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休閑農業的產業模式》
休閑農業是指在農村范圍內,利用農村自然環境、田園風光、農業生產、農業經營、農業設施、農耕文化、農家生活等旅游資源,通過科學規劃和開發設計,為游客提供觀光、休閑、度假、體驗、娛樂、健身等多項功能的旅游經營活動。
我國休閑農業的產業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觀光采摘模式:在原有的農場、果園、菜園等設施農業基礎上,突出采摘觀光功能的休閑農業模式。
(2)農家樂模式:以城郊的農民家庭為依托,以田園風光和農家生活為特色,吸引城市居民來體驗農家生活的服務項目,可以形象地概括為“吃農家飯、住農家屋、享農家樂”。
(3)民俗風情模式: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休閑旅游活動,增加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
(4)高科技農業示范園模式:以轉基因品種繁殖、航天育種、克隆動物育種等現代高科技產業為基礎,吸引學生和知識型人群觀光休閑農業的模式。
《被征地農民的安置途徑》
根據法律有關規定和2004年《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以及根據國土資源部《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國土資發〔2004〕238號),國家對被征地農民安置主要有四種途徑:
(1)農業生產安置:征收城市規劃區外的農民集體土地,主要是通過利用農村集體機動地、承包地流轉和土地開發整理新增加的耕地等,并確保被征地農民可繼續從事農業生產。
(2)重新擇業安置:有關地方政府應積極創造就業條件,并且在同等條件下,用地單位應優先吸收被征地農民就業。征收城市規劃區內的農民集體土地,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城鎮就業體系,并建立社會保障制度。
(3)入股分紅安置:對有長期穩定收益的項目用地,在農戶自愿的前提下,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與用地單位協商,可以以征地補償安置費入股或以經批準的建設用地使用權作價入股。
(4)異地移民安置:對于本地區確實無法為因征地而導致無地的農民提供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的,在充分征求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意見的前提下,實行異地移民安置。
《生長肥育豬的肥育方法》
目前在我國肥育豬生產中,普遍采用的肥育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階段肥育法,一種是直線肥育法。
階段肥育法又稱吊架子肥育法,是我國傳統的飼養方法。按豬的生長規律劃分小豬階段(3-4月齡)、架子豬階段(5-8月齡)和催肥階段(9-12月齡)。小豬階段注意蛋白質飼料的供應,架子豬階段采用以青粗飼料為主的飼養方式,催肥階段增加能量飼料。采用階段肥育法,豬的增重速度慢、飼料利用率低、豬肉中脂肪含量高、經濟效益低,但節省飼料。
直線肥育法又稱一貫肥育法或一條龍肥育法。此肥育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肥育過程一直采用較高營養水平的飼料,
根據豬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及對營養物質的需要特點,采用不同的營養水平和飼喂技術,可獲得較高的日增重。采用直線肥育法可縮短肥育期、提高圈舍利用率、縮短資金周轉期、充分利用配合飼料。但與階段肥育法相比,飼料消耗多。
《微生物肥料應用技術》
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特定微生物活體的制品,通過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增加植物養分的供應量或促進植物生長,提高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及農業生態環境。
微生物肥料有液體、粉劑、顆粒三種形態,使用方法各不相同。
液體菌劑:可用來拌種、浸種、噴施、蘸根和灌根。拌種使用時只需要將種子與稀釋后的菌液混拌均勻,或
用稀釋后的菌液直接噴濕種子,待種子陰干后播種即可;做浸種使用時將種子浸入稀釋后的菌液4~12小時,撈出陰干,待種子露白后播種即可;液體菌劑也可稀釋后直接噴施在作物葉片上做葉面肥使用;在幼苗移栽前將根部浸入稀釋后的菌液中10~20分鐘做蘸根處理或者直接將稀釋后的菌液澆灌于農作物根部都可起到良好的肥效作用。
粉劑:可用來拌種、蘸根、混播和混施。拌種時將種子淋濕與菌劑充分混勻,使種子表面附著菌劑,陰干后即可播種;蘸根使用時將菌劑稀釋后把幼苗根部浸入菌液中10~20分鐘即可;粉劑既可以將菌劑和種子混合后直接播種,也可將菌劑與有機肥,細土或細沙混勻后施用。
顆粒菌劑:主要形式是基肥、種肥和追肥。做基肥時只需在播種前或定植前施入地里;做種肥時將肥料施于種子附近即可。生物有機肥還可與種子混播,但復合微生物肥料應避免與種子直接接觸,以防出現燒苗的情況;復合微生物肥料也可做追肥使用,在作物生長發育期間可采用條施、溝施、灌根、噴施等方式補充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