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過一片施工工地,一座還未竣工的辦公樓已有幾盞燈亮起來,“那里已經有人在辦公了”,鄭州倉西實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武耀光指著新廠區說,“廠區占地100多畝,這里將成為倉西實業新的‘非洲選礦設備出口生產基地’?!?/p>
武耀光今年50多歲,1998年,中非之間每年的人次來往才1000多人,他就已經帶領企業走進非洲,成為最早走進非洲的河南企業之一,并影響了一大批河南企業來探索這片新興的市場。
十幾年過去了,倉西實業從在非洲參與項目建設到后來成立公司,如今在非洲擁有大大小小項目20多個,業務涉及尼日利亞、幾內亞、埃塞俄比亞和南非四個國家。
試水非洲市場
和倉西實業在非洲的影響力相比,它在河南鮮為人知。
1998年,倉西實業只是鞏義一個剛剛經歷改制的普通企業,經營重型機械制造與五金工具。
當時國內機械產品市場規模不是很大,市場還不成熟,但已現惡性競爭的端倪,各廠家都在打價格戰。
武耀光不想疲于奔命在這樣的國內市場,他開始尋思新的發展路子。
軍人出身的武耀光,為人雷厲風行,廣結善緣,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跟幾個在非洲做事的朋友聊天時,敏感地捕捉到,非洲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他決定把產品賣到非洲。
武耀光通過自己的人脈關系聯系到非洲尼日利亞的大使,邀請他們過來訪華,那些大使在參觀完他的企業之后,覺得這些產品在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大有用途,非洲正好也缺少制造重型機械的技術,于是邀請他們過去發展。
1998年,倉西實業在非洲尼日利亞成立了鑄造與機械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其時,恰逢尼日利亞聯邦政府在那里有一個4000多萬美元的工程項目,倉西實業就以競標的形式參與到這個項目里面,提供機械與五金設備。倉西實業高標準地進入非洲,離不開武耀光的人脈關系,那些非洲大使和官員們的推薦,讓他們少走了許多彎路。
1998年至今,倉西實業從一個在河南名不見經傳的企業,成長為一個以經營機械設備和五金工具為主,多元化發展的綜合型企業,資產總額達1個多億。十幾年來,武耀光在非洲成立了倉西實業尼日利亞有限公司,幾內亞西麥克礦業有限公司,除了這兩個獨立機構之外,另有和國外企業一起合作的項目,“所占股份50%~80%不等”。合作項目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礦山開采和礦產品加工等領域。
“我們同時帶動了許多貿易,包括木材、建材、礦石、礦產品等。非洲還是非常有潛力的,我們在那里也曾經失敗過,但是以目前情況來看,我們算是成功的?!蔽湟庹f。
武耀光在非洲生意做得如魚得水。“今年剛在尼日利亞建立了一個水泥廠,馬上要投產了;另外在幾內亞有一個開礦的項目。”
短、平、快的發展模式
在武耀光看來,去非洲創業不適合“大投入”,而應該根據企業情況“量體裁衣”。
“量體裁衣”不僅僅體現在資金實力上,更要把握當地的政治局面,自己的技術水平、人員管理水平、人脈關系。 這需要平衡利益和心態?;蛘?,這考驗了一個企業的綜合素質,需要壓抑狂熱,又要具有高素質的團隊。
“失敗的經驗告訴我們,在非洲,滾動式發展,穩步前進是最正確的路子?!彼ㄗh,中國企業投資非洲,應當改變大投入的路子,轉向穩步前進,短、平、快的發展模式,尋求小而精的市場。
一是調研,二是遵從當地法律,三是構建人脈,綜合評估,當進則快進,當退則快退。
“其實拿捏這個度也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極強的判斷力。”未來的非洲讓他覺得有風險的同時,也同樣充滿希望。
在他看來,未來的非洲,5年之內,水泥行業,建材行業,采礦業以及電力行業都是有前景的。
水泥、建材在非洲有10~20年的成長期,特別是對非洲一些房地產正在逐步崛起的國家來說,建材像水泥一樣成為必需品,且用量大得很。
“采礦業雖然現在看起來還不是很成熟,但是國家如今有許多鼓勵政策,目的就是讓企業用足用夠這些政策,實現中非的互利雙贏?!蔽湟庹J為。
除了以上的產業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之外,他認為,電力業更是空間巨大。“非洲嚴重缺電,很多企業都是靠自己發電,自給自足。然而電力業作為一個民營企業來做的話,又太大,在資金和技術上都難以做成,需要許多企業聯合起來做。”
合作進駐非洲成趨勢
“中國的企業合作意識不強,大多數企業都在單打獨斗”,這成了武耀光目前擔心的問題,十幾年的經驗告訴他:單打獨斗已經遠遠不行,要想做成事情,必須要強強聯合。
在這方面,中國企業,特別是河南企業做得不夠。
進入非洲十多年,他沒有跟同鄉在非洲形成任何交集。他在生意上的事情都是通過大使館。“誰都不知道非洲現在有多少河南企業,他們在做什么事情,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需要什么幫助……”
浙商則不同。他們在非洲組建了浙商商會,形成一個圈子。企業之間信息共享、資源共享,抱團走天下。
即使回到河南,同在非洲發展的河南企業在一起交流,他也感覺很微妙,“大家聽聽講座,各自匯報一下各自的工作情況,兩個挨著坐的人都沒有互相交流過?!?/p>
這種散沙狀態讓他有強烈的孤獨感。他在非洲拿了一些礦,但是僅上億元探礦費用就讓他受不了。
“如何將一些優勢資源整合起來?我的優勢是買到礦和提供設備,如果可以將探礦的、運輸的、冶煉的、銷售的企業都給集合起來,做成股份制的企業,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掙多掙少不說,關鍵是把這個事情做成,這不是一件好事嗎?單打獨斗會大打折扣,也不會形成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模式。”武耀光感嘆道,“但是許多河南人不愿意合作?!?/p>
武耀光一直希望河南企業能在非洲聯合起來,這需要國家和政府的努力。
“如果政府能將這個產業鏈上的企業組織起來,提供一個平臺,或者組成一個領導班子,經常溝通,有事情給領導匯報。企業與政府,企業與企業之間都溝通好,大家達成共識,然后簽合同就放開去做了?!蔽湟庹f,這是最好的合作方式。
現在仍然沒有一種力量推動河南企業聯合起來,武耀光需要繼續單打獨斗。在接受采訪的第二天,他就要到北京,去拜訪一位非洲總統特使,他們想來洽談合作項目的事情。他不知道,靠自己的力量,是否能拿下這個項目。
“未來5年內,我們在非洲都有做不完的項目,有些項目確實自己是做不成的,丟了又很可惜?!彼f,未來的非洲,肯定不再適合中國人的單打獨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