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情分析
高考語文每年都會考查論述類文本閱讀,所考內容廣泛,涉及社會科學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經濟、法律、歷史、倫理、哲學以及教育探索、考古研究、詩畫評論、文學評論和藝術鑒賞等。這一類閱讀主要考查考生對社會科學的了解,是語文知識與社會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的一個點。
綜觀2011年高考語文全國17套試卷,其論述類文本閱讀的選文具有以下特點:
一、學術性強
學術性一是指它的專業性,二是指它的系統性。無論是經過命題者刪改的文章,還是命題者從原文中節選的片段,都是如此。
二、品位高雅
高考所選的論述類文本,其作者多為一流學者或作家,既有名家經典也有鮮活時文,所論述的多為某一領域的重要問題,不僅有著獨到的見解,而且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信息量大,語言也比較規范。同時,這些文章也體現出作者鮮明的個性。
三、重點突出
高考語文試題的論述類文本主要包括科技文化和文學藝術兩大類。這主要是考慮到高中生的知識背景和解讀能力,盡可能減少一點解題的障礙。
除此之外,從題目的設計來看,題量一般為3~4題,分值為9~18分不等,基本上維持高考小閱讀的形式。題型以選擇題為主,輔以簡答題。選文篇幅一般在1000字左右。
命題特點
高考語文論述類文本閱讀主要考查了考生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一、理解能力
理解類試題側重考查考生對文中關鍵詞語和句子的理解,對文章各個段落、整體文意的把握;要求考生從表情達意出發,從理清思路出發,立足于篇章和主旨去分析句子,讀懂文章。2011年高考語文17套試卷對該類試題均有所涉及。
二、分析綜合能力
1.篩選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所謂篩選整合信息,就是根據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將文中相關而又分散的信息提取并集中起來,加以處理。這類試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既體現為幾個層次能力的綜合考查,又體現為對文本信息的高度綜合考查。如2011年高考語文福建卷第12題:文章結尾畫線處“反對把‘價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這個“根本原因”是什么?再如2011年高考語文湖南卷第14題:綜觀全文,請談談你對麥克盧漢所說“看電視的時候,你向內進入自己”的理解。
2.歸納內容要點。所謂要點是指作品全文或段落層次中的主要內容或基本觀點。它既可以是幾句話、一個段落、一個層次或幾個層次的內容,也可以是整個作品的內容。對歸納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將抽象含蓄的內容加以闡發、解釋,使之具體化;二是將具體的內容進行準確的概括,提煉出其核心內容。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這類試題側重考查考生是否具有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能力,同時也體現了對考生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關注和考查。如2011年高考語文浙江卷第9題對文章主旨的考查。
4.考查文章思路結構。這類試題多從文章開篇構思或段落間的關系入手,考查考生對作品結構脈絡的把握能力以及能否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分析段落之間及段落內部層次關系的能力。如2011年高考語文江蘇卷第15題對文章論述思路的考查。
總之,“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篩選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歸納內容要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等考點,在2011年高考語文試題中均有涉及。同往年試題相比,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性,但也更加突出了對考生在文意方面的理解能力的考查。
考勢預測
一、選文題材范圍穩定,變化不大
論述類文本的題材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氣候、哲學、美學、生物學、歷史學、建筑學、民俗學、社會學、文化評說、文學現象、科學技術、環境保護等。這個范圍實際上已經包含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筆者建議考生對本年度科技界的一些熱點課題,如資源環境、公共安全、信息學、環保節能、綠色建筑等加以特別關注。
二、定位更加清晰,命題難度適中
經過這幾年的實踐,高考語文論述類文本閱讀考查的定位更加清晰明確,主要側重對考生基本閱讀能力的考查,命題難度適中。這與選考部分更加注重分析歸納能力、鑒賞評價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清晰的不同定位。筆者預測2012年這種定位將更趨穩定?;谶@樣的考查定位,相對于選考部分來說,考生在這一部分的得分率更高。
三、命題樣式穩定,調整幅度不大
從題型看,2012年高考語文仍將以客觀題加主觀題的題型來設置論述類文本閱讀題,而且還會以選擇題為主,主觀題為輔。選擇題主要以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與重要句子為主。從能力來看,主要考查考生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對文章進行檢索性與理解性的篩選。簡答題側重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