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可以不是偉人,但心靈要與他等高;可以不是英雄,但心靈要與他等高;可以不是智者,但心靈要與他等高。生活中,我們或許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處于劣勢,但是,靈魂應該站在高處。
根據材料的主旨,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與閱讀積累,寫一篇文章,可以寫自己的經歷、感受和見解,可以講述身邊的故事,也可以發表評論。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成文。②自定立意,自選文體(除詩歌外),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③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社會轉型,人心浮躁。我們用快餐補充熱量,用鋼筋水泥遮風擋雨,用噴射著廢氣的汽車代替竹杖芒鞋,用鍵盤和顯示器代替文房四寶,讓無處不在的信息代替自己的思考。 世界不再是原來的世界,生活也不再是原來的生活。那人的靈魂呢?靈魂該怎么辦?
當我們逐漸習慣了世俗的生活方式以后,我們的靈魂卻在痛苦地呻吟。誰來拯救靈魂?于是,在黑夜中,出現了一雙雙黑色的眼睛!有的只愿永遠地面朝大海,祈盼春暖花開;有的費力地尋找那把丟失的鑰匙,或湖面上的那12只天鵝;也有的徘徊在基督或釋迦牟尼的門前,半信半疑地等待上帝或佛祖的召喚。靈魂,在現實中是痛苦的。這痛苦,來自于宇宙的浩渺、歷史的凝重、歲月流逝的無情,來自于生命的微不足道、人生的偶然與無常以及欲說還休的焦躁和無奈。
因此,靈魂必須皈依,皈依在精神的家園里;我們必須尋找,尋找靈魂的棲息地。同時,需要記住:生活在低處,靈魂在高處。
【佳作展示一】
魂歸何處
徐超宇
我要為自己的魂找一個去處。
在平平靜靜的溪邊。聽,溪水潺潺,為我的魂奏一曲歡快的樂章。我的魂睡得很安靜,很美。我似乎可以聽見清晰的呼吸聲,魚兒在溪中悠閑地擺尾。這閑適令我的魂陶醉。它勞碌了那么久,總是在嘈雜中度過,時刻繃緊神經的它終于可以放松,安心地,安心地睡一覺。
在屋子邊的花園里。看,姹紫嫣紅,為我的魂跳一支優美的舞蹈。我的魂看得很著迷,很投入,它已被眼前的美景所俘獲。它皈依了美。呆在塵世那么久,卻從未那么純粹地欣賞美,現在回憶,又是怎樣的哀痛與幸福。終于,再沒有利益糾紛;終于,再沒有雜質。眼中只剩下最純粹的美;夢見的,是無瑕的一切。
在初冬大雪覆蓋的地里。傾聽著大地的心跳,我的魂,莫名地感到踏實。眼前雖然一派銀妝素裹,可厚重、堅實的大地,卻孕育著無限的生機。我的魂,愛這厚重。雖然,它并不輕快;即使,它并不靈動。但它張開的,是最溫暖的懷抱。我的魂,皈依這份厚重。不怕鋒芒全斂,風華不再,只愿鉛華盡洗,平淡如初。再也不必拼命地保護自己,讓自己浮在這世間,跌跌撞撞。
在歷史悠久的古樓里。似乎什么都聽不見,沒有汽笛聲,沒有重金屬音樂聲。可似乎我的魂又聽見了,是孩童手執紅牙象板的輕吟聲,是大漢們敲擊銅皮大鼓的高歌聲。魂,嗅到了一絲古雅氣息,哪怕它已經很淡,很淡了。我的魂皈依了這古雅。只想回去,哪怕和過去稍稍近一步,那遠方的鐘聲便清晰一分;優雅的歌聲,便似乎多一份韻味。或許還有一顆詩心,和我的魂相擁而眠。
黑夜,寒風。
可我找不到清澈的小溪,找不到寧靜清新的花園;地上的積雪,消融得那么快,矗立千年的古屋中也擠滿了人。
魂歸何處?
【點 評】
本文在構思上巧妙運用了反面立意法。假想為魂尋找安身之處,實寫現實中人們的爭名逐利,人際關系的復雜,古文化的失落等。借正面寫反面,立意深刻,手法巧妙。
【佳作展示二】
尋找失去的靈魂
項玲霞
在一片荊棘前,我不知何去何從,陷入了沉思。
當世界被金錢、欲望充斥的時候,人們關閉了心靈的窗戶,堵上了聆聽的耳朵,卻忘了,是誰在靜謐的夜晚在地上畫滿窗子,睜大習慣光明的眼睛;是誰在日落黃昏的時候東籬把酒,與南山有了美麗的邂逅;是誰在秋風蕭蕭的菜市口,欲以一己之死喚醒天下人!
即使仍記得這些片斷,也終以為是幻像。生活在快餐文化中,早已放逐了自己的靈魂,令其游移在廢棄的、扭曲的卻又繁華的門外。不知是否年代太久遠了,久到人們忘了曾有上帝存在。歌德曾說:“都是魔鬼,我們把自己驅逐出天堂。”是的,我們已然背叛了自己的靈魂、信仰。當世界不再存在信仰,世界將不再清明,一切將變得扭曲。
世界需要救贖者降臨,世人終究會踏上重拾真理的軌道。于是,我走上了尋找靈魂的道路。我是誰?我是一個失憶者。失憶或許是我最好的抉擇,這樣我可以重新經歷世間的考驗。
放眼望去,眼前是一片毫無生機可言的凄涼,布滿荊棘的土地染著斑斑駁駁的血跡,綻放著最妖艷的美麗。我光著腳,一身素衣,風吹亂了我的長發,也吹亂了我的心,走抑或不走?不走,我終將停留在原地,被這塊土地所束縛;走,勝算又有多少?我閉上眼睛,傾聽隱藏在心底最真實的呼喚。我的心要求我向前走,就像屈原那樣,即使前方是條死路,仍要堅定地縱聲一躍。我邁出了腳步,鉆心的痛瞬間傳遍全身。我想后退,心卻不允許。我想蹲下包扎一下流血的傷口,但終究沒有。忍著劇痛,我走過那片荊棘,回頭望,竟發現好多人影在掙扎、哭泣、驚恐……我不禁微微一笑,不是嘲笑那些在欲海中浮沉的可悲的人,只是因為自己在這片既蒼涼又繁華的荊棘地,找到了失去的靈魂。
尋找失去的靈魂,救贖世界亦救贖自己,救贖那些可悲的已然忘卻了自己是人的動物。
即使汽笛聲為人類打開了快速前進的大門,可人們也不應丟失自己,應堅守最純粹的心靈與最高貴的夢想。
請找回那失去的靈魂。
【點 評】
作者對物欲橫流的世界認識很深刻:在快餐文化中,我們早已放逐了自己的靈魂,令其游移在廢棄的、扭曲的卻又繁華的門外。我們已然背叛了靈魂、信仰,因此,要進行靈魂救贖。于是,“我”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尋找靈魂的道路。尋找的旅途布滿荊棘,充滿危險,但“我”忍著傷痛,終于找到了失去的靈魂。作者借一段假想中的心路歷程寫出了對現實世界的體悟,寫出了靈魂的覺醒,寫出了責任與道義,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