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個夏日微雨的早晨,我站在狹小庭院里抬頭看天,一群灰喜鵲飛過頭頂,如驚鴻一瞥。兩種生命匆匆邂逅于一瞬間,彼此的眼神是否會交流?我的眼中只是一小片城市灰色的天空,那么鳥兒呢?我突然想起一位作家的話:一個城市就是一片葉子。這,應該屬于鳥兒的文字。
二
城市的祖先一定是一個或幾個村莊,那時候的天很高很藍,小橋流水,茅屋炊煙,雞犬相聞,還有滿山的杜鵑花。后來,更多失去土地的人們聚集到這里,生生長出一座城市。沒有人能阻止村莊對城市的向往,因為那里是個可以讓夢想肆意滋長的地方。
三
一張紅色請柬靜靜躺在我的書桌上,那是一位曾經的年輕工友的婚宴邀請。強子是位地道的農民,但他一天地也沒種過,和城里的青年一樣五谷不分。靠著祖先留下的十幾畝地被征用,他們家在城里有了兩套商品房。如今他要結婚了,新娘來自另外一個城市,十分的漂亮。據說他們的婚姻又是一場網戀的典范。
四
越來越多的人走出村莊,去尋找一座城市,一座能安身立命的城市。不管生活得何等卑微,他們都會與城市一同歡笑、興奮、憤怒與哀傷,他們不容任何對這座城市的詆毀與冷嘲熱諷,因為他們擁有這座城市。可是,總有一天,他們會發現,這座城市從來都沒屬于過自己。他們會傷心,也許會黯然背負簡陋的行囊,去找尋下一座城市。
五
記得第一次去大城市,我立刻迷失在它燈紅酒綠的繁華之中,我驚嘆于它的美麗與繁榮,但我與它有一種天生的隔膜,這種隔膜讓我無法與它親近。在賓館的那個夜晚,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對那個生活了幾十年小城的依戀。可當我迫不及待地回到小城,站在車站的廣場上,在同樣燈紅酒綠的背景中,忙于應付的士司機、小商販們時,我感到與它同樣的陌生。在沒有我的時候,小城依然如故。那一刻我的心情很復雜,我像一個失戀的女子,面對負心的男人,在心里哀怨地問,難道你真的從來沒愛過我嗎?
六
城市是一片樹葉,這一片樹葉與另一片并無本質的不同,只有那葉脈中暗藏的紋理,才構成一座城市的個性,這一個性來源于那個曾經村莊的基因。但在物質文明的風風雨雨歲月蹉跎中,這種古老的個性文化終將駁落、消隱,取代它們的是高樓、地鐵、立交橋……奔走在城市里南腔北調的人們,如同一粒粒塵埃、一顆顆露珠,從一片樹葉到另一片樹葉,不是刻意地選擇,而是被生活選擇。
七
我曾在一個冬日下午,在城市過街天橋上看到一位賣葛根的老農。老農席地靠在橋欄上,閉著雙眼,懶洋洋地享受著冬日陽光。他的面前是一堆葛根,粘滿了新鮮的泥土,卻沒有一位顧客。這樣的年紀,他已然離不開他生活了一輩子的村莊與土地,帶著這些在城里換不來一碗牛肉面的葛根,就是為了來享受一下城里的陽光?或許,是在回憶這里曾經的那個村莊,高高的藍天,小橋流水,還有母親穿越時空的呼喚:狗蛋!回家吃飯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