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就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系統的空間組織形式,表現為在特定區域,依托特定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圍繞多個具有競爭和合作關系的工商龍頭企業,形成包括農戶、農民合作組織等在內的,集農產品生產、加工、運銷等環節為一體的空間集聚體,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高級形態。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經營系統,從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看,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包括農產品生產、農產品加工和農產品運銷全過程,具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從組織系統看,圍繞規?;r戶,它不僅包括以加工運銷企業為主體的市場化系統,還包括合作社系統和政府公共服務系統。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首先是作為現代農業龍頭的農產品加工運銷關聯企業的集聚。通過空間上的集聚,使企業獲得規模效益、集聚效益和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其次,這些龍頭企業為了鞏固和拓展市場,保障及時、均衡、標準的農產品原料供應,需要通過多種方式,與農產品生產者建立起牢固的、穩定的、相互依賴的經營聯系,由此,圍繞特定產品或產業,形成一個產業鏈相對完整,上下游協作緊密,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農業產業化群體。
河南既是一個農業大省,也是一個農產品加工大省、食品工業大省,但是都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河南省政府提出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首先就是適應消費者不斷升級的市場需求,通過促進以食品工業為主的農產品加工業集聚,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提高龍頭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其次,通過龍頭企業向產前領域不同形式的延伸,整合和組織小規模分散經營的農戶,把農戶小生產納入社會化生產的大循環,促進農業的專業化、標準化、規?;图s化生產,改造傳統農業,發展現代農業。
新鄉市立足農業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積極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龍頭企業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作用于小規模分散經營的農戶,建設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的原料生產基地;政府通過制定規劃、出臺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務等進行多方助推,符合新鄉市的實際,符合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的一般規律。
在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中,龍頭企業集群是核心。培育企業集群,必須促進關聯企業在空間上集聚,深化產業內部企業之間的專業分工。事實上,立足“中國第一麥”的產業基礎,金粒麥業、嘉合糧油和新良糧油加工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龍頭企業的崛起,標志著新鄉市已經完成了在麥業產業鏈上的布點,按照這個方向和模式走下去,新鄉市的農業產業化集群建設一定會取得較快進展。
作者系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