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專家指出,滅蚊產品應該向煙草一樣貼出“有害健康”的明顯標志,為了每年1600萬嬰兒和1600萬孕婦使用滅蚊產品后可能會損害身體健康,這些生產滅蚊產品的企業應該揭開遮掩的“毒面紗”。
夏季是個蚊蟲肆虐的季節,也是蚊香等滅蚊產品暢銷的季節。難道眾多市民使用的蚊香中有毒?
記者發現,曾經有市民在使用完蚊香產品后,感覺頭暈乏力、胸悶、喘不過氣,伴有輕微嘔吐癥狀的報道。后經診斷,出現這樣的癥狀可能是點蚊香輕微中毒導致。
記者從相關資料中查詢到,蚊香中含有少量的農藥有害成分,人一旦吸入大量有害氣體后,會出現中毒癥狀。而如果在較小的空間內點的蚊香數量過多,加之窗戶房門緊閉,中毒的可能性非常大。而目前在我國,蚊香產品是作為農藥產品來管理的。
湖南農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龔道新告訴記者,一般滅蚊產品的成分是菊酯,這是一種能夠有效殺死蚊蠅的農藥,菊酯本身對人體是中低毒的,是國家允許使用的一種低毒高效殺蟲劑,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可用于防治害蟲及其媒介的農藥,在蚊香中有規定的比例。但蚊香燃燒時釋放出的超細微粒,可以被吸入肺部并長期留存,短期內可能引發哮喘,讓人出現頭痛惡心的癥狀。
?為了驗證蚊香散發的超微顆粒對人體產生的危害有多大,記者打算做一個試驗。
記者準備了一個大玻璃碗,一張用水浸潤的紙巾,一盤蚊香。點燃蚊香,將被浸潤的紙巾放置在蚊香上方六七厘米的位置,扣上玻璃碗。灰白的煙霧逐漸將玻璃碗填滿,5分鐘后,紙巾向下的一面出現淡淡的黃色,背面依舊是白色。10分鐘后,紙巾上的黃色加深,原本白色的背面也開始泛出淡淡的黃色。半小時后,紙巾向下的一面已呈黃褐色,用手指觸摸,明顯感覺到附著了一層顆粒物,而背面的黃色也已十分明顯。
“很多人夏季防蚊的第一步就是把門窗都關緊,然后點蚊香,這樣室內超細顆粒物的濃度會迅速增加,對人體的傷害更大。”龔道新提醒,使用蚊香一定要保持室內通風,家有老人、小孩、孕婦和慢性病患者,最好不要使用。
“除了保持室內干凈外,紗窗、蚊帳、滅蚊燈、電蚊拍,這些常用的驅蚊方法其實是最有效的。”龔道新說,夏季驅蚊最好采用安全天然的方法,用蚊帳或紗窗把蚊子隔絕在外;或在臥室內放置幾盒開蓋的清涼油和風油精。
龔道新還提醒,很多市民認為電熱蚊香和噴霧滅蚊劑對人體的危害比燃燒蚊香要小得多,這是不科學的,“這些產品有效成分都是具有殺蟲作用的化學制劑菊酯,區別只在于它們的載體不同。”
國家有關部門應盡快規定生產衛生用農藥蚊香、電熱蚊香片、電熱蚊香液的企業,應在產品標簽和說明書中增加標注孕婦、嬰兒、兒童、身體虛弱者慎用的標志。這是維護消費者健康權、知情權的重要手段。
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王成菊教授也告訴記者,蚊香類產品添加的農藥成分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問題已經引起了農業部相關部門注意,正在組織專家研究蚊香等產品的農藥添加標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出臺。
泡沫越多醋越好?
“用力搖晃瓶身,然后靜置下來,泡沫經久不消的為好醋!”一則挑選食醋秘訣的微博在網上流傳。為此,記者在一家超市做了對比試驗。結果顯示:通常售價較高的食醋果然會出現泡沫且持久,售價較低則泡沫較少且消失快,然而,也有例外,最廉價的袋裝食醋用力搖晃后也產生了大量泡沫且經久不消。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范志紅說,用泡沫多少判斷醋的好壞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并不能作為評判食醋優劣的唯一標準。
從理論上講,用糧食釀造而成的食醋,在制造發酵過程中會產生豐富的氨基、還原糖等成分,這種食醋劇烈搖晃后,會產生豐富持久的泡沫,而有些比較劣質的勾兌醋,醋液中含有大量的醋酸和食用色素等添加劑,醋液粘稠度較小,搖晃起來泡沫較少。
然而,如果劣質食醋中添加類似增稠劑之類的添加物,醋液的粘稠度也會增加,搖晃起來同樣會產生豐富持久的泡沫,此時,如果消費者僅依靠泡沫多少選擇食醋,就可能被誤導。
因此,在選購食醋時要“望聞嘗”,優質釀造食醋,具有應有的色澤(如熏醋為棕紅色或深褐色,白醋為無色透明),有光澤、香氣(為熏醋、熏香醋共有),酸味柔和,回味綿長,濃度適當,無沉淀懸浮物及霉花浮膜。勾兌過的劣質假食醋,外觀顏色淺淡、發烏、無香味、口味單薄,除酸味外,還有明顯苦澀味,有沉淀或懸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