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題作文
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毛說,每個人心里一畝田,用它來種什么?種桃種李種春風,開盡梨花春又來……每個人心里一畝田,每個人都在播種。
請以“播種”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考生在審題時便應該明確回答“播種什么”,同時還應該回答“為什么播種”或“希望收獲什么”。三毛所說的“種桃種李種春風,開盡梨花春又來”一句,其實已經暗示了答案:播下博愛的種子,收獲生命之永恒;播下寬容的種子,收獲人生之達觀;播下敬業的種子,收獲事業之成功……考生只要選擇其中一個來寫作,表達人生希冀,表現出價值取向和奮斗精神即可?!懊總€人心里一畝田,每個人都在播種”這一提示語應引起考生足夠的重視。這句提示語告訴考生要能夠結合自己的經歷、體驗和感悟,對“播種”作個性化解讀。若圍繞“播種”泛泛而談,很難寫出一篇優秀的文章。
2.閱讀下面的詩歌《小心》,按要求作文。
小心你的想法,因為你的想法會成為你的語言。
小心你的語言,因為你的語言會成為你的行動。
小心你的行動,因為你的行動會成為你的習慣。
小心你的習慣,因為你的習慣會成為你的性格。
小心你的性格,因為你的性格會成為你的命運。
請以“小心”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寫作本文,考生既可抓住其中的一句去做文章,比如“小心你的習慣,因為你的習慣會成為你的性格”,據此從習慣的重要性、習慣與性格的聯系等方面來論述“小心不良習慣毀了自己的前程”等主題,也可以就全詩來作文。考生可以就要小心從事,因為事物具有聯系的普遍性,任何一個環節的處理,都會影響到下一個環節;一旦處理不當,就可能出現“蝴蝶效應”等來行文。作文時,可適當地引用詩歌,并輔以典型事例,切不可照搬詩歌,泛泛而談。
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正”:剛正的氣節叫正氣,正確的道路叫正道,正派的風氣叫正風,言談合理叫正論,質量可靠是正品,公正坦率是正直,端莊正派是正經,品行端正是正人,正統不假是正宗……
請以“正”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文題所提供的提示語主要是幫助考生拓展思路的。考生認真分析這些提示語,就不難發現,“正”的內涵可實可虛,但寫實要引入虛的升華,寫虛也要由實入手來構思,貴在蘊涵深切的人生感悟,豐富的情感意趣,或深邃的哲理內核。這段提示語展示的內容很多,考生宜選擇自己擅長的一點作深度挖掘,切不可面面俱到,寫成羅列式的空泛的散文。此外,本文易在選材上流于俗套,如泛泛地寫“要講正氣”“要走正道”等,所以考生寫作時應有意識地回避淺俗的材料。
二、話題作文
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色彩點亮了生活,色彩豐富了內心。色彩是豐富的:綠色生機盎然,藍色寬厚平和,紅色昂揚熱烈,黑色神秘,白色純潔……我們往往會把生活的境遇、感慨等與色彩聯系到一起。
請以“生活的色彩”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標題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生活本是五顏六色、多姿多彩的,有人積極樂觀,也有人悲觀失望,所以他們看到的是不同的色彩。因此,行文時,考生應根據個人對生活的觀察與理解,選擇寫作的對象,既不要違心地為生活大唱贊歌,也不要“為賦新詞強說愁”。如果選擇寫別人,可以選擇樂觀者,去寫他們的陽光世界;也可以選擇失意者,去寫他們的灰暗世界。如果寫自己,可先寫灰暗的心情,但最后一定要寫出自己心態的轉變,絕不可給人以不健康消極的感覺。在體裁上,既可寫記敘文,也可寫議論文,但考生一定要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進行寫作。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界上什么東西最寶貴?毫無疑問,是人的生命!世界上失去什么東西最令人痛心?毋庸置疑,是人的生命!然而,生命屬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一旦逝去便不可再來,每次安全事故帶給人們的都是無盡的傷痛。安全無小事。
請以“安全·生命”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以你、我、他每一個人不同的視角,關注安全生產,關愛人的生命;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標題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這道話題作文屬于關系型話題作文。“安全·生命”所暗示的意思,就是指離開了安全這一基礎,生命就沒有了保證。因此,本題的審題關鍵就在于弄清“安全”與“生命”兩者之間的關系,不可只就其中的一個詞語去作文,而置另一個詞語于不顧。審題時,考生要特別注意要求的第①點其實已經限制了考生的立意方向,因此不能偏題。考生可以從以下的小角度深入思考。安全事故的發生,除了一些不可抗拒因素導致的災難之外,大都與人們的安全意識薄弱、安全責任心不強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些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悲劇,卻因為疏忽一時而痛苦一世。寫作時,考生可以選擇議論文,也可以選擇記敘文或小小說,但以后者為佳。因為寫議論文,很容易因流于說教而缺乏可讀性。而寫作記敘文或小小說,則更能寓教于事。
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委婉地表達會顯得雍容大度,底蘊十足,就像一個湖泊,在蔚藍的沉靜中,讓人們感受到它的寬廣和深度。理直而氣婉才是最理想的境界。
請以“‘理’與‘氣’”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標題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面對這樣的話題,最要不得的是受提示語的束縛,就事論理,限于對顯豁觀點的論辯和闡發。考生可以試著尋找新的視角從不同的層面來重新定義“理”和“氣”,或是把這個抽象的話題具體化。例如在將“理”界定為人們所持的觀點、態度之外,將其界定為“內蘊”“才識”或“厚德”;或是在將“氣”界定為“表達方式”之外,將其界定為“氣質”“修養”或“智慧”。從而在內在精神與外在表現的相關性的范疇之中,尋求這一話題新的拓展空間。值得注意的是,“‘理’與‘氣’”這一話題關涉“理”“氣”兩個方面。對這兩個方面,考生在作文時可以有所側重,但是萬萬不可偏廢其一。
三、材料作文
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父母說:“教育是人生的第一道底色,媽給上什么顏料,孩子身上就落什么色兒。”
孩子說:“成長的經驗是要靠我們自己獲得的,不是你們強行灌輸。如果我不栽跟頭等于沒有經驗,早晚有一天還是會跌倒的。父母的經驗的確很寶貴,但是僅供參考?!?/p>
這是《我的青春誰做主》里兩段觀點鮮明而對立的臺詞。一方是要以自己的經驗為孩子掌舵的父母,一方是要自己闖“江湖”的兒女。面對這樣的對立,你作何感想,如何選擇?要求選擇一個角度,一個側面構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這是一則現實意義極強的材料。父母強調對子女成長的指導,甚至不惜強行灌輸,而孩子則要自己闖“江湖”,這是一對值得深思且亟須解決的矛盾。考生在作文時既可以寫議論文,闡述道理,說明自己的認識,也可以聯系生活,講述故事。寫議論文時,考生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立意:思考中國家庭教育模式的優劣,介紹、討論青春期孩子成長的是是非非,或者將家庭教育與孩子的成長聯系起來,辯證地討論。寫記敘文時應將記敘、抒情、議論三者結合起來,最好能寫成有“我”的文章。考生寫作時,應選擇小切入口,有的放矢,深層挖掘,切忌面面俱到。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著名經濟學家說:學經濟學其實很簡單,你只要記住兩個字就可以了。這兩個字是什么呢?就是“成本”。
生活中到處可見成本:偷懶的成本是失去工作,勤勞的成本是引來忌妒;學習的成本是寂寞,思考的成本是孤獨;清高的成本是失群,隨和的成本是被輕視;權利的成本是義務,貪圖享樂的成本是虛度年華;創新的成本是風險……嗚呼,死的成本是一無所知,而生的成本是喜怒哀樂愁。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一個側面構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本文題立意的關鍵是抓住“成本”一詞。這里的“成本”,可以理解為“代價”,任何行為都要付出代價,無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當然,有的成本即使很小,我們也不能付出;而有的成本即使很大,也要付出。考生要看到事物的兩面性,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問題,對我們的行為或生活方式作出反思。考生可以選取一點進行挖掘,也可以選取兩點進行比較,也可以側重一點,以其他作陪襯。
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澳洲的西部,到了旱季,桉樹的葉子落盡后,漫山遍野都是桉樹的種子,許多動物都來瘋狂地搶食。但是這些桉樹種子經歷旱季,異常干燥,并不能給動物們帶來生的希望,反而會因缺水而讓它們更快地死去。只有澳洲蹼鼠面對遍地的桉樹種子,即使餓得頭昏眼花,也能讓欲望冷卻,先將種子搬到洞里。等到種子吸飽了水分,變得柔軟了,它們才會慢慢享用。桉樹種子給它們帶來了生的希望。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一個側面構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面對桉樹種子的誘惑,許多動物瘋狂地搶食,以為能獲得“生的希望”,但卻走向了死亡;澳洲蹼鼠的做法則截然不同,它們讓欲望冷卻,創造條件,等待時機,最終贏得“生的希望”??忌诹⒁鈺r,可思考二者關系,將“許多動物”同“澳洲蹼鼠”的不同做法進行對比。這樣立意才有深度。據此,考生可立意為“冷靜面對欲望,笑迎希望”“理性駕馭欲望之舟,方能到達希望彼岸”等。
四、圖畫作文
閱讀下面的圖畫,按要求作文。

仔細觀察漫畫《誘餌》,認真領會漫畫的寓意,聯系現實生活中的相似現象,以“誘惑”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標題自擬;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點撥:仔細觀察畫面可看出,最左邊的魚餌里面明顯包裹著魚鉤,正誘惑著魚兒上鉤。魚兒如果上當,其結果只能是死路一條。畫面中間是一條大魚,它正在耐心地教育小魚如何識別魚餌,抵制誘惑,其良苦用心可見一斑。畫面右邊是一群經驗不足的小魚,它們或驚訝,或疑惑,有一條小魚還忍不住流出口水,足見魚餌對它們的誘惑之大,也足見誘惑的危險之大。考生可以參考以下立意:教育人們學會識別和抵制各種誘惑;黨員干部要抵制權、錢、色的誘惑;普通人要抵制不義之利的誘惑;貪得無厭、甘受誘惑,必遭懲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