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和終身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主張將現行義務教育年限延長至十二年的呼聲越來越高。但是,應該首先將學前教育還是高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當前的觀點并不一致。在這種爭議的背景下,從教育公平、家庭教育的能力能否滿足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青少年兒童的教育需求、改革后的受惠面以及不同延伸方向對我國人才結構的影響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得出了應當首先將義務教育延伸至高中教育的結論。
關鍵詞: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學前教育
義務教育年限的延長是世界基礎教育發展的一大趨勢。在我國,將九年義務教育年限延伸至十二年已經得到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支持。目前同時將義務教育擴展至學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可行性并不高。由此義務教育先向哪個方向延伸,已經成為一個熱點話題。文章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展開分析,探討不同選擇的教育影響。
一、從教育公平的角度分析
由于學前教育和高中教育都沒有納入義務教育體系,導致這兩個階段教育不公平的問題比較突出。那么先將哪個階段納入義務教育體系能夠更好地實現教育公平呢?
從各教育階段的銜接情況來看,學前教育不公平的影響基本可以由義務教育的實施加以消解。學前教育在入學機會上確實存在著一定的不平等。但是,隨著兒童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強制性的義務教育可以保證每個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所以就不會出現因兒童不能接受學前教育而無法接受后續教育的問題。即使是沒有接受過幼兒園教育的兒童,也能夠比較順利地開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所以即使學前教育有所缺失也不會對兒童的后續發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但是在高中階段的教育不公平卻有可能給一個人帶來終身的影響。高中教育在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說高中教育的缺失幾乎就意味著一個人不能再接受后續階段的高等教育。因此,對于為數不少的青少年而言,高中階段的教育已經成為橫亙在義務教育和在大眾化階段蓬勃發展的高等教育之間的一道巨大斷層。
將高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體系,從表面來看,僅僅只是將受教育的年限延長了三年,但是,在高等教育大眾化以及高中階段所處的“橋梁”階段的背景下,許多人的受教育年限可能不止包括延伸的三年,還將包括四年的大學學習時間甚至更長。由于受到更高層次的教育,對于他們的擇業、就業以及他們的人生路向都將產生重大、持久的影響。
二、從學生發展階段的特點和家庭教育能力的角度分析
當討論義務教育年限擴展的時候,不應當僅僅注意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影響也應當列入考慮范圍之列。
學前教育階段的教育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在學前教育階段,兒童的個性開始初步形成,社會性開始獲得發展,其主導活動是游戲而不是知識的學習。在這個階段,對于兒童應當從養護的角度出發,注意保證其攝人充足的營養,積極引導幼兒認知從具體形象性向抽象邏輯性過渡。更要注意的是要給予幼兒以一個充滿了愛的環境,引導其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培養其親近社會的行為和簡單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在所有的上述注意事項中,家庭教育都可以發揮較為全面的影響,可以較大程度地彌補幼兒園學前教育暫時缺失所帶來的影響。
而在高中階段,高中生的生理及心理均趨于成熟和穩定。高中生的各項個性品質也已趨于穩定和成熟,且隨著認知水平的提高及生活經驗的積累,青少年的自我意識開始高度發展,價值觀逐步確立并開始形成自治需求。同時,在高中階段,知識向著更深方向發展。但是高中階段畢竟是一個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階段,這個時期學生的認識還存在著片面性,還有涉世不深所帶來的理想化色彩。如果不能加以合理的引導,將會對其以后的人生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
這個時候,家庭教育能夠發揮的作用,可能就會相對的弱小,更多地表現在為青少年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和一定的道德、情感方面的影響。同時,考慮到叛逆期的可能存在,應該努力為處于高中階段的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引導源。學校和教師將會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選擇,對于這個時期的知識學習,也同樣如此。由于我國人均受教育程度偏低,大多數家長無法輔導高中生的知識學習。也就是說,在高中階段,家庭教育的作用代替、彌補不了學習教育的作用。所以說,將高中階段納入義務教育的體系之中,有著更為迫切的需求。
三、從受惠面的角度分析
如果分別將義務教育的年限延伸至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的教育,那么,所能惠及的范圍是有著極大的差別的。因為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的教育分別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兩端,所以,如果在這兩個階段中只選其一,那么正好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九個年級的青少年的受益情況是不同的。
如果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體系,那么,從該年開始正好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九個年級的青少年將不會直接受益。如果將高中階段納入義務教育的體系,那么從該年開始還未結束九年義務教育的兒童、青少年都將受益。那么在年齡段上就應該比延伸至學前教育提前九年,普及義務教育的效果能夠更好、更快地得到彰顯。
四、從改善人才結構的角度分析
如果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體系,而高中仍維持現階段入學率的前提下,對于那些不能升入高中的青少年來說,他們只能接受初中階段的教育,那么,將會有許多青少年依然不能跨越橫亙于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的高中教育這一道巨大斷層,其最終的受教育水平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這和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相比,不管是人才的整體分布結構還是具體到個人的知識結構都沒有發生質的較大變化。
但是如果將高中階段納入義務教育的體系之中,那么,銜接在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的高中教育的這段“橋梁”將會更加暢通而不再是一條斷層。對于青少年而言,他們即使不能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但是他們起碼可以得到高中階段的教育比之初中階段要高深一點的教育。對于我們改善人才的整體分布結構和勞動者的知識結構,都會產生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通過上面的分析,不難發現,如果不能同時將學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體系,那么,在高中教育已經成為橫亙在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間巨大斷層的現實下,先將義務教育延伸至高中階段是更好的選擇。但是,得出這種結論并不等于說學前教育不重要,而是說,在面臨著二者只能擇其一的情況下,應該首先選擇哪一個的問題。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其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同樣必須給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