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概念英語》歷來受到英語教師和學習者的青睞,可在英語的聽、說、讀、寫上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而在英語課程標準要求下,如何剖析教材,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通過幾年教學,總結了一套《新概念英語2》的學習方法,主要包括五個環節:單詞,模仿、熟讀、復背、默寫、復述,總結大意或主旨,作業布置,小組合作與討論。主要闡述各環節的具體思路,并提出一些可供實際操作的辦法。
關鍵詞:新概念英語;英語教學;課堂活動
《新概念英語》這套教材,其篇幅簡短,便于記憶,文章設計由淺入深,在語法、口語、閱讀、寫作方面進行全面訓練,文章選材獨特,課后練習相得益彰。對關鍵句的分析,詞匯基本用法的講解,摘要寫作和作文練習,幫助學生鞏固以前所學的知識,從而在聽、說、讀、寫方面得到提高,便于與人溝通交流。如何在有限的課堂內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需要我們深入思考,科學的安排和精心的設計課堂教學環節。通過一年的教學,總結了一些《新概念英語》的教授方法和心得。主要包括以下環節:
一、單詞
怎樣才能記住單詞?發音,只有發準音,這樣學生記憶單詞就沒有問題,單詞拼寫就不在話下。音標就如同我們的漢語拼音一樣,是識字的基本工具。典型的是[n]和[1],[e]和[ei]發音不夠飽滿。音標教學花費很長時間,會直接影響教學進度。
二、模仿、熟讀、復背、默寫、復述
因為新概念教材相比較其他教材而言,文章簡短,便于記憶。當把文章聽上2-3遍,便基本掌握了本篇文章的大意,了解了文章句群的劃分,從而有利于記憶。在能聽懂、聽明白的基礎上,再去模仿它們的發音,注意它們的語音和語調。俗話說:“Practice makesperfect,”尤其我們現在這個缺乏語言氛圍的環境下,背誦是提高英語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些人感到機械地背誦單調、枯燥,而究竟如何有效的背誦,也困惑著很多英語的學習者。
德國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較快,以后逐漸減慢。因此,早晨背誦過的課文,到晚上睡覺前或者第二天應該進行一次復背,在@星期后也應該進行溫習。這樣即使很長時間也不會忘記。久而久之,就會成為永久性記憶,擴充詞匯量。
三、總結大意或主旨
第一階段主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善于思考,踴躍發言,說得越多越好。可以借助書后練習Summary Writing,它提出很多與課文主旨有關的問題。第二階段幫助學生進行語言的組織和深加工。鼓勵學生利用不同的主語,不同的句式,甚至于不同語態,從不同角度去概況,打破思維定式,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
四、作業布置
由于《新概念英語》是除《牛津英語》外的輔修教材,學生們不可能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鉆研,再說,老師每天的講授已經讓學生們吃得很飽,所以作業的布置不宜太多,可以讓他們搜索與課文有關的文章。例如Lesson 37介紹的奧林匹克,可以讓學生查找在北京舉辦的2008年奧運會的相關知識,Lesson 67介紹的是火山,讓學生們了解5.12汶川大地震。由培養學生的語言活動升華到愛國主義教育,使他們既能成才又能成人。作業一定要記得批改和評講,老師對學生的作業的反饋很重要。我在班上墻上有一欄資料欄,就是張貼學生的作業和他們搜查的相關資料,這樣不但可以資源共享,而且學生可以利用課外時間增加他們的閱讀量。
五、小組合作與討論
小組學習是課堂教學中暢通渠道的一種有效形式。在小組學習中,教師以參與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組學習前,教師引發問題情境,啟動交往活動,小組學習時,教師深入一個小組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和交流或巡視于各小組之間,仔細觀察,及時表揚善于運用交流方式的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之間交流信息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溝通的過程。不僅如此,研究性學習還把小組合作推向廣闊的學習情境,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更加廣闊的時空中進行,人際交往、交流就更具多維性和交互性。中小學生正處于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的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主要通過他人對自己看法的內化和與他人進行比較、判斷的過程而逐漸形成的。小組合作中的學習活動的任務分擔與成果共享,相互交流與相互評價,使學生能體驗到一種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認同的情感,這就為學生社會化程度的提高、交際能力的培養、自我意識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實踐證明,通過討論、爭辯弄清的問題記得最牢。小組討論學習有利于強化學生的記憶力。
《新概念英語》是構建英語的基石,全方位地培養和提高學習者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總之,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沒有捷徑可走,需要從基礎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