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財長”們: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
受《新理財》(政府理財)邀請,讓我給各位財長寫一封信。我在基層財政干了將近四十年,元老不敢當,但要說老,經歷了三十年的財政改革,也確實名副其實。那么在此我就想問各位財長一句:你們為啥讓基層財政這么窮?
三十幾年來,按照我的感覺,是基層越來越窮,上頭越來越富。作為一個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山區小鄉鎮財政所,近十年來更是窮得叮當山響,加上鄉財縣管,而許多縣又在財政上直屬了省財政,更是讓我感覺每年的預算編得沒意思。
每年的錢就那么多,今年有多少錢,上網搜搜政策,再統計一下當地項目,誰都能算出來。省里說,最先進的預算是零基預算,啥叫零基預算?我們這每年都是零基預算!
不僅如此。財政政策每年都在變,但都是小變,基層還在繼續窮,中央還在繼續提走大部分的財政收入。我們是農業縣,有倆工廠也讓人家把錢全拿走了。小老板天天來我這兒要納稅獎勵,人家也納悶,你們財政是一家,怎么上頭拿走了錢還不還了?冒昧問一句各位財長,這個問題我要如何給出回答?
我是個粗人,但至少我還能看懂百分比。中央財政就是拿走了太多應該留給我們的財政收入,干了幾十年,如果單從工作角度來說,能看見地方留下財政收入的百分比提升到讓我們能心情舒暢一些的程度,是我最大的夢想。
我真的不希望,這僅僅是夢想。
第二個要問各位財長的問題是,什么是民生?
我愚頑,我理解的民生,是讓老百姓過得更好。翻出幾份財政類報刊,隨手翻翻,都是各地“民生工程”的紅火。
去年的校舍安全工程,安居工程,這作為一個財政人我們是自豪的。這些工程完工之后,財政人走在大路上都是挺胸抬頭的。這些東西,是真正的為民辦事。
要說佩服,我最佩服的是北京財政的公共交通補貼,公交四毛起,地鐵兩塊隨便坐,放在全國哪個城市也做不到。這才叫實打實的民生工程。老百姓出門得方便。
但有些一樣劃進“民生工程”的項目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前一陣有新聞,說某地建了個紀念古人的紀念碑,這對老百姓有啥用?這些所謂的民生工程多數都是當地政府的“面子”。
另外,作為一個老財政人,現在的財政部門怎么看都有點“軟”。財政部門不應該是分錢的部門,我們也為官,我們花錢花得不好,老百姓是要罵我們的!地方發展到一定程度,政府要面子情有可原,但一些地方連溫飽都沒解決,路不平道不通黃沙滿天也要面子,這才是真正的丟面子!
說回自己的工作,這鄉里的老老少少,都是我的衣食父母。我得為爹媽負責。財政就是我的一畝三分地,我得讓它有收成。財政是為當地發展服務,為建設家鄉服務,但最終最后歸結到的,是為人民服務。我已經五十多了,真有退休那么一天,沒有老百姓罵我,這就是最高的榮譽。做財政人這么多年,歸結為兩個字,務實。管好手里的錢,花得無愧于心。
粗人魯直,上面這些話,就當作我發給各位“財長”的牢騷吧。
吉林省長春市某鄉財政所所長 老王
2012年1月
兩個字,務實。管好手里的錢,花得無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