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藝術體操起源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歐洲,40~50年代逐漸流行到全世界。作為一項新型的女子競技體育項目,藝術體操憑借其獨特的身體技術與器械技術相結合的項目特點,充分展現女性高雅、柔美的性別魅力,現已成為奧運會、亞運會比賽項目之一。縱觀世界藝術體操大賽,除俄羅斯一直保持著龍頭位置外,其他各國的競爭非常激烈,中國集體項目已經具備了與世界強隊抗衡的條件與實力,在2008年奧運會取得了集體銀牌的好成績。但是我們與俄羅斯等強隊仍有差距,尤其是協作情況差距更大。因此我們要全面了解競爭對手的協作情況,這是我國藝術體操界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二、中外集體項目之間協作類型與分布情況對比分析
中外集體項目的合作精神是通過不同形式、不同價值的同伴之間、器械之間的充分的協作配合來實現的。本文研究了集體世界杯俄羅斯前六名運動隊、全運會藝術體操比賽集體項目前六名運動隊,共計24套成套動作,其中同種器械12套,不同種器械12套。
“3人圈2人棒”運動員之間協作類型與分布情況對比分析:在無大拋和無驚險性的C-0.1協作動作選擇上,國內隊伍與世界隊伍在選擇數量上基本相同,但在編排形式上世界隊伍的編排更加新穎、獨特,給人驚喜;對每個有大拋和無驚險性的C-0.2協作動作上,國內隊伍只重數量忽略質量,編排無新意,模仿現象嚴重,獨創性動作少,拋接形式不夠豐富多樣,沒有自己的獨特風格。而在選擇C-0.3類型上,國內集體隊伍與世界集體隊伍有顯著性差異。在C-0.3類型上,國內集體隊伍選擇的數量多于世界集體隊伍;在完成較高分值的C-0.4協作動作時,世界集體項目運動員的能力比較均衡,能夠完成高難度協作動作的運動員較多。
通過選擇c協作的百分比可以看出,世界集體隊伍選擇C-0.2的協作動作所占比例較高,達到了59.09%,其余三類協作動作所占比例相差不大,表明世界集體隊伍在協作類型的選擇上均衡。相比之下,國內集體隊伍的協作數量選擇較多,但類型不夠全面均衡。世界、國內集體隊伍選擇C-0.2類型相對較高,但世界集體隊伍其他三種協作類型較均衡,而國內集體隊伍卻不均衡。世界優秀隊伍選擇面廣,具有編排靈活,有創新,動作巧妙,器械交換形式多樣,拋接類型豐富、協作隊形流動性好等特點,突出動態中的變化與配合。
從中外“3人圈2人棒”運動員之間協作數量分布統計表可看出,國內前六名隊伍運用協作的總次數多于世界前六名隊伍6次,并且在運動員協作方面選擇的分值大于世界前六名隊伍。尤其在C-0.3分的協作類型上,明顯高于世界前六名隊伍。但在C-0.4分的協作類型上,國內隊伍在數量及價值方面均少于世界隊伍,此情況說明我國集體運動員的技術水平不夠均衡,大多數運動員不能較好地完成最驚險的難度動作,不但限制動作編排,而且無法得到較高的協作加分。
中外“5人帶”運動員之間的協作類型與分布情況對比分析:從中外“5人帶”運動員之間的協作類型統計表可看出,國內“5人帶”在選擇C-0.1、C-0.2、C-0.4協作加分上,與世界集體隊伍無顯著性差異。在C-0,3分協作加分上,與世界集體隊伍有顯著性差異,國內集體隊伍選擇的數量明顯多于世界集體隊伍,并且所占比例分別為26.76%和18.03%,說明國內集體項目“五人帶”在協作加分上好于“3人圈2人棒”,在C-0.3協作加分上略優于世界隊伍。其余協作類型與世界優秀隊伍無差異。
通過選擇類型的百分比可以看出,世界集體隊伍,“5人帶”與“3人圈2人棒”項目一樣,在C-0.2協作類型選擇比例同樣很高,達到50.82%,且其他三種協作類型比較均衡,C-0.1、C-0.3、C-0.4分別為18.03%、18.03%、13.11%。相比之下,國內集體隊伍“五人帶”與“3人圈2人棒”項目基本相同,在C-0.2分,C-0.3分的協作類型上選擇較多,分別達到了42.25%和26.76%,但C-0.4分協作動作所占比例仍小于世界隊伍,僅為11.27%。說明我國集體隊伍的協作數量較多,但類型不夠均衡,多集中在(2-0.2分和C-0.3分協作動作,C-0.4分協作動作選擇仍然較少,應提高運動員的整體水平,使更多的運動員能夠完成高難度的協作動作,有利于提高得分率。
從“5人帶”的協作動作價值可以看出,中國隊在“5人帶”項目中排名第七位,但與“3人圈2人帶”項目相比,中國隊在協作的次數及選擇分值方面均不占優勢。意大利隊做了14次協作,選擇分值達到了2.8分。波蘭隊、希臘隊與中國隊均做了12次協作,但他們的選擇分值分別為2.8分、2.7分,中國隊僅為2.5分。在選擇協作次數相同的情況下,中國隊選擇的分值較低,在編排上還缺乏柔美細膩、流暢新穎的特色。與“3人圈2人帶”項目相比,中國隊在“5人帶”項目上與世界前六名隊伍的差距較大。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以上的對比分析可以得出結論:我國集體前六名隊伍在協作動作類型的選擇上不夠均衡,多集中在低分值協作動作,高分值協作動作選擇仍然少于世界隊伍。在協作動作的選擇上,應提高集體運動員整體技術水平,注重編排的均衡性、獨創性、高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