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景式教學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在高中階段很多學科教學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它將課程內容真實而生動得再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產生置身其中的感覺,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將抽象的知識轉變為生動的形象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
關鍵詞: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情景教學法
在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擺在所有歷史教師面前的問題是學生對于歷史這門課程的學習態度,絕大部分的學生對歷史的學習都是抱著一種應對高考的學習態度,在這種學習態度之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很難得到保障。因此,在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學生的學習態度糾正過來,通過我們的教學努力讓學生真正地對歷史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出足夠的學習積極性來。
高考是每一個高中學生所要面臨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下,急功近利的學習情緒橫行無忌,很多學生把分數看得異常重要,取得高分,在高考中脫穎而出無可厚非,這也是每一個高中歷史教師所盼望的,但是正是由于這種學習情結導致了絕大部分的學生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在學習中完全表現出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更談不上對于課程的興趣和主動性,純粹是為了分數而學習,這樣很多學生都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一種煩躁和苦惱的情緒。這時教師就應該通過一些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習主動性的提高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與此同時對于學生的煩躁情緒以及苦惱的學習狀態也是一種有效的緩解。
在情景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高考的巨大壓力無可避免,但是我們可以教給學生去改變自己面對這種壓力的狀態,以最積極和輕松的心態去面對反而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就是要讓學生將學習的注意力轉移到能力的提高上面來,分數的提高只是一個很表面的現象,其效果也是十分短暫的,能力的提高才是最為有效的,作用也是最為長久、最為穩定的,最后就是要讓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摒棄以往那種為了學習而學習的態度,變成為了自己的未來而學習,及早脫離高考的苦海。
一、創設有效的情境。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
有效情境的創設毫無疑問能夠幫助學生將無形的知識轉化為有形的記憶,除此以外,學生通過這些有效的情境還能夠提高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中來,興趣也會隨之有所提高,沒有興趣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只能是一種煎熬。長此以往,必然會造成學習成績的兩極分化,這是任何一個教師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在情境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的顯現出來,讓學生有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的機會和時間,逐漸的將課堂教學時間與學生共享,從根本上改變學生以往那種為了學習而學習的態度。有效的情境設置對于學生們認識自我的教學主體地位有很大的幫助,在課堂教學中,情境的設置就是為了增加學生們的課堂參與程度,學生們的參與程度提高了,其主體意識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其主體意識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就會隨之提高,學習的成績以及能力都會隨之提高。因此,有效的情境設置對于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積極性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充分重視有效情境的設置,切實為學生們成績和能力的提高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所謂問題情境就是對疑問建的邏輯背景。將歷史教材中關于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特征、性質、影響及歷史人物的概括和評價,構成疑問原點;關于這些特征、性質、影響、結論、評價的論證,以及教材上所沒有的、因開放所得的論證材料,構成邏輯背景。這二者結合起來,創設出問題情境。
歷史教學中通過問題的展示,對學生進行深刻思維、靈活思維、創新思維、批判思維的培養,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理解、掌握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在進行問題設計時,要注意設問角度的多變、問題答案的多個和解決方法的多種,同時還要注意問題的可遷移性。教學設計時要把問題定位在歷史三維空間的交叉點上,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方位去把握歷史。特別是在高三的復習課中,設計這類問題,可以收到更有效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新課改全面實施的今天,歷史課堂教學呈現出勃勃生機。只要目標明確、方法得當,再加上教師的精心設計,歷史情境教學定能促進學生學好歷史,并促進其各方面的發展,是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一條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