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學校的德育課教學更注重情感培養。德育課教師要認真研究中職生的情感特點,并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注重學生的情感培養,適時對學生進行情感的激發和熏陶,幫助學生克服消極情感,培養積極、高尚的情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
關鍵詞:中職學校;德育課;情感培養;途徑
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它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及信念,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發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全的道德品質,真正成為品德、智力、體質、美感及勞動態度和習慣都得到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而中職德育課新課改明確要求,中職學校的德育課教學要“充分體現‘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在尊重中職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不僅要注重知識學習和觀念形成,更注重情感培養和行為養成。”因此,如何在德育課堂中克服消極情感,培養積極、高尚的情感和道德品質,提高中職生的情感素養,使他們符合就業市場的需求;就成為德育課教師崇高的使命之一。
一、中職生的情感特點
中職生由于受學校、社會和家庭的教育及熏陶,積極的情感在他們身上有不同程度的表露。如道德情感中的愛國、愛集體、友誼、自尊、責任等情感,理智感中的興趣、欲望、自信等情感。然而由于年齡的特點,他們的情感品質尚不成熟,大多停留在淺顯、低級水平上,再加上獨生子女居多和歷史的社會因素,消極情感在他們身上仍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他們往往表現為任性、固執、自私、厭學等。把握中職生的這些情感特點,并在德育課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和教育,是中職生得以健康成長的關鍵保證。
二、德育課教學中情感培養的途徑
1.提升教師人格魅力,熏陶學生感情
教師的個性是學生個性形成和發展的重要保證。教師通過日常的教育活動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學生的個性也或多或少地帶有教師的個性的痕跡。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修養自己的個性,達到以自己良好的個性培養學生良好個性的目的。因情感有感染性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加強職業情感和道德的培養和提升,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真摯的情感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影響并感染學生,促進感情上共鳴的產生,學生會動情而隨,會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敬佩心、上進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長期的專業技術,理論的艱苦學習中。
2.把握學生情感信息,增強情感培養的實效
了解和分析教育對象的情感信息,是對中職生進行情感培養的前提條件。一個學生和一個班級的情感信息的獲得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深入學生,通過各種活動形式去觀察他們的情感狀態。這樣,教師制訂教學計劃和備課時可以把教學內容中思想教育的要求與相關的學生情感的培養聯系起來,做到有的放矢,切實可行,以提高情感培養的實效性。如針對學生當中出現的“逃避勞動責任”現象,教師就應該重點把勞動價值觀的教育與培養納入教學中。這時,可充分運用職業道德中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知識加強對學生的勞動情感教育,可通過就業學生中的佼佼者做專題講座,讓學生體會他們在自覺的勞動奉獻中所實現的社會價值和收獲的自我價值,即可增強課堂的實效性,又讓學生增強對勞動的熱愛情感。
3.舉例貼近學生實際,達到情知交融
在德育課教學中,淡化理論的冗長分析,把握理論切人點,用貼近學生和社會的實例,積極引導學生通過理性思維和情感體驗來完成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因此,教師在德育課堂上對所舉的事例應生活性、時代性、真實性、先進性外,還應有情境氣氛,以便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進而達到情知交融。如在講《哲學與人生》第五章“拜金主義人生觀的殘余表現及影響”,通過幻燈片制作我展示了湖北長江大學3名學生勇救落水兒童不幸溺亡后,個體打撈戶挾他們尸體要價事件和三位英雄的同學跪求個體打撈戶的圖片,同時摘錄了網絡上對英雄的贊美之詞和對個體打撈戶憤怒的討伐,同時引導學生對同一事件兩種行為進行價值評價。對此實例,學生深刻地意識到拜金主義人生觀的惡劣性,從而產生對拜金主義的深惡痛絕和對高尚品德的情感認可。
4.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熱情
加強學生對某道德內容的情感認同是德育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不能單純地采用單一的“坐而論道”的教學方式,而應根據教學大綱和內容的需要正確選擇案例教學、模擬教學、情景教學等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快樂主動地接受知識的同時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例如,在我的示范課《崇尚憲法權威,維護憲法尊嚴》的教學中有著切身的感受,在教授要求學生熱愛國旗時,我選擇了兩幅PPT畫面,一為多年前我校升旗儀式的懶散場景,二為經改革創新后升旗儀式煥然一新的場景,學生一看兩幅圖片立刻被吸引過來。看到時機成熟,我要求學生在國歌聲中以立足點找不同點,學生積極參與,不自覺地融入了課堂,通過這種生活化的情境,使他們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總之,德育課教學中情感的培養是一項復雜的教育藝術,需要人們在理論的實踐上不斷加以完善和發展。只要在日常的政治教學中不斷以真善美的情感去滋潤學生的心田,就會喚起學生刻苦鉆研、積極進取、追求真理的熱情,使中職德育課達到培養學生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