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蘭博爾,這個經歷六十載風雨的藥企,依靠科技進步,積極研發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在做大做強的同時,也為三農事業作出了貢獻。
糧食“九連增”的背后,農藥行業可謂功不可沒。但是,由于化學農藥的高毒、高污染性和國民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新型“無公害”低毒、高效農藥開發日益成為熱點,一場農藥行業的“綠色革命”正在眾多傳統化學農藥生產企業展開。
近日,記者走進鄭州蘭博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蘭博爾),探究這家知名農藥生產企業在行業領跑背后的秘訣。
風雨六十載
從鄭州農藥廠到沙隆達鄭州農藥有限公司,再到今天的鄭州蘭博爾,這家原化工部重點農藥廠、河南省最大農藥生產廠家,一路走來,已經60個年頭,其間經歷了太多的風雨,也沐浴了燦爛陽光。
鄭州蘭博爾的前身是建于1952年的鄭州農藥廠。1997年,為了讓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鄭州農藥廠與上市公司湖北沙隆達股份有限公司決定,通過資本運作走在一起,于1998年12月成立沙隆達鄭州農藥有限公司。
這次的成功合作,鄭州農藥廠的代表方正是現在的鄭州蘭博爾副總經理孟連軍,他經歷了這次資本重組的過程,也跟著重生了一般。沙隆達是上市公司,資本重組對雙方市場擴展、產品互補起了很大的作用。從1998年到2008年,企業一直在平穩發展。
2005年,湖北沙隆達決定加入中國化工集團。經過慎重考慮,經過鄭州市政府同意后決定把股份回購,成為國有獨資公司,2009年9月,鄭州市籌資近10億元成立了鄭州蘭博爾。
“那個時期我們非常艱難,一方面,股份回購需要資金,另一方面,他們把流資撤走了。”孟連軍說:“我們從市場的角度,想辦法籌集了幾百萬元的資金填補上,通過我們的努力,平穩地渡了過資金上的難關,沒有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這恐怕要得益于良好的企業運作。”
目前,鄭州蘭博爾已經成為河南省的重點后備上市企業,全世界最大的氧樂果生產基地,河南最大的農藥生產企業,“勞動”牌已經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市場覆蓋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并出口到歐洲、南美、東南亞的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實現綠色環保生產
走進鄭州蘭博爾技術研發中心,記者看到研究人員正專注地把制劑放在儀器上測試,然后在電腦上通過數據進行分析。
鄭州蘭博爾策劃處處長孟寒光介紹說,多年來,鄭州蘭博爾一直致力于高效、低毒產品的研究和開發,從源頭上杜絕農藥對人體的危害。
鄭州蘭博爾決策者認識到,科技是企業的第一生命力,為了加強技術研發,公司于1999年成立了技術研發中心,該中心擁有科技人員122名,產品開發人員78名,分析測試人員16名,他們大多都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技術中心建筑面積約3600平方米,下設有機合成實驗室、農藥加工實驗室、農藥生測實驗室、中試車間等,配備有進口先進分析設備,可從事化學農藥合成實驗及分析測試等科研項目,各科室分工明確,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分析和研究。
孟寒光介紹說,他們現在已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簽訂合作協議,合作建立農藥產學研基地,共同開發研制新農藥、新劑型。與清華大學紫光集團、沈陽化工研究院等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合作,先后完成了除草劑等制劑的研究開發。
“農藥到底有多毒?”對于這個有點沉重的話題,孟連軍沉思了一會說,比如我們的“雙氧威”及其系列產品,是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改進而成的一種高效、對人畜無毒的生物殺蟲劑,能夠取代有機磷農藥,是出口產品。這種農藥能干擾幼蟲的出生,但農民不理解,這還需要一個宣傳的過程,如果讓農民了解的話,單靠一個企業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還需要政府和媒體的力量來正面引導。
目前,鄭州蘭博爾正在重點研究綠色環保產品,消除人們對農藥負面認識的心理。還要把污染治理好,做到綠色無害,把負面作用降到最低,促進農業豐收,保障食品安全。
走進鄭州蘭博爾廠區,記者聞不到過去那種熏眼刺鼻的臭氣,煙霧彌漫的景象被一片綠茵遮蓋。孟連軍說,他們現在完全“脫胎換骨”了,生產更加紅火,產品供不應求,企業由原來的鄭州市污染大戶變成了省、市環保先進企業,無泄漏文明工廠。這個變化靠的是改革,靠的是環保,靠的是技術改造和清潔生產,投資上千萬元治理污染,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結果。
孟寒光介紹說,多年來,他們一直把環境的治理作為一切工作的基礎,盡可能降低對周邊居民的影響。
幾座高高的水冷卻塔矗立在廠區。孟寒光介紹說,這是一個水再循環的過程,把水進行降溫,雜質去除,再進行處理,沒有廢水污染,實現了廢水再利用,這里的水可以養魚。
為農業豐收保駕護航
孟連軍給記者講了一件事:2007年,新疆蚜蟲災害特別嚴重,鄭州蘭博爾第一時間用火車往新疆發貨,停止其他經營工作,一趟下來僅運輸費就幾千元,但是,為了滿足新疆農民的需要,企業沒有計較運輸成本,大力支持他們。鄭州蘭博爾的農藥發揮了“救災物資”的作用,把蟲災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鄭州蘭博爾的主導產品氧樂果至今仍是廣大農民防治小麥蚜蟲和紅蜘蛛的首選農藥。作為全國最大的氧樂果生產基地,鄭州蘭博爾開發的40%氧樂果乳油溶劑采用綠色環保溶劑磷酸二甲酯和環丙乙烷,乳化劑是具有增效作用的新型乳化劑,較一般的40%氧樂果更廣譜、高效、中等毒、低殘留。在小麥穗蚜和紅蜘蛛發生期尤其是大爆發期,氧樂果是最主要殺蟲劑品種,氧樂果具有的獨特藥效,已經得到全國農民的普遍認可
2011年年底,鄭州蘭博爾“勞動”牌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60多年的磨煉,“勞動”牌實至名歸,“勞動”牌40%氧樂果乳油的市場占有率基本維持在50%以上,產品銷往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并出口到東南亞等地區。
作為服務三農的企業,承載著保護我國的糧食安全、豐收的使命,鄭州蘭博爾對氧樂果等農藥的研究一直在延續,無論是在合成技術上還是在其作用機理、應用范圍上都要更完善,真正做到為國家農業豐收保駕護航。
2011年7月,國家出臺《“十二五”農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即農藥行業所稱的“農藥新政”。面對農藥新政,河南農藥行業重新整合勢在必行。農藥新政給鄭州蘭博爾提供了做大做強的機遇,鄭州蘭博爾把新的生產基地放到了開封,新廠區占地400多畝,總投資9.8億元,計劃用2~3年時間建成。
面對未來的機遇和挑戰,孟連軍告訴記者:“作為河南最大的農藥原藥生產企業,鄭州蘭博爾將抓住國家政策引導和企業整體搬遷這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按照國家農藥‘十二五’規劃的要求,積極投入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新品種的研發和生產,通過搬遷技術改造,擴大規模,提升技術含量和推動技術進步,積極參與企業的兼并重組,做大做強企業,更好地服務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