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鄭州市委選派干部、新鄭市具茨山管委會大槐樹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楊靜嫻帶著對農村的深情,對農民的摯愛,把群眾當成頭上的天,用質樸的情懷,開拓的精神,編織著小山村群眾明天的夢想。
第一個月,她完成對村情民意的摸排調研工作;
第二個月,她爭取資金15萬元,用于解決群眾飲水難題;
第三個月,她爭取資金60萬元,用于解決土地利用率低的難題;
第四個月,她科學制定發展規劃,解決村長遠發展問題;
第五個月,她爭取資金30萬元,用于解決農田水利配套建設……
“一、二、三、四、五,一步一個臺階,一月一個幫辦重點,階階向上,步步提升”。她捧著一顆心來,帶著對農村的深情,對農民的摯愛,把群眾當成頭上的天,用質樸的情懷,開拓的精神,編織著小山村群眾明天的夢想。她,就是中共鄭州市委選派到新鄭市具茨山管委會大槐樹村的黨支部第一書記——楊靜嫻。
村里來了“楊書記”
去年10月,為了響應中共鄭州市委的號召,楊靜嫻走出鄭州市財政局,到新鄭市具茨山管委會大槐樹村兼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多年的城市生活讓楊靜嫻對農村有些陌生。作為大槐樹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楊靜嫻知道,僅靠工作熱情是不夠的,必須擺正位置,把心沉到村里,把根兒扎到村民中,盡快讓自己接通“地氣”。
進村伊始,楊靜嫻廣泛聽取各方面的聲音,積極參加村“兩委”會、黨員大會,和村干部、老黨員傾心交談,向他們了解村民最困難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最想干的是什么。
接下來,楊靜嫻開始入戶走訪,詳細了解每家的基本情況,她和村民嘮家常、談生產,小到家長里短、油鹽醬醋,大到生產致富、經商門路。楊靜嫻坦誠質樸的言行贏得了村民的信任,漸漸地村民們都把她當成自己人,遇事都愿意找“楊書記”說。
老百姓最講實際,有人說,能不能修條通往鎮里的路,要不進村出村都不方便;有人盼望能早日把自來水接到家里……
不管是意見、建議,還是埋怨、嘮叨,楊靜嫻都耐心地聽著、記著。很快,她就掌握了大槐樹村的整體情況。大槐樹村是革命老區,地理環境差,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整體發展先天不足,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民生活水平較低,全村有一半村民處于貧困狀態,是河南省省級貧困村。
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楊靜嫻把村民反映的問題一一進行記錄。同時,她也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在任期內改變大槐樹村貧困的面貌。
她圓了大家的吃水夢
楊靜嫻說:“在我任期之內,要為大槐樹村今后的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p>
如何在有限的任職時間內甩掉貧困村的帽子,引領村民脫貧致富,成為楊靜嫻駐村任職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槐樹村地形復雜,溝多坎多,群眾常年吃水困難。在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楊靜嫻把解決群眾吃水難題作為駐村任職工作要辦的第一件大事。
有信念便有動力,楊靜嫻開始為項目東奔西走。她和村里其他干部到辛店鎮、新鄭市,找主管部門領導,凡是有一絲機會,她都不放過。現在,她已記不清村口那條小路,來來回回走過了多少遍。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楊靜嫻的積極奔走下,大槐樹村申請到鄭州市專項改造資金15萬元,用于解決村機井配套設備老化和配套設施不到位的問題。去年年底,飲水改造工程完工,今年春節前大槐樹村村民用上了低價、干凈、衛生的飲用水,大槐樹村村民終于圓了多年的吃水夢。
“村里來了楊書記,清水滿池人歡喜!”今年63歲的村民陳付均高興地說。
楊靜嫻記得飲水工程完工那天,全村老少歡喜的表情。面對大槐樹村村民,楊靜嫻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同時也覺得自己背上的壓力更大了。
“爆竹聲中辭舊歲”,當其他人在歡度春節的時候,楊靜嫻卻在伏案書寫實施荒溝治理的報告書。
今年春節后上班的第一天,楊靜嫻的身影就出現在河南省財政廳,她又為村里申請到農村基礎設施改造資金60萬元,荒溝治理工程于今年3月破土動工,置換出100畝耕地,極大地提高了大槐樹村經濟發展的潛力。
暗許大槐樹村一個新藍圖
楊靜嫻對全村黨員干部說:“駐村任職工作單靠自身的力量和主觀想象是不行的,必須調動一切可支配的力量支持咱村發展?!?/p>
為徹底改變大槐樹村貧窮落后的面貌,楊靜嫻將自己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和群眾意見,向鄭州市財政局領導和新鄭市有關部門反映,并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對大槐樹村進行“會診”。
在楊靜嫻的努力下,鄭州市財政局會同鄭州市農委有關領導、專家對大槐樹村進行實地資源考察和科學分析論證,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制定了符合大槐樹村實際的發展目標。近期目標是,要圍繞搞好農田水利配套設施建設,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遠期目標則是,圍繞荒山、荒溝綠化工程,實現山綠景美人富,使世代靠山而活的大槐樹村村民不再因山而困,望山而嘆,把過去的“窮山”變成“寶山”,“荒山”變成“花果山”,真正念活、念好這本“山經”。
又是一年春草綠,今年春綠勝去年。大槐樹村荒溝治理工程日前已經開工,30萬元農田水利配套建設資金已經到位;300畝優質核桃基地,已經在3月底建成。大槐樹村正慢慢改變著模樣,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大槐樹村會帶給我們更大的驚喜。
“楊書記,您真是群眾頭上的天!”這是大槐樹村村民郭石卿在感謝楊靜嫻結對幫扶時說的心里話。這,也是更多大槐樹村村民的共同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