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一種食用菌,原產于印度,1974年Jandiaik,C.L在印度詹務郊外,喜馬拉雅山山腳下,羅氏大戟的樹樁上發現的。經過分離和人工栽培,證實是一株高產優良食用菌。秀珍菇風味異常鮮美,余味無窮,外形秀氣而珍貴,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廣西河池宜州市作為全國第一大桑蠶生產基地,種桑養蠶是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之一,2009年桑園面積就到達1.7萬公頃。由于每年種桑都要進行桑枝條的夏、冬伐,產生了數以萬噸的副產物,通過將其粉碎、施以輔料、滅菌裝袋來種植秀珍菇,達到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的雙豐收。下面簡單介紹桑枝秀珍菇反季節栽培技術。
一、栽培季節的選擇
根據秀珍菇的生物學特性及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基本可以確定秀珍菇的制種和栽培時間,廣西地區竹木大棚栽培秀珍菇,除了1月、11月和12月份溫度低不能正常出菇以外,其他季節都可以出菇。而在頭年11月份至次年2月份可以進行秀珍菇的菌包生產,在每年5至9月份可以出菇。如果輔以一定的加溫設施,在溫度較低的月份里也可以出菇。
二、品種選擇
南方栽培應選擇品質優良、高產、耐高溫、抗性強的品種,如臺灣秀珍菇1號、臺灣秀珍菇2號、臺灣秀珍菇 16號和高溫秀珍菇等。
三、培養料的配方和制作菌袋
適合廣西地區反季節栽培的培養料配方為:桑枝屑 78%、麩皮 20%、石灰 1%、輕質碳酸鈣 1%,培養料含水量 60%左右。
高溫季節把料堆積發酵4~5天后再裝袋滅菌。選高密度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規格 17厘米×33厘米×0.05厘米或20厘米×35厘米×0.05厘米。裝料要求松緊適度,以培養料緊貼袋壁為準,在100℃溫度下滅菌15~16小時,待料溫降至70℃ 時開鍋出灶。出灶的料袋移到經消毒過清潔的接菌室內,袋溫降到30℃以下時關閉門窗,每立方米空間用氣霧消毒盒或菇保1號滅菌劑滅菌5~6小時就可進室接種。每瓶(袋)栽培種可接20~30袋。接完置于常溫20~28℃的場所培養,約經30~40天菌絲長滿袋后可出菇。
四、栽培技術
菇房應選擇通風良好、清潔的地區,四周沒有雜草和臭水溝等菌蠅和菌蚊滋生的場所。菇房應安裝通風設備,門窗均應安裝細眼紗網,以防蠅蚊類進入。
1. 出菇前的準備工作
栽培種發滿后菌絲應該潔白,均勻,健壯,無雜菌感染;對菇房應該進行預處理,DDV藥劑熏蒸一整夜后散氣,再用高錳酸鉀和甲醛熏蒸一夜,待氣味散盡后,對菇房進行預濕處理,在整個床架,房間或大棚的地面和墻壁均應大量噴水,使整個房間的濕度增加上去。在菇房中布置2~3個殺蚊燈,以便控制蟲口密度。
2. 栽培袋入棚
秀珍菇菌絲長滿袋后再繼續培養5~7天,使菌絲達到生理成熟,將菌包擺放于栽培床架上,高度以床架高度為準,搬入栽培房中可以養菌2天,不用通風,房間仍然噴水保濕,一個棚中能放多少菌包,且放置多少層,這要與菇棚中的通風換氣量匹配。
3. 第一潮菇的出菇管理
第一潮菇菌絲的養分積累最為集中,所以產量也是所有潮次中最高的。當原基形成或出現小菇蕾時,低溫刺激出菇,采用移動打冷機,在菇棚內分區打冷。溫度要求在4℃左右維持10~12小時方可開袋出菇。開袋時沿著頸圈將塑料袋割掉,刮去老的菌種或肥大的原基。此時保持菇房的相對濕度達90%,連續保持3~5天,房間溫度保持在23~25℃,每天給予一定的漫射光,此時菇房應該勤噴水,在噴水的時候給予通風。此階段對通風的要求不是非常嚴格,使CO2(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1000ppm以下即可。3~5天后可見料面上原基已經開始分化,并形成行大量的菇蕾,此時應將無紡布收起來,增強通風和光照時間,或全天通風。但濕度一定要保持在85%~90%,此時菇蕾分化很快,等菇柄伸長達3~4厘米,菌蓋直徑達2厘米即菌蓋漸平展時可用細服噴霧器勤噴霧,霧點可直接噴在菇體上,要細噴和勤噴,尤其在晴天干燥的天氣條件下。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一天后即可采菇,采菇后去除料面的老根和一些沒有分化的原基,可直刮至新鮮的培養料,刮完后不可直接向料面噴水。如果菇房中出菇不太整齊,則需將新采完的菌包轉移,以方便其他菌包的出菇管理。一潮菇全部采完后,最好當天能全部刮凈,此時菇房的濕度維持在70%~80%即可,目的是讓培養料表面干燥一點,這樣可以防止霉病的大量發生及防止部分蟲卵的孵化,在此條件下養菌7~10天。
4. 第二潮菇的管理
第二潮菇出菇前需對菌包進行噴水處理,此時有霉病的最好能分開處理,以防交叉感染,然后采用移動打冷機給予4℃以下低溫刺激24小時,在菇棚內分區打冷,同時給雜菌以抑制處理。這個時間可以對菇房進行清潔處理,也可以用殺蟲劑控制一下蟲口密度。打冷后,尤其要注意保濕處理,可以重新搭上無紡布隨時噴水保濕,并增加菇房的光照時間和頻次。待菇蕾再次顯現后,管理同第一潮菇,此時通風與保濕顯得尤為重要。第三潮、第四潮及第五六潮菇的管理同第二潮菇類似,關鍵是養菌與增水的處理上要合適。
5. 末潮菇的處理
可將菌包的尾部撥開部分袋面,有利于最后一批菇出袋。
五、采收與加工
成熟的秀珍菇子實體標志為菌蓋長至2~3厘米、菌蓋邊緣內卷、孢子尚未彈射時采收為宜。采下的鮮菇先排濕,然后放入冷藏庫中,待貨量足夠時再搬出修去菇腳,采紉分檢、包裝、運出。鮮菇一時銷不出也可漬菇或加工成干菇。
廣西河池市農業局
趙承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