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將在全國有條件地區的逐步推廣,課程設置的選修與必修就必然會出現在教學中,學時、學分也會出現在日常的教學管理中,如何教學管理就成為教師探究的課題。
關鍵詞:新課改;教學;管理
新課改是以學習領域來決定體育與健康教學,又以體育與健康中的必修與選修來決定教學模塊,模塊又以學時與內容來決定教學過程,這是一個必須完成的過程,當這一過程完成后又以學分的形式來對學習者進行過程評價和考查(考試)評價來完成教學管理。
首先要對教學模塊按學期來劃分,同時與學時相對應(體育與健康按18個學時1個學分),在設置模塊時要根據本地區、本學校的硬性條件和軟性條件來定,不能盲目地跟進和照搬別人的東西,按照本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師資特點設置切實可行的模塊內容,讓學生在規定的范圍內選修。由于學生對運動興趣愛好的不同,選修項目的不同,學習的人數也就不同,為了開展有效的教學可根據學生選擇的選修項目將學生分兩個組別(男、女)或四個技術、運動能力小組(A、B、C、D)來開展多層次、多方式的教學以滿足學生的需求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兩個性別小組教學是各校最基本的教學手段之一,其優點為男生女生分開教學便于某些項目的傳授和根據性別特點實施的教學方法,不利之處是學習者的運動能力和運動水平不一,特別是女生表現得更為突出,這樣一來一個教學內容必須要有多種方式來教,給教師增加了許多麻煩,不利于發揮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制約了運動能力強學生的求知需求。
按技術能力運動水平分組教學,是現在教學的趨勢,也符合新課改的要求,首先讓學習者根據項目選擇組別(男、女不限),能力強者到A組,次之到B組依次歸類,組別出來了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根據不同的組別進行有選擇的教學了。比如說按照教學模塊籃球技術教學內容之一的“運球一急停—跳投”這三個動作要求一氣呵成完,這足總的教學要求。要達到目標,各組的要求如下:
按表中要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地發揮個人教學所長,有針對性地進行不同組別的教學,并按一定的量來安排學習內容,{L不同組別的學習者,在不同的平臺上展示自己。通過一個時期的學習,各組別內的學生可因運動水平的提高或者下降,申請到其他組別學習,這叫升降制度,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積極向上的精神。按照課改的要求當修滿相應的學分后,將對學習者進行相應的考查(考核)。評定學習者的學習過程與表現具體如下表中要求:


以上評價只是教學過程、教學成果的評價所占比值為60%,同時還應把教學過程中的表現、出勤、學習態度占分比40%納入綜合評定之中,并按學時與學分的要求做出學分認定,按一個模塊18個學時一個學分認定。綜合分數達到85分以上為A等,84~75為B等,74—60分就為合格評為c等,不合者評為D等。以上只是在教學這方面的認識,還應在行為表現上拿出一個管理方案來。如出勤、課外活動的參與情況等因此項管理可根據各校管理不同而定,在此省略。
(作者單位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體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