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更多女性創業者能夠在體驗創業的同時,能夠真正地關注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及時調整、按時體檢,更加飽滿燦爛地綻放于職場。
“歲月靜好,便是晴天。”關于她,提筆時,不由得想起這樣的語句。
年輕,容貌姣好,從辦公室里的陳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會享受生活,優待自己的女人。盡管只有不到20平方米的面積,但這里面容納了一個功夫茶桌,兩個裝滿書的書柜,甚至還有一個微型的高爾夫球道。桌上的薇姿噴霧隨時會被她拿起來使用,筆筒里插著的7LIVEHOUSE書簽證明她還很喜歡原創音樂,或者熱衷于這樣的音樂交際。
盡管剛剛年過30,但她也有與其他女性創業者們共同的健康問題:高強度的工作導致吃飯沒有規律,胃炎、失眠多夢一度纏繞著她,偶爾還會有不負責任的放棄人生的念頭。有時還會生場病,不得不放假來“犒勞自己”。
“過去工作起來很拼命,但經過一些事后我明白了,拿自己拼命掙來的錢花到醫院養命,那真的不值了。”
她說,如今慶幸自己能夠從事喜愛的工作,每天8小時或更長時間都充滿愉悅,閑暇時間,她撫琴、品茶、閱讀。
鄉村小女孩的“鄭漂”生活
她不講,你絕不會想到這是一個曾經袖口臟得發亮,家里窮到姐妹三個坐在床上餓得大哭的鄉村女孩。蛻變到今天,許多人已看不到當年她土里土氣的樣子。從三門峽山區到鄭州她已經歷了14年的“鄭漂”生活。
17歲被迫輟學,夢想就此破滅。于是,與父母抗衡執拗跑出大山的王銘,沒有學歷,在一個舉目無親的城市里,換了十幾份工作,服務員、文員、客服、文案,一邊工作一邊自考完成了工商管理大專和本科,直到做了媒體廣告這一行才漸漸在這個城市穩定了下來。
她說自己是幸運的,并且對生活心存感激。現在創立的這家公司,盡管還是個小公司,但她覺得這一切都充滿挑戰和意義,至少任何努力都將會看到喜悅的成果。現在的她,生活給她什么她就接什么,盡人事,聽天命。
“從小家里物質匱乏,姊妹又多,父母很少能關注到我,以至于后來剛剛工作在異地他鄉,沒有人關注我每天去哪,吃什么,穿什么,病了沒有人緊張,你的生死喜悲此刻變得孤獨而真實。”
人越缺什么,就越想得到什么,她想要那份小時候沒有得到過的自尊。她決定不再看老板的臉色,而是自己當老板。
得到意味著付出。
2009年下半年,王銘開始創辦融道傳媒。這一年也是最難熬的一年。她總是做同一個夢,“好像我每天一睡著就要回到一個地下停車場,很黑暗,我怎么走都走不出去。”
沒有資金、沒有平臺,沒有背景,這在現在這個社會,也統稱為三無人員。公司運營、招聘員工、組建團隊,家庭壓力,無論你接受不接受,壓力都撲面而來,你不過去,它會過來,躲是躲不掉的。那段日子,她曾經一兩個星期不說幾句話,完全將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里。
解壓,但一個剛剛創立的公司又離不開她。找朋友傾訴,短途的旅行,但是發現這一切都是徒勞,根源問題得不到解決。“于是我開始選擇接受,每個人在碰到困難時,總是要經歷抗拒、逃避,然后接受的過程,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尋求解決之道,能減少很多時間。”生命的價值在于你怎樣勇敢地存活,當我們學會順應自然,便是真正的自在自由。
現在,她每年抽出兩周的時間,陪父母出去旅行,看看這個世界的陽光之地,讓他們真切感受到活著的美好和希望。
從未出過大山的母親,第一次看見大海對她說了一句話,王銘說她一輩子也忘不了,母親說:“面對大海,感覺什么煩心事都煙消云散了。”
修心,修身
一旦在嘗試了很多遍依然無法進行工作的時候,王銘就會去做個SPA,睡一覺,,醒來后,一切又嶄新美好。
有次,工作實在找不到出口時,她就自己去電影院看了場喜劇電影《天下第一串》,全電影院就她一個觀眾,無論如何傻笑,不停地換座位也沒人管你,看完走出電影院,突然就覺得豁然開朗:原來放下才能得到真相。
她出門包里總是習慣裝一本書,因為每天閱讀的時間真的很有限,所以只能一閑下來翻翻看。
看人,看書,看世界。誠以為行,行信于心而感于人。
一直以來,她就是靠這兩句準則在支撐著。她從不避諱談自己的原始學歷,盡管也上過EMBA等很多課程。她將自己每年五分之一的時間騰出來外出學習,把三分之一的收入都用來上課,她說這是學習,也多在放松心情。沒有了那份刻意攻取學位的功利,王銘反而覺得自己能夠學習到更多實在有用的東西。
除了游學,王銘緩解壓力的方式更趨向于安靜。宅在家看書,練琴都是常常會用的方式。
每個星期,她都會盡量抽出時間去練習高爾夫。她說,高爾夫是很有魅力的運動,每一次揮桿的不確定性,都會讓你心甘情愿的為之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每天睡覺前的半個小時是她禪修靜坐的時間,關上燈,打開靜心音樂,徹底的清空白天的繁雜,讓一切歸為零的狀態。
“是要撇開雜念吧?”
“不,你撇不開雜念,念頭會一直跟隨著你,你只需要讓它們來,讓它們走。不追隨,不抗拒。”
王銘說,去年夏天的一次意外讓她更堅定了自己的這些鍛煉方式。
因為不慎摔倒,導致左腳踝骨骨折,坐了一個多月的輪椅。這一個半月的時間,讓她真正感覺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王銘和許多女老板一樣,她們可能外表柔弱,但內心也許并不弱小,也許會夜夜抹淚,但卻更愿意真實面對生活。
她希望更多女性創業者能夠在體驗創業的同時,能夠真正地關注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及時調整、按時體檢,更加飽滿燦爛地綻放于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