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高中音樂鑒賞的音樂作品離現在學生生活的時代太遙遠,這就要求教師結合學科知識,從課堂一開始的導入就要抓住學生的心理,激發學生興趣。針對“導入課題”環節在實際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對高中音樂課堂導入做了幾種探究和嘗試:講故事導入、補充素材過渡到教材音樂導入、對比探究導入、情境創設導入、設問導入、節奏律動和節奏創編導入、談話導入、聯系其他學科的知識導入、多媒體視頻導入、教師親自示范導入。
關鍵詞:音樂課;導入;方法
導入是新課教學的第一步,是高中音樂課堂的先驅力量,我們應該首先抓住并善用這個環節。一個優秀的教學導入環節,不僅能夠起到畫龍點睛、啟迪思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愛迪生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離開了對音樂的興趣和情感,就達不到音樂教育的目的,只有當學生對音樂懷有濃厚的興趣時,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進而主動地學習音樂。以下是我在音樂課堂導入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究與嘗試。
一、講故事導入
用課件出示“曲譜一菜單一土豆”,讓學生思考跟哪一個音樂家的故事有關?故事中的曲譜是什么作品?
師講述作曲家的寫作故事。他在貧困中,以美好的心靈為母親和孩子們寫下了這首甜美的歌曲。這首《搖籃曲》很快在世界各地傳唱開了,而它的作者舒伯特卻在貧困中死去了……
再讓學生感受《搖籃曲》,同時揭示課題:《歌曲之王——舒伯特》,然后自然引入舒伯特的主要音樂成就和生平經歷。
二、補充素材過渡到教材音樂導入
如在上《鋼琴音樂的奇葩》一課前,我先用一曲學生喜愛的流行歌曲《夜曲》導人新課,設問:“周杰倫為什么把他的專輯取名為《十一月的肖邦》?他為什么那么喜歡肖邦的音樂?歌詞中‘為你彈奏肖邦的《夜曲》’到底是什么樣的音樂?”加上前面肖邦傳記電影的情感鋪墊,從而很好地過渡到古典版《革命練習曲》的學習、賞析,同學們從悲憤有力、翻滾起伏的流動音型中,真切感受到了音樂像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表現著英雄的性格和肖邦慷慨激昂、立志報國的真摯情感。
三、對比探究導入
對比探究導入法是在新課開始時,將兩個不同的事物以對立的方式提出來,加以比較、對照,然后得出結論的導入方法。音樂課中通過對比探究的導入法,可以使對比事物的形象更加鮮明、更加突出,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欣賞課教學中有許多內容與現實生活相差很遠,如何帶學生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呢?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和尋找它的影子,二者進行對比,順水推舟地使學生從舊知過渡到新知。
四、情境創設導入
師唱《同桌的你》,唱完后問同學們這兩首歌同屬于什么歌曲?(答:校園歌曲)通過現在與老師那個年代的校園歌曲的演唱、欣賞,同學們知道校園歌曲有什么特點?師總結:校園歌曲有朗朗上口的旋律、貼近校園生活的歌詞,那么在一百多年前的校園歌曲又是什么樣的呢?揭題《百年前的校園歌曲——學堂樂歌》,引出學堂樂歌的歷史。
從學生熟悉的歌曲著手,以時空切換的技巧,從歷史的背景上習來,從課堂作品的現場體驗共鳴,到對其藝術特征的點撥、歸納,做到立意深遠而收放自如、藏而不露,采用多角度、多視野的方法,讓學習欣賞成為誘導下的一種自在的愉悅行為,一種自發的感受、欣賞、接納、升華路徑。
五、設問導入
教學《保衛黃河》中,在導人部分先給出一個情境——生活中許多非音樂專業的單位和學校舉行文藝演出時,節目單上常印著:大合唱《保衛黃河》,對嗎?讓學生在課的開始就產生困惑:自己找不出錯,教材也沒有答案,但老師這樣問肯定有錯。這時我再提出核心問題:什么是大合唱?讓同學們試著解釋。通常學生們會錯誤地認為許多人在一起唱就是大合唱,我接著追問:“多少人演唱才能算是大合唱呢?”學生有一些困惑,我接著說:“今天讓我們通過欣賞《黃河大合唱》的部分樂章來探究什么是大合唱。”教學證明,教師先確立核心問題,再用核心問題導入,在課的開始就讓學生產生困惑,能燃起學生學習和探索的熱情。
六、節奏律動和節奏創編導入
如上《爵士樂》一課,由幾個爵士風格的節奏型律動進行導人:
給《兩只老虎》創編節奏,要求把節奏放慢,把這首歌變得憂傷。
學生自己哼唱改編的《兩只老虎》,讓學生主動接受爵士樂,認識爵士樂的特點,并喜歡上爵士樂。
七、談話導入
上勛伯格與表現主義音樂一課中。課前播放《往事》音樂,營造氣氛。
學生1:喜歡聽一些旋律優美、動聽、容易學唱的歌曲和清新優雅的輕音樂。
學生2:我認為旋律流暢、節奏活潑或平穩的、沒有刺耳噪音的音樂都不錯。
師:衡量音樂美不美的標準是什么?是好聽不好聽嗎?世間的音樂是否都是好聽的呢?事實上,有那么一些音樂,它們很特殊,你們聽……(師播放《五首管弦樂曲》第一首《預兆》的音樂片段。)
八、聯系其他學科知識導入
音樂和其他學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特別是與文學、繪畫等姊妹藝術的聯系更加緊密。在《鼓樂鏗鏘》為內容的課堂導人中,教師先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古代象形文字“鼓”,請同學們來識別,在沒有學生認識這個古代漢字時,再分析該字左右結構、其形象表現意義及寫法的演變,最后導人中國的鼓樂藝術……這樣的導入可以說別具匠心,不僅引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欲望,還啟發了學生的思維,從而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
九、多媒體視頻導入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在音樂教學領域中已逐漸被廣泛地應用,也為我們的音樂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極大地擴展了音樂課堂教學的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為師生打開了一個充滿活力、精彩紛呈的音樂世界。與音響渾然一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使學生耳目一新,獲得準確生動的藝術形象。
十、教師親自示范導入
依托教師表演人手,引入學生學習關注。新的課程標準要求音樂教師多專多能,善于表演也是我們教師應該掌握的一種技能。在課堂上,教師的表演不僅能起到“示”與“范”的作用,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理解。在教師把表演運用在課題導入上,更是一種非常好的手段。
巧妙有效的課堂教學導入,應該成為每位音樂教師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我們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專長,挖掘自己的潛能,充分運用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課堂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不管什么方法,只要遵循導人新課原則,經過認真構思、巧妙設計,在新課程的指導下,越來越多的精彩的音樂課課題導入設計會呈現在學生面前,使他們更喜歡音樂和音樂課。
(作者單位浙江省嵊州市愛德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