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綠飼料是指可以用做飼料的植物新鮮莖葉,主要包括天然牧草、栽培牧草、田間雜草、菜葉類、水生植物、嫩枝樹葉等。青綠飼料中含有大量營養價值較高的蛋白質、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容易被兔子消化利用。在養兔生產中,合理利用青綠飼料,可以節省成本,提高養兔效益。
一、青綠飼料的種類
1. 豆科植物。豆科植物是營養價值較高的一類青綠飼料,尤其是蛋白質含量豐富,品質好。如紫首蓓、野苜蓿、青割大豆、蠶豆秧和豌豆秧等。
2. 禾本科植物。禾本科植物主要包括各種麥苗、青綠的玉米秸、一些野生的雜草以及種植的蘇丹草、黑麥草等。
3. 其它科植物。如艾草、車前草、蒲公英、苦荬菜、豬牙菜、野覓菜、毛豆眼等。
4. 嫩莖葉類。如向日葵葉、紅薯秧、花生秧、胡蘿卜葉、蘿卜葉和各種蔬菜莖葉等。
二、青綠飼料飼喂兔子時注意事項
青綠飼料雖是兔子喜歡的飼料,但在飼喂時,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事項。
1. 不宜用堆悶發黃的蔬菜喂兔。青綠飼料在存放時,一定要攤薄,不能堆積。堆積往往因發熱而使青綠飼料變黃,這不僅造成營養物質損失,而且新鮮蔬菜亞硝酸鹽含量一般較低,但是堆悶發黃后,適宜的溫度導致青綠飼料中含的硝酸鹽分解生成毒性很強的亞硝酸鹽。用這種蔬菜來喂兔,就會發生亞硝酸鹽中毒。
2. 不宜用十字花科蔬菜喂兔。十字花科蔬菜包括蘿卜、芥菜、油菜、大白菜、小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菜葉中含有一種叫芥子甙的物質,它是一種配糖體,能在芥子酶的作用下生成硫氰酸鹽,該鹽是能促使甲狀腺腫大的毒素,嚴重的損害兔的肝、腎功能。
3. 不宜用有蟲蔬菜喂兔。用有蚜蟲、菜青蟲等受侵害的蔬菜喂兔,可導致兔發生結膜炎、口腔炎、胃腸炎、鼻炎、陰道炎和下痢等疾病。
4. 高粱及玉米的新鮮幼苗均含有氰甙,再生苗含量更高;薔薇科植物中桃、李、杏等的葉子也含有氰甙,當飼喂過量時,均可引起家兔氫氰酸中毒。
5. 青綠飼料含水量高,易發霉、變質。發霉變質的青綠飼料不能喂兔。變質的青綠飼料容易引起兔子發生胃腸炎;發霉的青綠飼料含有霉菌,容易發生霉菌中毒,引起家兔霉菌性腹瀉。露水草要晾干在飼喂,帶泥漿的草不能喂,灑過農藥不久的草不能畏,被貓、狗糞便污染的青綠飼料不喂,如果貓、狗患有絳蟲病,兔子則易患豆狀囊尾蚴病。
6. 新鮮的蔬菜、水生植物等青綠飼料含水量高,這類飼料直接喂給兔子,容易引起腹瀉。所以含水量高的青綠飼料喂前要經晾曬去掉部分水分,最好是與含纖維素較高的麩皮或干粗飼料粉攪拌在一起喂給。
7. 豆科牧草雖蛋白質含量高,適口性好,但大量喂豆科牧草,有時會出現消化不良;禾本科牧草蛋白質含量少,纖維素含量高,適口性相對差;所以禾本科牧草與豆科牧草應該混合飼喂。近年來,規模化豬場開始關注起以高熱癥狀為主的混合感染性疾病即高熱綜合征或稱“高熱病”,因為病因、病情復雜,控制難度大,已成為困擾規模化豬場發展的最大疾病風險因素。
一、臨床癥狀
發病豬最明顯的臨床癥狀是高熱稽留,一般40~42℃,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廢絕,大部分病豬出現結膜充血、潮紅、有粘性和膿性分泌物;病豬皮膚發紅,耳后邊緣發紺,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體多處皮膚毛孔有鐵銹性出血點;部分病豬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難,有的出現嚴重的腹式呼吸,先便秘,糞便干硬,呈球狀,后排膿性血便,尿黃而少、渾濁;母豬便秘十分嚴重,有的母豬糞便帶腸黏膜,有的母豬糞便如干土塊一樣堅硬,用力踩才會破碎;部分母豬在懷孕后期(100~110天)出現流產、產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仔豬呼吸困難,眼球突出,眼瞼輕微水腫,兩耳、脊背出現短時“三點藍”癥狀,后肢呈外八字型,運動失調,肌肉震顫,逐漸消瘦。也有全身黃染或蒼白現象,病程后期,兩肢麻痹或步態不穩,出現食欲廢絕或僅喝水現象。
筆者結合近年來當地規模化豬場高熱綜合征的流行和控制情況,做一總結,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二、防控措施
1. 加強飼養管理
(1)飼喂科學配比的預混料,注意圈舍通風換氣和防寒保暖。
(2)加強豬場的消毒防范工作,豬場要設多道消毒防線,避免外人進入場內。
(3)滅蠅、滅蚊、滅鼠工作要常抓不懈,避免豬場籠養鳥及其他動物。
(4)選用好的飼料原料,堅決杜絕霉變飼料原料和霉變飼料進場,更不得使用。
2. 科學免疫
豬瘟疫苗、細小病毒病疫苗、偽狂犬病疫苗等免疫工作要切實抓好,兩胎以后的母豬可停止細小病毒病疫苗的免疫,但產第一胎前一定要免疫。
做好豬群藥物保健,這里提醒大家,無傳染病時不要用抗生素保健,倡導用益生素、中藥保健;有傳染病發生時,在隔離病豬的同時,要結合消毒對同群及全場豬進行藥物保健(包括使用抗生素),但不可長時間用抗生素保健。
3. 定期做好驅蟲工作
每3個月全場驅蟲1次,可有效提高飼料報酬。為避免因寄生蟲引起的豬只機體抗病力下降,還可以定期投喂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如清瘟解毒散等,配合西藥如氟苯尼考,效果更好。
4. 做好藥物預防
方案1:林可霉素+氟苯尼考、強力霉素+氟苯尼考,使用任意一種組合,分別于5~6周齡、8~9周齡、11~12周齡、16~17周齡各用1周。采用脈沖式給藥,可以有效防止細菌感染,增強豬只的抗病力并防止疫病傳入,控制豬高熱病的發生。
方案2:每噸飼料中加入支原凈250克、10%的氟苯尼考600克、10%的多西環素1000~1500克、清瘟敗毒散2000克、70%的黃芪多糖500克,保健用藥7~10天,每月2次;如有霉菌毒素中毒現象,再添加適量的脫酶劑,可控制高熱病的發生幾率。
5. 提高免疫力,防止繼發感染
可選用可溶性黃芪多糖、口服補液鹽、電解多維等。提升免疫力,補充體液,防止癱瘓, (下轉36頁)(上接35頁)電解多維在一定程度上還能緩解應激反應。增強免疫機能的藥物可選用黃芪多糖、維生素C、亞硒酸鈉和維生素E;抗病毒的中草藥可選用金銀花、大黃、大青葉(板藍根)、魚腥草、黃連、黃柏、黃芩、蒲公英、水燈心等,凡清熱解毒類中草藥對治療和穩定病情都有較好的作用,各地可根據本地中草藥資源靈活使用。中草藥的投藥可采用煎汁飲水,也可應用中草藥制劑如板藍根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等。
6. 不要濫用藥物,禁止盲目大劑量使用藥物
對于體溫升高的豬,如不超過41℃,建議不使用退熱藥,并且退熱藥物要盡量選擇柴胡等中藥制劑。退熱藥和地塞米松等激素類藥物不能頻繁使用,對病豬可注射長效頭孢類等抗生素,不建議頻繁給豬注射或者更換藥物。禁止盲目大劑量使用抗菌和退熱藥,以免出現用藥越多,注射次數越多,死亡越快、死亡率越高的情況。對病情嚴重、無治療價值的病豬要及時淘汰,注射時做到一豬一針,防止造成交叉傳播。對重癥病例,還應注意補充能量和調節電解質平衡,可靜注5%葡萄糖+生理鹽水+0.5%碳酸氫鈉(小蘇打)注射液100毫升/100公斤體重。
山東省莒南縣畜牧局相邸鎮檢驗檢疫所
張永平 時少磊
河北省承德縣農牧局
邵清碩 王浩 董自詠 李月輝 張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