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南寧民歌節都是很有名氣和影響的。南寧民歌節全稱是“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前身是廣西國際民歌節,創辦于1993年,于1999年改名。南寧民歌節由國家文化部社會文化圖書館司、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和南寧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是一個融文化、旅游、經貿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型節慶活動,舉辦地點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省會南寧市,一年舉辦一次,這對把民歌發揚光大,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廣西舉辦民歌節,是因為這里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廣西素有“歌海”之譽,是壯族“歌仙”劉三姐的故鄉,且各族人民自古以來就喜唱民歌。劉三姐是廣大勞動人民心目中美與愛、智慧與才能的化身,她的不朽精神千古流傳,經久不衰。特別是每年農歷的三月初三是壯族傳統的歌圩,壯家姑娘、小伙子甚至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會帶著節前做好的五色糯米飯和彩蛋,來到劉三姐的神像前進行祭祀,祈求劉三姐賜予他們歌才。然后,大家在田間山坡上相互對唱山歌。此時,動聽悅耳的歌聲此起彼伏,一派歡樂喜慶的氣氛。這種以歌定情、以歌會友的良好習俗已經延續了一兩千年,成為當地人民群眾友好相處的橋梁。
南寧民歌節的宗旨,是繼承和弘揚壯族人民的文化藝術,加強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在藝術節期間,國內著名藝術家、著名歌手以及外國民間藝術家爭相表演自己的民族文化節目。同時還會舉辦時裝大賽、壯族節日聯歡、全國少數民族孔雀獎聲樂大賽、旅游美食節、廣西山歌擂臺賽和經貿洽談會等活動。因此,南寧民歌節在國內外受到了廣泛贊譽,影響不斷地擴大。自1999年以來,每屆民歌節都有新的創意和收獲。在2005年度國際節慶協會(IF-EA)行業評選活動中,南寧民歌節榮獲最高獎——綜合類銅獎,并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十大節慶活動”,成為年內中國唯一獲此獎項的單位,這也是中國節慶協會組織在國際節慶領域的首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