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實施農業綜合開發以來, 河南省鄢陵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面貌煥然一新,實現了“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的既定目標,為糧食豐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鄢陵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專門成立了縣農業綜合開發領導小組,由縣長王志宏任組長,副縣長周劍良任副組長,縣財政局、農業局、水利局、農機局等部門和鄉鎮領導為成員單位。同時成立了農開工程建設指揮部和農開工程建設服務組等部門,自上而下形成了一套健全的農開工程建設組織領導體系,分級負責,為農開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了可靠的組織領導保障。
農業綜合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工作艱苦又復雜。鄢陵縣主要領導經常深入第一線,掌握第一手資料,召開會議部署農開工作。農開工程建設指揮部設在了施工現場,鄉黨委書記和鄉長指揮在一線,工作在一線。工程建設關鍵時間,每天早晚在指揮部召開碰頭會,安排部署當天的工作。為了便于開展工作,指揮部下設工程規劃組、后期保障組、宣傳報道組、施工保衛組和質量驗收組。各個工作組分工又合作,密切配合。
鄢陵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以下簡稱鄢陵縣農開辦)實地調研,科學規劃,大力宣傳,通過召開動員會、村組干部會、群眾會等各種會議、印發宣傳資料,向廣大干群宣傳農業綜合開發的重要意義;利用電視臺、廣播等大眾傳媒,強調農業綜合開發在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提高項目區廣大干部群眾和入駐花木企業對農業綜合開發的認識,消除他們的思想顧慮,使農業綜合開發政策家喻戶曉,充分調動了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益的建設標準,扎實做好各項工作。高起點規劃,能體現出現代化農田示范區的格局。高標準施工,工程建設要按照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頒布的質量標準進行,鄢陵縣農開辦成立了工程質量監督指導組,在施工期間巡回檢查,實施全程監控,嚴把工程質量關。在工程進度快、質量標準高的地方召開現場會,推廣其先進經驗,抓進度,促質量。同時,鄢陵縣農開辦全面貫徹落實項目工程招標制、項目資金公示制、工程監理制,使項目管理更加規范。嚴格按照省市下發的關于財政資金實行縣級報賬制度的各項規定,建立了報賬專戶,確定了專人管理,確保了專款專用。開發項目實施招投標制度,嚴格執行工程監理制,并對項目工程實施了多級監理。為增加開發透明度,分級(縣、鄉、村)分期對農開工程項目資金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讓群眾放心,讓群眾滿意。
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大,使項目區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在發生旱災時,項目區新安裝的農電線路、新打的機井及配套潛水泵就發揮了極大作用。通過推廣節水灌溉,年節約水量9萬立方米,通過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年減少用藥4~5次,再加上其他農藝措施的推廣和應用,有效地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節約資源,減少污染,改善農田小氣候,實現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
由于基礎設施的完善,科技項目的實施,農業產業結構得到調整,2011年項目區優質糧食種植面積達到100%,新增蔬菜、花木種植面積近2000畝,花木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項目區新增糧食產量達到115萬公斤,新增種植業總產值640萬元,項目區直接受益農民年純收入增加總額達到590萬元,人均增加7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