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使得優勢互補,合作才能雙贏,合作才能共好?!肮埠谩辈粌H僅是指與親人、朋友,甚至陌生的人們共好,它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它包含著樂觀、包容、感恩、助人、用全身心的愛去生活。
懂得與人為善,與己為善的人,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角斗場。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給了每個人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并非自己之失。因此,“雙贏思維”成為人們運用于人際交往的原則。
美國數字設備公司總經理奧爾森是美國大名鼎鼎的人物,曾被美國《幸福》雜志評為“美國最成功的企業家”。他的父親奧斯瓦爾德是一個沒有大學文憑的工程師,擁有幾項專利,后來成為一名推銷員。一次,一位顧客想從他的手中購買他推銷的機器,但他發現這位顧客并不真正需要這臺機器,于是他極力勸這位顧客不要購買。此事讓他的老板火冒三丈,卻為奧斯瓦爾德贏得了好名聲。同時,奧斯瓦爾德的誠信品德也給了三個兒子很大的影響。奧爾森本人在為人處事上就秉承了父親的優點:辦事講原則,合作誠信,在員工和商業伙伴中擁有非常好的口碑。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與人為善,也就是與己為善。父親奧斯瓦爾德盡其一生來推銷誠信,同時也在三個兒子的心中種下了誠信,其結果是別人也用誠信回報了他們。這是一種“雙贏思維”,在施予他人利益的同時,自己也得到利益的回報。
“雙贏思維”的基礎是施予,施予是要付出代價的,一如父親奧斯瓦爾德極力勸阻位并不真正需要他推銷的機器的顧客不要購買一樣,他施予誠信,雖然付出了經濟利益上的損失,但顧客避免了經濟損失。“雙贏思維”的結果是獲得好名聲和三個同樣講誠信的兒子。
你希望別人怎么對待你,你就怎么去對待別人。真誠和美好,是相互的,撒出善的種子,就會收獲善的果實。所以,這是你我的雙贏。
二十多年前,比爾·蓋茨注冊的微軟公司還幾乎無人知曉,與當時的電腦業大亨IBM相比,微軟簡直不值一提。
比爾·蓋茨認為系統軟件將會越來越重要,于是,他組織人員日夜奮戰終于研制出了自己的操作系統
MSDOS系統。在當時,微軟公司勢單力薄,根本無法完成自己的抱負向社會推出這項產品。這時比爾·蓋茨想到了IBM。
雙方合作的基礎首先是對雙方都有價值,而且是對方急切需要的一種價值。因此,合作的實質也就成了“你為我用,我為你用”。在當時,IBM想向個人計算機方向發展,但它必須有合作伙伴,IBM雖然十分強大,但要完成此項開發,軟件上仍需合作。恰好,微軟公司在軟件開發方面的小有名氣和成果也是具有一定優勢的。這樣,二者拍即合。于是媒體上登出一條經典的新聞
當藍色巨人(IBH)下山摘桃子的時候,微軟幸運地搭上了這班車。
通過與電腦商業巨人IBM的成功合作,微軟挖到了自己至關重要的一桶金。正是這一桶金成就了微軟后來的輝煌。微軟與IBH的合作詮釋了弱者通過與強者合作走上成功之路的道理。
優勢是在比較中得以顯現的,而補人之劣,揚我之優的一舉兩得就是雙贏的大智慧。得此智慧方得天下。這種補人之短揚我之長、互利互惠的智慧使雙方都能頑強地生存,獲得雙贏效果。雙贏的智慧使得這對合作伙伴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地位。
(編輯:唐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