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物并不是徹底治療豬病的“有效方劑”。30%的豬是發病死的,70%的豬是亂打針和亂用疫苗致死的。
一、加藥保健是嚴重的錯誤
“加藥”給養殖戶帶來沉重的成本負擔。目前一頭豬平均加藥成本接近20元,有些甚至35元以上,如此高的成本支出反而不能帶來相應的收入。
由于豬病的頻繁發生,加藥保健的概念似乎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一些豬場常規的養豬生產程序。殊不知,藥物的作用越來越微弱,細菌的抗藥性卻越來越強,豬群的免疫力越來越低。
長期添加抗生素、化學類藥物無異于慢性自殺。但是在養豬生產中,有一些養殖戶在疫病沒有得到準確診斷的情況下,盲目使用治療藥物,超劑量使用藥物導致藥物中毒,花錢多而療效差,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藥物僅適用于由細菌引起的炎癥,而對病毒引起的疾病沒有任何療效。并且,在治療細菌性疾病時,藥物也不能完全殺滅或抑制病原菌,因為豬體內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這些菌群之間互相制約,保持豬體內的微生態平衡。藥物在殺滅病原菌時,對豬體內的有益菌(如雙歧桿菌、糞鏈球菌等)也會“下手”,從而對維系腸道正常的微生態菌群產生不利影響,豬機體的抵抗力會越來越低。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會使機體產生更多的過氧化物,這等于加劇了對機體組織與器官的損傷,進而導致免疫功能的損害。一切藥物,不管是在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循環,還是只在腸道發揮作用,均需要機體的耗能才能代謝,也就是說藥物的代謝需要消耗機體營養。部分藥物經肝代謝時會加重肝臟負擔和排泄時腎臟的負擔。
有些養殖戶認為,藥物用量越大效果越好,一種藥物用了兩天,沒有任何效果,馬上再換其他更新的藥物。還有些人認為,新藥比老藥好,殊不知,現在的獸藥大多是復方制劑,雖然暫時有療效,但對豬機體危害較大。藥物不是營養素,一切藥物對于豬體來說,都是“異物”。“異物”在機體運轉代謝時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并成為新的應激原。許多藥物具有苦味或異味,會降低豬的采食量,進而影響其正常的生產性能發揮。豬的味蕾是人的3倍還多,所以豬對飼料中氣味一絲的改變都很敏感。從糞或尿中排出的藥物代謝產物均會對環境(水、土)產生巨大影響,不利于和諧環境目標的實現。
有些豬場長期或階段預防性地在飼料中添加治療藥物,這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使用后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抗藥性,在生豬染病時,治療用藥顯得無效。從細菌的耐藥發展史可以看出,每當一種新的抗生素出現,就會有一批耐藥菌株出現。開發一種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的時間,而一代耐藥菌的生成只要2年的時間,可見,抗生素的研制速度遠遠趕不上耐藥菌的繁殖速度,臨床上很多豬出現感染死亡,一部分就是耐藥菌株的感染、抗生素無效引起的。如果在豬健康的情況下,我們不需要再給豬長期預防性加藥。長期“加藥”會降低免疫應答反應,反而使豬抗病力下降。
二、藥物毒副作用大
臨床上經常可見的藥物,如環丙沙星、氟哌酸等,細菌對此已產生了相當大的耐藥性。按常規藥量使用這些藥,療效很差。究其原因與大劑量使用該藥,造成細菌對該藥耐藥性增強,產生耐藥菌株有關。而有些藥品的安全范圍很窄,治療量和中毒量十分接近,許多養殖戶在使用時沒有清楚認識到這一點,造成在藥品使用過程中濃度稍高或因飼料混合不均而導致豬中毒。
臨床當中經常使用的一些藥物的毒副作用:
1.磺胺類藥物的毒副作用
①過敏反應。較常見的,主要有皮疹、發熱等癥狀。一般在用藥后7~10小時內出現過敏反應。嚴重的會出現剝脫性皮炎、滲出性多形紅斑等。
②泌尿系統反應。最早出現為結晶尿,如不及時停藥可出現蛋白尿、血尿、尿閉等。
③嚴重的是血液系統疾病。如出現粒細胞缺乏癥、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④損害肝臟。可出現黃疸、肝功能減退、嚴重時可出現急性肝壞死。
⑤導致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無力等癥狀。
2.四環素類藥物的毒副作用
①食道燒灼不適、腹痛、惡心、嘔吐、腹瀉等。該類藥物添加量越大,刺激反應越嚴重。
②腎毒性。若腎功能不全,用藥后通過抑制蛋白合成加快新陳代謝,加重氮質血癥,使尿毒癥加重,最后導致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③二重感染。四環素導致二重感染較高,引起二重感染的細菌均是抗四環素的菌株。腸道、口腔、咽喉甚至全身都能涉及,但以腸道感染最為常見。藥物引起的嚴重腹瀉就屬于二重感染。四環素類藥物作為豬飼料的添加劑促進生長,是導致細菌耐藥性明顯加重的根源。
④變態反應。使用任何四環素類藥物都會引起皮膚的變態反應,如多形紅斑、濕疹、固定紅斑和全身剝脫性皮炎,其中最嚴重的為血管神經性水腫和過敏性休克。其他反應還有眼睛灼痛、唇干裂、萎縮性或肥大性舌炎。
3.病毒類藥物的毒副作用
①金剛烷胺。主要毒性為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后導致癱瘓,另外還可引起癲癇、充血性心力衰竭、網狀青斑、心律不齊。乙基金剛烷胺可引起腸胃功能紊亂。
②利巴韋林。主要毒副作用為導致貧血、肝腎功能損傷、血尿等。
③替米考星注射液。使用量達到肌注10毫克/千克體重,即出現呼吸急促、嘔吐和驚厥等中毒癥狀,但不至于引起死亡;采用15毫克/千克體重,危急病例很快死亡;對一般病例采用20毫克/千克體重,15分鐘內可造成死亡,死亡率高達80%。因為本品毒性作用的靶器官是心臟,可引起心臟跳動過速和收縮力減弱。
三、警惕食物中毒
最常見的是發霉飼料產生的毒素引起中毒,主要是黃曲霉毒素,常表現為腹瀉。玉米、麩皮、豆粕發霉變質后,被豬大量食用,會造成一系列的中毒現象。偏生豆粕中含有甲狀腺腫源、血球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毒素,豬大量食用后,會產生一些毒副作用,特別是對小豬和哺乳母豬,副作用尤其明顯。因采食量的不同,毒性也有不同的表現。
四、養豬不能亂用藥
目前,豬病紛繁復雜,有些養殖戶養豬產生了錯位,把治療豬病當成了主要工作。這樣的養殖戶,他的豬場豬發病后難以治愈,藥費高,死亡率也高,經濟效益自然就差。
(摘自葉傳林主編《養豬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