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2.0豫商:改革開放初期,鄉鎮企業是怎樣的一種生存狀態?
郭運敏:簡單地總結一下,就是由地下變地上,由黑色變紅色。
商業2.0豫商:您見證了無數企業的生死存亡,比較那些做大做強的企業和已經消失的企業,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在哪些方面?
郭運敏:其實很多做大做強的企業家,在創業的早期,就像林沖上梁山,都是逼出來的。1978年以來,我一直和企業打交道,可以說看慣了市場的起起落落,目睹了企業的生生死死,深感企業成長發展之不易。
兩者比較起來有5點區別:1.從企業成長基因來講,有人是把企業作為事業來做,有人則把企業當做生意來做。2.從企業應變能力上講,有的把危機當做機遇,持續發展;有的企業不耐淹、不耐旱,在危機中死亡。3.從企業的治理結構上講,有的企業大膽改革,建立了產權清晰的現代企業制度,企業充滿活力;有的企業抱殘守缺,用人唯親,甚至產生內訌,窩里斗。4.從資源整合方面講,有的企業堅持合作共贏,門寬路廣;有的企業單打獨斗,勢單力薄,經受不住考驗。5.從企業文化建設上講,好的企業都注重文化建設,在愿景、使命、核心價值觀方面都形成高度共識;而有的企業所謂的企業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注定走不長久。
商業2.0豫商:中小企業目前面臨著哪些困難?如何破解?
郭運敏:目前,原材料漲價,工人工資增加,中小企業承受著各種煎熬:出口難、融資難、招工難、訂單難、創新難等一系列問題。
從政府角度上講,一要落實國家相關政策,二是想辦法減輕企業負擔,三是主動加強服務。
從企業自身上講,需要在轉型升級上下工夫,努力實現五個轉變:1.從低成本戰略向差異化戰略轉變。低成本往往產生低端產品,必須差異化競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2.從“貪大求全”向“專優特優”轉變。做企業要專業、專心、專注,找準主業做大做強。比如胡葆森,他這輩子就在河南蓋房子,就做成功了。3.從重視規模擴張向注重質量提升轉變。4.從盲目求快向可持續發展轉變。做任何事情就像走路一樣,不怕慢就怕站,做企業一定要戒驕戒躁,穩扎穩打。5.從無序競爭向合作共贏轉變。吃獨食的人一般是吃不胖的,不但吃不胖,而且還要害病的。
商業2.0豫商:豫商要崛起,您認為如何才能提升豫商群體的整體競爭力?
郭運敏:豫商群體地處中原,改革開放之后才逐漸發展壯大,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我看來還有幾點缺失和需要提升的地方:1.整體相對比較保守,需要增強抗風險意識。2.喜歡模仿,需要提升創新意識。3.還沒有真正學會抱團取暖,需要提升合作意識。4.沒有領頭羊精神,需要提升競爭意識。
商業2.0豫商:除了忙于平時的工作,知道您還經常研究古代歷史和人物,在商界,你最推崇哪些歷史人物?對現在的企業家有什么樣的借鑒意義?
郭運敏:我前些時間寫的《財神的啟示》里面提到豫商的三個代表:“商圣”范蠡、“商祖”白圭、“財神”康百萬。他們都是“大智慧成就大富貴”。這三位都是我們河南人的驕傲,也不愧是豫商的杰出代表。
這些人有幾個特點值得企業家借鑒:1.志存高遠,敢于干大事,創大業。2.不畏苦難,百折不撓的創業精神。3.以民為本,關注民生,胸懷天下。4.依靠智慧,成就大業。5.生財有道,以義取利。6.敢于擔當,勇于負責。擔當生前事,何計后人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