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才會積極、主動、熱情;反之,若沒有學習的興趣,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可能就是吃苦,是折磨,是沉重的負擔。那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下面就來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一、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外因
1.教師的個人魅力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的個人魅力來源于淵博的知識。知識淵博的老師是孩子們心中的偶像,沒有哪個學生不喜歡。正如“給學生一杯水,老師應有長流水”,教師的個人魅力還來源于自身的言行準則。師乃生之表。老師在與學生交往時,應“言必行,行必果”,且言行表里如一,“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教師的個人魅力還來源于對學生的愛。教師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愛護每一個學生,引導學生追求真善美,天長日久、潛移默化之下,必然獲得學生們發(fā)自內心的尊敬與愛戴。要保持教師的個人魅力,就要求教師需要終身學習,不斷提高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與道德素養(yǎng)。
2.精彩的課堂教學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校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課堂教學中度過,課堂教學是學生接受知識、提高能力的主要手段。因此,課堂教學的精彩與否會極大地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方法單一、講解枯燥的課堂,只會使學生昏昏欲睡,毫無興趣可言。而一堂精心準備,充分考慮教材、教法與學生實際的課,老師自然能講得妙趣橫生,學生自然也學得興趣盎然。因此,教師必須從本班實際出發(fā),認真?zhèn)浣滩摹浣谭ā鋵W生,精心設計,力爭上好每一節(jié)課。
3.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認為,這個環(huán)境可以一分為二:班級乃至校園的學習環(huán)境和家庭學習環(huán)境。每個孩子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體,在班級、學校、家庭中必然會受到周圍的人、事、物、風氣的影響,小學階段的孩子更是如此。課堂上平等寬容、熱情洋溢的氣氛,班級里虛心請教、互相合作的氛圍,校園中書聲瑯瑯、爭先爭優(yōu)的風氣無疑會激發(fā)、鞏固并提高每位學生的學習興趣。同理,父母對孩子學習關心并能為之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環(huán)境,比撲克麻將聲喧囂的家庭更能呵護和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4.成功的喜悅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熱愛學習的起因,而在學習中學生對成功的喜悅、正面評價的不斷體驗,反過來更加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我們可以在日常教學中根據(jù)學生實際布置相應難度的作業(yè),可以引導學生確立一個個小的切合實際的短期目標,可以鼓勵學生參加班校舉辦的各種學習活動等,以幫助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感、自豪感。
5.經常性的學以致用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興趣的源泉在于使知識加以運用。”知識來源于生活,亦可應用于生活。學以致用,能使學生“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學以致用,能使學生深刻感受到知識在自己的手中變成了力量,深刻體會到運用智慧思考、概括、運用的快樂,體會到一種巨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怎樣讓學生學以致用呢?在教學中,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生活中,善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鼓勵學生多動手動腦,做一些小制作、小發(fā)明,有一點小發(fā)現(xiàn)等等。學生在學以致用的過程中,既復習鞏固了所學知識,又能學到新知識,還能極大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對知識的渴望。
6.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兒童的天性就是好動,因此相對于單純的課堂教學,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說是學生學習的快樂之源。班級、學校可因地制宜開展如作文、朗誦、歌舞、乒乓球比賽等等豐富多彩的文體類活動。充滿活力與競爭的活動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使學習興趣更加持久。
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因
如果說以上幾點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外因,那明確的學習目的便是培養(yǎng)、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在因素。
人生若無目的,人便會頹廢消沉;學習若無目的,學生便會迷茫消極。所以非常有必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明確學習目的。當然,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思想教育應耐心細致、潛移默化,并要結合學生的思想和實際,這是長期的、持續(xù)性的,不可一蹴而就。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努力學習?學習有什么用?從本質上講,學習是為了更好地成為社會的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從實際來說,小處可以在將來謀取一份好的工作,可以更好地生活,可以更好地回報父母;大處可以更好地為社會作貢獻,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古人也曾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當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甚至變目的為信念時,他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便有了支撐,便能持久地保持并不容易被外界影響,甚至破壞。
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思想教育的途徑有:(1)讓學生多閱讀古今中外名人勤奮好學、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故事;(2)利用班刊、校刊、班會、校會等形式進行教育;(3)在學科教學中穿插學習目的教育;(4)利用學生周圍的人、事及電視中的重大新聞相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等等。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因與外因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共同為學生提供最大的學習動力,使學生樂學、愛學。以上便是我的一點鄙薄之見。
(作者單位 江西省寧都縣青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