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看看深圳富士康集團占地龐大的廠房,你就會了解到消費電子領域正在發生著的巨大變革。深圳被人們稱為“富士康城”,因為該公司的多個工廠、旗下的地產、醫院和學校遍布全城。約有40萬人在富士康工作,這相當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省全省的人口規模。
如同另外幾家在臺灣本地和中國大陸地區設廠的中國臺灣品牌一樣,富士康替西方企業加工組裝電子產品。正是由于亞洲廉價的勞動力市場,蘋果、三星和其他電子產品的龍頭企業才得以紛紛壓低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的價格,對消費者形成更大的吸引力。另外幾家異軍突起的亞洲企業,也充分利用其成本優勢走向國際,比如中國大陸的華為集團和中國臺灣的本地品牌HTC,它們的產品主要是采用安卓操作系統的電子設備。
擁有全球化的產業鏈并不是消費電子行業降低成本的唯一方法。受益于規模經濟的發展,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有能力購買電子產品。來自麻省理工斯隆商學院的埃里克·布呂諾爾夫松(Erik Brynjolfsson)指出,正是由于購買力的增強,許多消費電子的加工制造商甚至比大部分專業的技術公司對于學習曲線法則 更加熟稔。HTC的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HTC在2011年上半年的時間里生產了2200多萬部手機,這一產量是2010年上半年的兩倍之多,在發展過程中,該公司一直在調整產品開發和加工生產之間的融合模式。HTC首席營運官馬修·科斯特羅(Matthew Costello)聲稱該公司目前將某產品從概念化的設計圖轉化成實物所需時間是6至12個月,而在兩年前,這個過程需要12至18個月。
動力之源
技術公司之所以在產品研發領域投入重金,就是因為受到日益增長的消費群體的吸引。當被問及這種消費化背后的驅動力時,nVIDIA(全稱為nVIDIA Corporation,官方中文名稱英偉達,一家為游戲機、智能手機、巨型計算機等電子產品生產顯卡芯片的美國公司)的總裁黃仁勛(Jen-Hsun Huang)迅速做了一個計算。據他所言,內置該品牌顯卡芯片的個人電腦的年銷售額是2億臺。假設每個芯片的平均售價為20美元,該公司產品潛在的市場價值就達到40億美元,并且采用這種芯片的計算機很可能持續增長,公司的市場價值也必然隨之增大。
同時,黃仁勛預計智能手機市場將會發展得更快,最后的年銷售量可能達到20億部。考慮到在智能手機上芯片的平均售價也為20美元,潛在的市場價值就是400億美元,這是個人電腦領域的十倍。觀察家們也預測智能手機市場將會崛起。高德納咨詢公司估計至2015年,智能手機的年銷售額將會到達10億部,遠超過今年的4.68億部。黃仁勛解釋道:“產品研發重心之所以轉向消費者就是因為我們看到這個領域的利潤更大?!?/p>
上述經濟發展趨勢的產生還得益于幾項科技進步,而毫無疑問,芯片廠商們將越來越大的運算容量濃縮在越來越小的芯片上的能力是其中最根本的推動力。摩爾(Moore)定律依然適用,即芯片上所能容納的晶體管數量大約每兩年就會翻一番。ARM是一家為蘋果和其他便攜產品生產芯片的英國公司,其高管詹姆斯·布魯斯(James Bruce)認為如今芯片所具有的容納力幾乎是2000年的40倍。
另一具有跨越式意義的進步要數多核處理器的引進,一塊小小的芯片上有著兩個或更多的處理器(或稱作“核”)。通常情況下,智能手機只用來完成打電話或發郵件這些簡單的操作,這無須占用手機很大的運算容量。通過轉用多核芯片,用兩個或更多處理器來做通常由一個處理器所干的工作,手機生產商將有可能延長手機電池的待機時間。布魯斯先生開玩笑地說道“我們現在不僅是制造家,還成了藝術家?!笆裁此囆g?,‘化繁為簡’的藝術?!?/p>
其他領域的進步也有助于催生個性化計算機的革命??伤苄詷O好的鋰離子聚合電池,使超薄設備生產成為可能;閃存技術的發展,讓設備能夠存儲更多數據;熒光屏技術的進步誕生了超級尺寸的顯示器;照片和視頻能隨時拍攝并隨時分享;一些手機還支持視頻通話功能。
技術上的創新不僅是聽起來奇妙,新型電子設備帶來的最大改變更顛覆了人們對計算機的固有認識。電腦是個人化的,但是一部可以拿在手里的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總比只能靜坐在桌上的電腦來得方便。蘋果公司帶動了這股變革,他們宣稱其目前收入更多的是來自“后電腦時代”的產品,如iPod和iPhone,而非來自Mac。不過拆開iPhone,你會發現其中的諸多配件(如主板和芯片)同樣也是制造個人計算機所必備的。
電子產品中的時尚先鋒
蘋果公司開啟了個人信息技術的新時代,不像以前的用戶被動適應產品,產品設計開始主動適應用戶需求。最好的例子是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采用的觸屏和直覺式操作系統,這讓即便是牙牙學語的孩童也能隨自己的興趣玩轉它們。新時代的來臨還反映在手機與日常生活結合的緊密程度上,比如當朋友來電時,手機屏幕上跳出來的是他在臉譜網的最新頭像。創意無限咨詢公司的蒂姆·巴佳琳(Tim Bajarin)認為“盡管個人電腦也是個人化的,但其個人化的程度絕比不上智能手機。
在新一代移動設備的市場推廣中,科技個性化的理念被愈發強化。再一次地,蘋果成為了領軍者,iPhone和iPad外觀優雅,iPod則色彩繽紛。保羅·薩夫(Paul Saffo)是美國硅谷的一位資深技術人員,目前就職于迪森分析所,他說“消費技術已然成為一種時尚,而蘋果實際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時尚公司?!?/p>
然而,不論電子設備長得多漂亮,實用性始終是擺在第一位的,這也是智能手機的優勢所在?,F在,許多智能手機都內置傳感器,如加速計(感應設備是被橫置還是豎置)、陀螺儀和指南針。越來越多的手機也安裝了全球定位系統,這使得那對將iPhone送上太空的紐約父子能在iPhone完成任務后順利找到自己的手機。這些傳感器技術很快便會被廣泛應用,ABI咨詢公司預測,到2013年,約有85%的智能手機將會安裝全球定位系統,約有50%會配置加速計和陀螺儀。
憑借這些傳感器和能從中獲取數據的應用程序,智能手機已經被應用到各個領域中,完成導航或錄制視頻這類以前必須依靠專業設備才能完成的任務。部分行業內人士將智能手機稱之為消費電子中的瑞士軍刀。HTC公司的科斯特羅則認為智能手機更像一個黑洞,“吸收了很多其他專業設備的功能”。云計算的興起也驅動了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促進了消費化時代的到來。在個人電腦時代,人們的工作或娛樂內容大多儲存在電腦的硬盤、外接移動硬盤或者閃存盤上。而如今他們的數據則是被貯存在“云”里。亞馬遜、谷歌或其他企業的大型服務器里,儲存著無盡的數據資源供世界各地的人們隨時檢索。
亞馬遜公司是這一領域的先驅,它已經建成了一個云計算生態系統,其中儲存的電子書資源已經被廣泛利用。盡管有自己的電子閱覽器(Kindle),也研發了專屬的平板電腦,但它依然開發了兼容其他電子設備的應用程序和軟件,以便分享其電子資源。為了使移動存儲實現無縫結合,其他公司也紛紛建立了自己的生態系統。谷歌近來斥資125億美元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公司(一家生產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其他設備的公司),這一舉措將幫助谷歌生產出一系列能促使谷歌服務一體化的新式電子產品,用戶對谷歌郵箱和谷歌文檔等服務的使用將更暢通無阻。同時,蘋果公司也加快了步伐,在2011年發布了iCloud云服務,用戶可免費獲得5G的云存儲容量,如果愿意付費,存儲量還可以更大。
一心只求“云”發展
云計算的興起也掀起了一股用戶為王的網絡服務的熱潮,其中就包括擁有超過8億用戶的Facebook,和其他一些類似于Foursquare(創建初衷是為了發布并更新用戶的地理位置)的小型公司。這種社交網絡、定位服務和移動計算的結合體,被著名風險投資家約翰·杜爾(John Doerr)稱之為“社交本地移動”(SoLoMo),這樣的結合催生了諸如Badoo(專供人聊天、調情和約會)這樣的網站。移動計算也鼓勵用戶更多的使用網絡服務,據Facebook報告,用手機登陸的實時用戶是通過其他方式登陸人數的2倍。
其他小型軟件公司在這場競爭中也不甘落后。Dropbox的用戶可以方便地上傳照片、文件和其他附件,并可以從多種設備上檢索已經上傳的內容。SlideShare允許用戶利用云端服務分享自己的PPT和其他資料。這些公司大部分都提供免費的基本服務,如Dropbox允許用戶免費存儲2G數據,然后才對超出的部分收費。
移動設備與日俱增的能力和大量云存儲的內容是推動個性化計算機革命的兩個要素。但是進一步加速了革命步伐的最關鍵要素是寬帶連接的廣泛應用。在富裕國家,固網寬帶連接早已司空見慣,終端往往連帶一個無線設備,方便用戶不論在家還是辦公室都能使用移動設備。多種多樣的無線技術,包括3G網絡、無線上網和藍牙,使人們不論在何時何地都能輕松上網。
電子設備功能的增強和無縫對接造就了很多互聯網公司的繁榮,Skype就是其中之一,現在它已經發展到每月擁有1.7億活躍用戶。公司總裁托尼·貝茨(Tony Bates)說:“如今能夠使用Skype的設備多到令人吃驚?!彼€指出,消費者發明了許多使用在線電話和視頻電話的新方法,這也促進了公司的成長。比如,當老師開始在課堂上使用Skype與學生互動時,公司便增強了軟件的相關功能,方便師生們的使用。像許多其他科技公司的總裁一樣,貝茨堅信消費化勢不可擋,這一趨勢提高了大眾對消費電子設備的期望?!斑^去,IT精英都在辦公室里”,他說,“現在技術普及了,人們開始自己發明新奇的東西?!睂τ诳萍脊緛碚f,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