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
《尋路中國》姐妹篇、紀實中國三部曲序曲,《紐約時報》、《經濟學人》、《紐約客》、《時代周刊》《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聯合推薦!
1996年8月底一個溫熱而清朗的夜晚,我從重慶出發,乘慢船,順江而下來到涪陵。
涪陵沒有鐵路,歷來是四川省的貧困地區,公路非常糟糕。去哪里你都得坐船,但多半你哪里也不會去。在隨后的兩年,這座城市就是我的家。
在這里,我有時是一個旁觀者,有時又置身于當地的生活之中,這種親疏結合的觀察構成了我在四川停留兩年的部分生活。
這并不是一本關于中國的書,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時期內中國的某個小地方。從地理和歷史上看,涪陵都位于江河中游,所以人們有時很難看清她從何而來,又去往何處。
在1996年至1998年間,我學會了熱愛涪陵。能再次回到長江上的感覺真好,哪怕它的舊時激流只存于我的記憶之中。
熱門評論:
哈金:充滿著坦率、熱情、洞察力和親歷接觸,《江城》雄辯地展示了鮮為人知的當代中國。讀來精彩。
胖猴子:作者帶來了一種異質的充滿洞察力和理解力的目光,發現了中國人生活中的荒謬之處,又通過人讓荒謬顯得理所當然
趙行德:作者的荒謬幽默感和細致入微的描述貫穿了全書,他在涪陵的2年讓他經歷到足夠多有意思的事。
藍文青:英文還要長,作者在涪陵2年,感受很深,然后,他回國,出書,然后做《紐約客》的駐京記者。后活躍得不得了。
《傳家》
《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一部民間版本的中國傳統文化集大成之作,是一本「美的百科全書」。
《傳家》結合文字、影像與生活,分別以春、夏、秋、冬四冊呈現中國人的生活智慧,任祥以五年的時間完成了這一套生活巨著,以創新的手法整理了我們的文化資產,以誠懇的心意宣揚家庭價值與環保養生,她描繪了一張嶄新的生活地圖送給中華兒女;任祥從女兒、妻子、母親的三重角度,串連全套書的內容架構;于是讓讀者明白“我們的精致生活并不只留存於博物館”,于是“對自己所擁有的珍貴血液感到驕傲、對我們厚實的文化底蘊深深的嘆服”。
此套圖書延續臺版設計裝幀風格,以暖色調為封面,配以青黑外盒,外表驚艷,內容亦是厚重的生活。
《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經濟真相》
本書從宏觀經濟政策解讀入手,先后分析了GDP保8背后的就業壓力,國進民退的結構性原因,產業空心化的形成是關鍵要素的非市場化等眾多經濟社會問題。力圖為讀者展現一幅中國經濟的宏觀畫卷,希望大家能夠把握時代的脈搏,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