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安陽)國際航空教育培訓發展論壇上,業內專家指出,從事通用航空的私人飛行員未來存在巨大缺口,隨著通航產業的發展也急需解決存在的問題。
國內2010年統計的飛行員總數超過24000人,但從事通用航空運作的僅1000余人,私人飛行員則寥寥無幾。而美國近70萬名各種有飛行執照的人員中,具有航線運輸執照的僅為約15萬人,持有商照的有近13萬,私照則有20多萬。
十二五期間,全國飛行員總數將從2010年的2.4萬人增加到2015年的4萬人(平均每年3200人),年均增長超過11%。珠海中航飛行學校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偉表示,民航局規劃指通航飛機將翻番(增加至少1000架),而對飛行員數量的增加沒有明確的規劃,相信未來五年的通航飛行員和私人飛行員的數量增加的比率將遠遠超過運輸類飛行員的增加比率。
目前,國內培訓飛行員模式直接由飛行學校培養運輸航空飛行員,141部運作為主。通用航空的飛行員大多來源各種原因自不能直接進入運輸的學校畢業生,或者軍轉民飛行員。而國外則以大規模私照、商照飛行培訓為主,取得基礎資質后進入通用航空運行,積累經歷后選優進入運輸航空。
錢偉指出,現在模式單一,飛行員培訓應該多元化,適當放寬管制,進一步改進管理,強化標準和規范,建立飛行培訓的行業協同體系。
以直升機為例,我國目前有民用直升機238架,有直升機飛行員228名。直升機和直升機飛行員都嚴重短缺。目前民用直升機飛行員多數來自于部隊,民航自己培養的飛行員不足35%。取得CCAR-141部資質的飛行培訓機構中僅2家從事直升機飛行員的養成培訓,在所有7家直升機養成培訓機構每年培訓能力僅70人左右中航工業中國飛龍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瑞義表示,除了空管體制和機場設施制約外,全國僅有直升機培訓教員不足20名,所有培訓機構都存在教員短缺問題,使培訓規模無法擴大,甚至造成停飛;且直升飛機培訓機構普遍偏小,較大的機構也只能達到年培訓30名學員的規模,造成培訓成本高,設施利用率低。設施難以形成連續性。
李瑞義認為,發展直升機飛行培訓應建立自己的訓練基地;對飛行教員緊缺問題應形成有梯次的教員隊伍,縮短教員培訓周期;同時解決好航油短缺的問題,飛行培訓使用的小型直升機多為活塞發動機,使用航空汽油,由于用量少,用戶分散,造成生產廠家不愿生產,允許經銷的單位不愿經營,使航空汽油供應沒有正常渠道,甚至出現由于缺少航油而停飛的情況。民航局曾計劃在全國分地區建立幾處航汽儲油庫,可就近向同行用戶供應航空汽油,應加快這一進程。同時要落實好配套法規和對飛行培訓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