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星丁導讀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生活在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每天都會見到許許多多的人,有家人、老師、同學……他們的千姿百態,使我們的生活也因此顯得豐富多彩。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他們吧!
【閱讀空間】
成長的煩惱
□王小波
剛上小學一、二年級時,我的童音在班級里算是好聽的。那會兒,讀書、發言聲音響亮的,準有我;音樂課上歌聲嘹亮的,準有我;運動會上當拉拉隊員,口號喊得洪亮的,準有我……當時,我為自己有一副好嗓子而自豪。
可現在,課堂上,你再也聽不到我那響亮的聲音,取而代之的是我沙啞低沉的聲音;運動會上,你會見到我用盡全身力氣,扯著嗓子在叫喊,但那聲音好似一只“老公鴨”發出的怪叫。這是怎么回事?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我開始變聲了!
其實,變聲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男生到了青春期都會出現。但是一開始,我不清楚這個道理,對此很煩惱。因為我比別人變聲來得早,于是,平時我盡量少說話,課堂發言也比以前少了,甚至不發言了,就連課間休息也不敢大聲叫喊。長此下去,我真是憋得慌。記得有一次,我在外面上數學輔導課,聽了一會兒,我覺得已經弄清楚解題思路了,開始和同桌小聲地交流電腦游戲技巧,越講越興奮,慢慢地,聲音越變越大,竟全然不顧老師還在上課。老師聽見了,怒視著正夸夸其談的我們,然后,對我說:“這位同學,請不要講話了,你的聲音有點特別。”頓時,我的臉刷地變紅了,同學們也哄堂大笑起來。
唉!變聲后,原來響亮的童聲已不再屬于我,我的嗓音變得沙啞、粗聲粗氣,甚至還有些半陰半陽的。難怪別人聽了別扭,有時就連我自己都覺得奇怪,可笑。
這惱人的變聲,真讓我難受。老師、父母開始為我們講解一些青春期的知識,我知道我逐漸長大了。人總是在煩惱中不斷長大,會被一個又一個的煩惱困擾,不過我堅信:只要勇敢面對,所有煩惱都將煙消云散,之后擁有的是成長的甜蜜。
(選自《新人文讀本》北京大學出版社)
哈星丁賞析
作者一開始為“變聲”所煩惱,后來,明白了“人總是在煩惱中不斷長大,會被一個又一個的煩惱困擾”,但“只要勇敢面對,所有煩惱都將煙消云散,之后擁有的是成長的甜蜜”,這體現了作者積極樂觀的心態,在文末奏出了生命的強音!
【寫作指津】
抓典型,寫個性鮮明的人
“一花一世界”,每個人都是一個鮮活獨特的個體,描寫一個人就是要把他(她)與眾不同的一面展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打動別人,才能讓你筆下的人物形象留存于讀者心間。那么具體要怎樣做呢?
第一,選取典型事例,反映人物品性。寫人離不開記事,有的同學在選材時總是感嘆生活過于平淡,無事可寫,于是編造一些自以為很感人的故事。其實,所謂典型事例并非驚天動地的大事,有時候,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事往往最能反映一個人的性格和品質。上文《成長的煩惱》中選取的事例就很平凡,如變聲前和變聲后,“我”在課堂上表現的對比,讓我們從這些平凡的小事中讀到了一個處于青春期的男孩忐忑不安的心理。
第二,抓住細節描寫,突出人物特點。細節描寫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作者在對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等進行仔細觀察的基礎上,選取最典型的細節進行描寫,這樣才能起到展現人物特點的作用。例如上文作者抓住一個細節:課堂上的“我”忘乎所以,與同桌侃侃而談,結果被老師點出“聲音有點特別”,將“我”的煩惱表述得更加鮮明。
第三,刻畫心理活動,展示人物內心。人物的內心世界總是豐富多彩的。恰當的心理描寫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對表現主題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心理描寫也要把握一個度,要抓住人物的本質特征,實事求是地進行描寫,不可妄加臆測。
總之,只要我們對所描寫的人物仔細觀察,抓住典型的事件和最具本質特點的細節來寫,就能讓筆下的人物具有鮮明的個性,從而走進讀者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