民族的夢想,帶著“中華飛天第一硯”,在太空翱翔的盛況。
應邀參加首屆中國(黃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的中華飛天第一硯、寶瓶歙硯——《飛天硯》,曾于2012年6月搭載神舟九號飛船遨游太空14天,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方遨游太空的硯臺。飛天硯全稱為“龍紋飛天寶瓶歙硯”,長9厘米、厚0.5厘米,小可盈握。硯面上部如圈如環的天然紋理金暈,刻成一個寶瓶形寶硯,兩個瓶耳設計成為象頭形狀,寓意“太平有象”;而正面墨池的造型,采用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C”型玉龍。硯背上部線刻敦煌藝術中優美的“飛天”形象,體態輕盈,飄逸瀟灑。
《飛天硯》的作者、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副會長、專家工作室主任、歙籍雕刻大師吳笠谷,向大家介紹了寶瓶歙硯的構思立意,并為自己制作的《飛天硯》能隨神舟九號載人宇宙飛船遨游太空非常感到榮幸和自豪,也非常感謝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劉紅軍會長、常務副會長許世寬等為他提供了這次難得的柳遇,他希望有更多的^來研究歙硯,為歙硯文化事業發揚光大作出努力。
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許世寬接受縣電視臺記者采訪中談到,此次他們一行是護送《飛天硯》來黃山市參加首屆中國(黃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的,在十八大召開之時,《飛天硯》隨神舟九號飛船成功遨游太空,回到故里,又巧遇徽州古城民俗文化節暨徽州府署開放典禮活動,真是喜事連連,更讓人興奮。《飛天硯》不僅僅是弘揚徽文化中的文化遺產歙硯文化事業,也是中華硯文化史上的一次劃時代的重大突破,更是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又一座里程碑!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會繼續為弘揚硯文化事業做出貢獻。
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許世寬、副會長吳笠谷先生一行還參觀了徽州府署、許國石坊、黃賓虹紀念館和新安畫派迎十八大召開舉辦的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