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CIVB)認證國際葡萄講師,北京萬歐蘭葡萄酒俱樂部創始人、首席葡萄酒文化顧問。此外,他現在也是在時尚雜志圈內,炙手可熱的“紅酒”專欄作家。本期《收藏》欄目,我們有幸來到陸江的紅酒俱樂部,聽他詮釋關于來自高腳杯里的哲學。
紅酒并不只是宴席上的社交工具,它跟中國的白酒一樣,擁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發展歷史。我更愿意將紅酒理解為一項博大精深的文化,它流入中國以來,也同樣以外國文化元素的身份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與態度。\"
紅酒是流過味蕾的珍藏
在1999年陸江真正接觸紅酒之前,他也跟國內大多數人一樣,喝過今天看來相對“膚淺”的“紅酒兌雪碧”。在學習法語的過程中,陸江增加了跟法國朋友的交流,在交流中順理成章的在真正意義上認識和接觸了紅酒。
品酒的過程對于陸江來說是一個有趣的過程。對他來說,品酒不僅是推斷某只名酒生產年份、產地、收藏方式的算術題式思維調劑,而更多的是通過葡萄酒,去穿針引線般的熟識歐洲的人文歷史。
2005年,陸江創辦了非盈利性的萬歐蘭葡萄酒俱樂部,自此他漸漸淡出從前的IT行業,跟深愛的紅酒綁在了一起。近幾年來,葡萄酒在國內的門檻漸漸降低,陸江所經營的俱樂部成員也由幾年前單一的酒商或行內人士,逐漸擴充入更多白領階層:“其實葡萄酒跟其他范圍的收藏是有區別的,第一它是消耗品,第二它并不是一個高收入人群才可以‘玩’的東西,有的名酒也許成千上萬,但用幾百塊一樣可以‘淘’到好酒。”
說到這種特殊的“消耗品”收藏,陸江在收藏過程中最大的快樂是跟朋友分享。當然,這里的“分享”絕不是“水泊梁山”式的大口喝酒,而更勝是一種情調,是酒中知己透過味蕾傳遞的精神交流。
陸江有個習慣,在一些品酒會結束后,他總會特意收集自己中意紅酒的酒瓶、酒標、甚至是瓶塞等附帶品。在陸江的酒尚世界里,每一瓶他認定的好酒,就像一個令他銘心刻骨的戀人,當感情逝去后,留下一點觸手可及的憑證作為寄物。“紅酒本身是消耗品,并且它擁有生命年限,就算放著不品,也會隨著時間流逝喪失它原有的品質。不過記錄紅酒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寫常有的酒評之外,一些上等紅酒的酒瓶、酒標和瓶塞也可以是非常有價值的收藏品。”
而單對酒評來說,又是一門值得深究的學問。
《環球生活》:一只紅酒對于每個人的味蕾和品酒經驗來說,會產生出不同的酒評,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評判一篇酒評的優劣呢?
陸江:其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優劣可言,這就跟其他收藏界的朋友寫一些藝術評論一樣,你無法通過一個正確的答案去評判它的好壞與對錯。況且,紅酒是具有生命年限的東西,它從出生到壯年,老年階段,都會散發出不同的味道和質感。記錄者的品酒經驗以及對紅酒的認知度,以及其寫作的文字功底,都是決定一篇酒評準確性和客觀性的重要因素。
《環球生活》:所以紅酒是具有生命的,一般來說,普通的優質紅酒壽命可以持續多少時間?
陸江:一瓶優質的紅酒在得當正確的保存模式下,可以陳年十多年,少數甚至可以達到數十年。在這方面來講,干紅的陳年實力相對會比干白更久。不過紅酒的正確保存方法較為復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導致一瓶優質的紅酒失去品質,這也是很多酒窖要獲取專業機構認證的原因,目的就是為收藏者提供保障。從某些角度來講,紅酒的收藏方式比名畫、古玉等類型更加多元化,更具講究意識。
《環球生活》:剛才談到干紅比干白的貯備壽命更長,這跟兩種酒釀制的環節有關嗎?
陸江:當然,干紅的壽命較長源于它在釀造期間是“帶皮發酵”的,而干白卻是去皮發酵。葡萄皮在發酵過程中會提取出一種叫做“單寧(Tannins)”的特殊物質,它具有有效的抗氧化功能。同樣,它也存在在綠茶當中,我們經常在品紅葡萄酒的過程中感受到苦澀的味道,就是單寧在起作用。
《環球生活》:這種單寧成分對于人體有特別影響嗎?
陸江:剛剛我們談到它的抗氧化功能,這是一些女性朋友認為紅酒有助養顏的重要原因。同時它對人體疏通血管,降低血脂都有功效,所以干紅在人體保健方面頗有好評,大多因素是和單寧分不開的。
高腳杯里的投資
訪談間跟陸江談到關于紅酒收藏在整個收藏行業中的一些常規性與特殊性。作為消耗品,紅酒同樣與藏畫、玉器等存在同樣的“換手”情況。這種“換手”一般分為兩種,一是用自己的藏品去與他人藏品的交換;另一種是通過金額交易去買入新的藏酒。
而在盈利投資方面,也是內含大量學問。
就拿購買期酒來說,一般類似于一個預購過程。比如于今年這個時節在某酒莊預訂了一批紅酒,經過整個釀造過程大約三年的周期后,大約要在2014年才可以得到新酒。而在這個周期中,紅酒的價值會受多方面的因素影響:比如紅酒時尚趨勢的變化,以及貨幣匯率的升跌,這些因素都將成為當批紅酒價值的鎖喉要害。例如去年6月的“拉斐”暴跌現象,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除購買期酒外,通過拍賣會等渠道購買現貨也是方式之一。但由于部分極品紅酒的存放要求特別苛刻,它們的壽命和品質都因氣候、溫度、光線等外在因素而受到影響。所以大多數投資者買到手后大多還是照舊存放在酒商處以得保障。而類似在香港存有的一些具有公信力酒窖,也是對于這種情況應運而生的特別機構。
《環球生活》:剛剛向我們陳述了多項收藏紅酒的方式與方向,你覺得自己是傾向于哪一種收藏類型的?
陸江:我覺得自己還是靠近于愛好興趣類吧。我收購回來的紅酒大多都是跟朋友分享掉,我對紅酒的感情比較特殊,如果要拿它盈利,我想暫時不會去做。
《環球生活》:現在的萬歐蘭紅酒俱樂部除了聚集一些愛酒人士之外,也有針對一些個別群體開設的培訓,一般會從哪些方面去普及紅酒知識?
陸江:會有一些具有針對性的講義,主要針對紅酒的種類歷史,它的釀造工序,貯藏事項,以及一些著名酒莊的發展文化。當然,我說的酒莊只是一些非常具有知名度和代表性,撇開廣告嫌疑(笑)。
《環球生活》:培訓群體主要是哪些人群?
陸江:主要是一些酒商的銷售、市場、顧問人員,也有酒廠的工作人員,或者是對紅酒投資感興趣的投資者,也包括一些具有品酒欄目的雜志媒體的編輯,和一些意欲建立紅酒認識基礎,然后去外國學習紅酒或從事紅酒行業的人。其實我不喜歡將這種紅酒知識的傳輸方式稱之為“培訓”,更覺得它是一種文化的交流。
《環球生活》:從事紅酒行業多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陸江:紅酒并不只是宴席上的社交工具,它跟中國的白酒一樣,擁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發展歷史。我更愿意將紅酒理解為一項博大精深的文化,它流入中國以來,也同樣以外國文化元素的身份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與態度。很多人在接受紅酒知識的時候會向我索要紅酒知識速成秘笈,我真的沒有,紅酒是靠見多識廣來進行積累的。所以在采購紅酒的過程中,去更多的酒莊和產區,了解不同的紅酒種類和文化,是我一直在進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