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茫茫七百里雪峰山區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那里交通閉塞,經濟落后,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坑拉里飽食,勉強解決了吃飯問題,要想掙錢還得走出大山,去外面闖蕩一番。
6年前,我挨家挨戶,東拼西湊借了三百元走出大山,千里迢迢,只身南下。6年后,我懷里端著五萬塊錢,興高采烈地回到了家鄉。故鄉的變化并不大,家還是那個家,山還是那座山,路還是那條路,高大的樹椏依然托著灰色的天空,公路兩邊黑烏鴉似的蹲著一些低矮的土壞房、茅草屋、吊腳樓,順著公路兩側延伸,讓人望不到盡頭。晚上,我睡在床上,想起外地鄉村如火如荼的發展景象,像泥鰍滾沙輾轉反側夜難眠。
為了帶領鄉親們從困境中走出來,給大家提供一個賺錢的渠道,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感漸漸地在我胸中升騰,我要將有限的五萬塊錢干出來一番事業,思前想后,找來找去都沒有半點眉目。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清理房里一堆廢棄的爛報紙時,突然看見一條醒目的致富信息:磨出百萬聯辦分廠,大量人造寶石加工訂單誠尋聯辦分廠,上門培訓收獲,免任何費用。電話0774-62805XX。
于是,我馬不停蹄打電話咨詢。廣西省梧州市前進寶石加工廠的王老板告訴我說:梧州素有“寶石之都”之稱,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寶石加工基地和交易的集散市場。1982年第一家崔氏寶石首飾制造有限公司在梧州設廠,進行來料加工寶石以來,經過二十多年摸爬滾打不斷發展壯大,擁有人造寶石加工貨易企業550多家,加工寶石款式1萬余鐘,加工寶石60億粒,占世界人造寶石總產量40%以上。從事寶石加工的人數達12萬多人,梧州寶石加工市場的發展,輻射到周邊地區和鄰省經濟發展。湖南、湖北、貴州、四川、云南等省大多從梧州領取原料加工人造寶石,然后又送到梧州進行交易銷往世界各地。頓時,我眼前一亮,這不就是我夢想所尋找的項目?這個想法一旦在我大腦出現就揮之不去。越想越有市場,越想越有前途,啄磨來琢磨去,我決定“下水”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心動不如行動,我坐上了去梧州的火車,一探究竟。
次日早晨,天剛擦亮,我便到了“寶石之都”梧州。我剛下車王老板便帶我去參觀世界最大的人造寶石交易場所梧州寶石城,全國最大的人造寶石收發,寶石原材料,寶石機械,寶石輔助材料交易場所碟山區步埠路。然后又把我帶到前進寶石加工場,王老板指著那些五光十彩,琳瑯滿目的寶石介紹說,他們廠成立于1998年,廠常規生產和銷售的有:圓形、蛋形、梨形、心形、馬眼、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圓球、球形、刻面、素面等50多種形狀的鋯石,規格以1MM--100M均可生產,每年生產量80萬粒,本廠除生產鋯石(cz)成品外,還生產紅剛玉、蘭剛玉、尖晶、稀土玻璃等材料的產品,而且顏色齊全,分色清楚,深受客戶的歡迎。
我看這些寶石眼目不暇接,連連稱贊。
王老板看著興趣正濃的我說:“萬世開頭難,你們要做的話就從簡單易做的開始吧?”說罷拿出一粒小指般粗,形似陀螺,光澤燦爛的寶石,“這是一粒5乘5MM的鋯石,加工費是三角八分一粒,每人每天可生產250粒。每粒你收取一角的差價費,工人工資二角六一粒。電費水費租費二分錢一粒。若投資了30人的工廠一天可賺六百元,一個月一萬八千元,若投資40人或50人利潤就更高了!”王老板掐著指頭撥開了算盤,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了我一跳,這樣推算的話,可比在外面打工強好幾倍。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考慮再三,結合自身條件對項目反復掂量,我拍板決定開辦一個30人的寶石加工廠。在購買機器設備和寶石輔助材料時,王老板告訴我,他廠有來賣,電機六百元一臺,臺面二百元一臺,八角手八十元一個,雜七雜八加起來九百八十元一臺。另外還要買鐵桿,AB膠、燈管、開頭、塑料管、砂輪等。共要三萬五千元左右。我和王老板商定了做寶石的有關事項后,便簽訂了加工廠合同,付了機器設備錢后,辦好機器托運手續。免費帶了一萬粒寶石原料回家。臨走時,王老板拍著胸腹承諾說:“派技術員的事情等機器設備到你方后馬上派人。”
回家后,我緊鑼密鼓地動手干了起來:租場地、辦指導、裝水電、招工人,東奔西走,忙上忙下,一個禮拜后,機器設備全部搬運到工廠。我打電話給王老板,告訴他馬上派人來裝機器培訓工人。第二天晌午,一個姓肖的小伙來了,小肖到工廠就開始忙碌起來,接水接電。一個風和日麗,萬里睛空的上午,寶石廠在鑼鼓聲聲,鞭炮齊鳴中開業。偌大的車間像一個交易市場到處站滿前看來做事和熱鬧的人。我把來做寶石的鄉親們安排好后,就叫小肖來進行指導培訓。寶石打磨看來簡單,其實需要一定的技術量,選料、原料處理、切割、打坯、整形、拋光等,一環扣一環,來不得半點粗心大意,倘若任何一環出現品質異常,將使用整個產品為次品,派不上用場。也許是小肖的培訓方法得當,也許是鄉親們的勁頭十足,不幾天便掌握操作方法,做出來的產品凌角分明,無可挑剔。半個月后,工廠走上正軌,小肖便拿三千元喜滋滋地走了。
小肖走后,千斤重擔壓在我身上,我既做師傅又做品管,層層把關,嚴格控制制程中的各項工序,畢竟質量是產品的生命線。在大家的辛勤勞動下,第一批寶石很快做完,我看著色彩瑰麗,晶瑩剔透的寶石長長吁一口氣,如釋重負。可是事與愿違,當我把活送到公司時,王老板左看右看,說合格率不到一半,我說和樣品一樣,各種工序都控制得很嚴,好說歹說,王老板硬是只肯按50%的數量結賬給我,無奈,只好再領一萬粒原料回家。我想創業不會一帆風順,目標設立后就要執著去追求,去努力,幾經沉浮,有起有落,有付出但不一定有回報,需要有堅韌的意志。堅持下去,慢慢會變好的。
可是第二次去送活又被扣50%,第三次依然如故。我細算了一下,每做一粒寶石就得賠一粒的錢,做得越多賠得越多,除送貨的往返路費外,三次賠五千七百多元。開弓沒有回頭箭,又有什么辦法。當我再次邁著沉重的腳步,拖著疲憊的身休氣喘吁吁地提著一袋寶石去交貨時,突然從俏寶石加工廠氣呼呼地走出一個人,邊走邊嚷,來人見我提著一袋沉甸甸的東西,便問:“老鄉,你是去送寶石的吧?”
“嗯。”我隨口應了一句:
“你不要去送了,這家工廠是騙子,雞蛋里挑骨頭,跟他合作賠不起。”我驚愕地睜大了眼睛:“為什么?”
原來此人姓李,是湖南邵陽人,半年前他在報上看到了寶石外發加工信息后,心血來潮,便與王老板合作加工寶石,誰知,他外發加工是假,騙人才是真,跟他合作必須買他的機器,打磨機整套設備市場上只買五百塊一臺,賣你九百八一臺,電機市場上三百一臺賣你六百元一臺,八角手市場上只賣三十塊一個,賣你八十塊,砂輪市場五塊一片,賣你十塊一片,他買了20臺打磨機包括配件市場上一萬,賣給他二萬。在驗收產品時,百般挑剔,說這也不行那也不好,當著你把良品挑到次品里面,走人后又把次品再挑到良品里面賣給客戶,他一共加工8萬粒寶石,卻只拿到了4萬粒的錢,往返路費不算還虧一萬多塊,欠了一屁股的債。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拿著寶石去寶石城和步埠路等檔口詢問,都說他做的寶石和市場上銷售的寶石質量一樣,不少檔口的老板還要求跟他合作。
頓時,我仿佛被人當頭一棒,恍然大悟,如夢初醒。怪不得我第一次去他那里看時還沒有提出買機器他便說他有來賣,怪不得每次去送活時把良品說成次品。難道這是他策劃已久的圈套,陷阱,連環計,使我和老李這些初創業的人受騙上當,錢財盡失,血本無歸。
望著老李漸漸遠去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我久久不能平靜,進退維谷。把活送給王老板的話又要扣50%的不良品,賠一半的錢越陷越深,不給他吧原料可是他的,做人要講信譽。另外尋找老板的話遇上一個好的就好,若遇上個更差的就賠得更多。左右為難,我的心在去與不去中艱難的抉抉擇著。
前途茫茫,撲朔迷離,創業艱難,我不知如何去拯救在困境中瀕臨倒閉破產的人造寶石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