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工基礎是電子、機械、機電專業學生對口單招大綜合考試中的一門核心學科。為了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獲得較理想的成績,在復習時,除要研究教學內容外,還要研究教學方法。
關鍵詞:復習方法;電工基礎;方法
江蘇省對口單招是使職高生能像普高生一樣,通過統一考試,進入高等學府深造的一條重要途徑。電工基礎是電子、機械、機電專業學生大綜合考試中的一門重要學科。為了讓學生學得好又學得輕松,高三電工基礎的復習課怎么上才好?是在枯燥乏味的重復中煎熬,還是在漫無邊際的題海中掙扎?這些問題都是每位高三電工教師所關心和思考的問題。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高三復習,要研究教學內容,更要研究教學方法。下面我就結合教學實際,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狠抓基礎知識。類比分析,深入了解,鞏固提高
我認真研究了今年的對口單招大綱,認為其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和運用這些知識、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促進創造性思維能力。根據教學大綱,結合學校的教學條件和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實際情況,我對教材內容進行了知識體系結構的分析,把教學內容分為基礎知識、基本概念、重難點知識。在復習過程中,首先注重的是緊緊地抓住書本上各個知識點,使學生了解各知識點的本意,讓學生知道它的內涵和外延,做到深入理解、牢固掌握。這一點是整個復習過程中的前提和基礎,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可謂是關鍵。下面就以“復雜直流電路”專題復習為例,談在基礎知識中如何培養學生系統分析和思維能力。“復雜直流電路”專題有三條主線:(1)以“基爾霍夫定律”為核心的支路電流法,進一步擴展到回路電流法和節點電位法;(2)化復雜直流電路運算為簡單直流電路運算的“疊加原理”,可以延伸到不僅電流可以疊加,電壓也可以疊加,但功率不可以疊加;(3)以“等效思維”為核心的戴維南定律和電壓源、電流源的等效變換。講些實用性的典型的題型,使學生能有序地掌握基礎知識,再通過對比分析,得出各種方法的特點、優劣,進而鞏固知識點,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二、梳理知識點。形成系統知識
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各知識點后,教師應指引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梳理和串連,使其連接成線,使零散的知識點串成一個整體。這樣可使學生靈活分析,綜合運用。比如第六章電磁感應的現象,先講感應電流的原因和條件,再講感應電流方向的判別,再講感應電動勢(即電磁感應定律),最后講電磁感應的兩種特殊現象——自感、互感。
三、將系統知識板塊化,從而形成幾大專題
把整本書的知識縱橫聯系,將不同的知識經過移動,形成一個個知識板塊,進而形成專題講座。讓學生系統化了解,使其達到知其所以然的能力目標,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長期記憶。這一階段是在前兩個階段復習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學生對知識形成條理化、系統化、完整化、深化理解的關鍵,也是學生能否取得對口高考優異成績的關鍵。根據復習的情況和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規律組合,構成不同的專題。
四、精選習題,專項突破。鞏固強化
對照大綱考點,精選習題。通過習題,集中精力對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重點內容進行精心講授,引導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結構。精講必須多練,著眼于能力培養,注重講、練結合,保證練的比重,加強綜合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