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家版權局共同開展,中國專利保護協會、中華商標協會、中國版權會承辦,中國知識產權報社、中國工商報社、中國新聞出版社等有關單位協辦的2011年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評選活動結果在京揭曉。記者了解到,我國深入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并成功舉辦了網上成果展等10個重大事件,此外,此次評選活動還評選出華為公司在美國訴摩托羅拉在諾西交易中侵犯知識產權案達成和解等共計10個重大案件以及王海波等10名最具影響力人物。
此次評選活動評選出的10個重大案件是:我國深入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取得顯著成效,并成功舉辦網上成果展;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首次提出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3.3件的指標,國家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規劃首次編制;深圳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各項任務圓滿完成;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發布《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舉辦中國商標金項頒獎活動;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工作正式啟動;2011年全國版權執法等部門開展打擊侵權盜版行為“劍網行動”取得顯著成效;粵港澳三地海關聯合開展打擊侵權貨物跨境運輸“海龍行動”;第四屆中國商標節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關于加強專利行政執法工作的決定。
此次評選活動評選出的10個重大案件是:華為公司在美國訴摩托羅拉在諾西交易中侵犯知識產權案達成和解;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訴德國歐凱(OKAI)公司搶注商標案獲勝;上海宏源照明有限公司訴歐司朗有限公司專利侵權糾紛案勝訴;商標評審委員會對第3566158號“M—ZONE”商標異議復審案作出不予核準注冊裁定;安徽省滁州市“騎士音樂網”侵犯著作權案司法審判作出有罪判決;公安機關“7·20”系列特大假藥集群戰役取得重大戰果;浙江省版權局對杭州麥達電子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權案作出行政處理;珠海拱北海關查獲珠海市某公司出口墨盒侵犯國內企業專利權案;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應對美國企業5年侵犯商業秘密和專利權纏訴,終獲“一撤訴四連勝”;“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工商分局會同公安部門查處利用互聯網銷售侵犯“其樂”等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案。
此次評選活動評選出的10名最具影響力人物是: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法務部副部長王海波,廣東省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友軍,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干事張洪波,北京市版權局副局長王野霏,四川省公安廳經濟犯罪偵查總隊總隊長黃健華,恒源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瑞旗,上海海關法規處知識產權保護科科長徐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局長許瑞表,西南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名譽院長張玉敏,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處處長馮興漢。
據2011年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評選活動秘書處負責人介紹,在成功舉辦2010年度知識產權保護評選活動的基礎上,此次評選活動進一步完善了工作方案。評選類型分為知識產權保護重大事件、重大案件和有影響人物三類,評選范圍擴展到海關、公安系統的知識產權保護領域。根據評選活動安排,各有關單位組織推薦的名單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版權局等政府網站及有關新聞網站公示并接受社會評議,并由相關部門領導、專家學者等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從而產生2011年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重大事件、重大案件和最具影響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