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時暴走50公里,這對于一般人來說已經是個巨大挑戰,更為夸張的是,這些“暴走族”還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游說周邊的朋友為其捐贈善款。近日,這種新型公益模式——“勸募”,再次在上海啟動“一個雞蛋的暴走”活動。隨著其影響力的擴大,支持聲也越來越多了。
“暴走族”再出發
近日,由MSN中國和上海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又稱“聯勸”)聯合發起,The North Face贊助的“一個雞蛋的暴走”公益活動將在上海再次啟動。經過去年秋季上海崇明島的暴走活動,這種基于“勸募”方式的新型公益形式已得到了公眾認可與歡迎。
活動主辦方介紹稱,“一個雞蛋的暴走”活動今年已經是第二次開啟,目的是為貧困地區的小學籌集“雞蛋錢”,讓那里的孩子每天都能吃到一個雞蛋。據悉,2011年秋季暴走活動,為12所小學籌集到了2012年的項目資金。此次的春季暴走項目于4月21日在上海青浦舉行,將繼續為12所學校籌集雞蛋錢,且計劃在2012年底擴張至20所小學。
此次活動在2012年3月15日正式開放接受報名,在短短3天內,報名隊伍數就突破了預設的150支隊伍。為了響應公眾高漲的熱情,聯勸基金會立即決定將隊伍數量放寬到200支。據了解,每支暴走隊伍由4到10名暴走隊員組成。參與者需要在12小時內走完50公里,并通過勸募的方式游說周邊朋友為其暴走行為捐贈善款。
活動主辦方還根據去年暴走活動的經驗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全面升級:一方面啟用信息化技術,以提高報名、現場打卡、捐贈反饋的效率;一方面也得到了眾多愛心企業的支持,增強了對隊員的安全保障。
一個雞蛋的故事
到底是誰給了“暴走族”這種力量?這還要從一個雞蛋說起。
在我國一些偏遠山區,有一群亟需社會關注的孩子。從物質到精神,從書本到餐桌,他們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關注,并從他們那里汲取各種形式的愛心。
但也就是這群孩子,正在面臨著因營養不良而無法長高的現實。這些,我們能夠從上海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的一組數據中看出來:中國貧困地區約有12%的兒童身高低于同齡城市孩子,身高差距甚至達到6至15厘米。而要改善這種狀況,也許每天一個雞蛋就能做到。
于是,“一個雞蛋的暴走”活動就開始了。活動主辦方介紹,“一個雞蛋的暴走”活動支持的項目范圍已經從“一個雞蛋”項目延伸到五類兒童類民間公益項目,涉及貧困地區兒童營養、鄉村兒童閱讀、自閉癥兒童、農民工子弟素質拓展培訓等領域,擴大了受益人群覆蓋面。作為活動組織方,MSN希望利用自身互聯網資源,以及在白領人群中的媒體影響力,為中國民間公益組織提供宣傳平臺,擴充中國的公益力量,用豐富的公益形式和項目讓更廣泛的人群受益。
目前,該活動除了“一個雞蛋的暴走”活動之外,還開辟了綠孩子、自閉癥兒童繪畫課程、鄉村圖書館、心靈陽光等多種項目。而這些項目的目的只有一個:讓更多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
將草根公益堅持到底
MSN(中國)總經理劉振宇說:“‘一個雞蛋的暴走’活動讓中國公眾將公益與快樂聯系在一起,它讓每一個參與者感受到,公益可以像MSN倡導的生活方式一樣——健康、快樂、時尚。這是對傳統公益印象的一次顛覆,這種顛覆不僅源于新型的‘勸募’公益形式,也源于公眾對雞蛋暴走活動透明度的認可。在對活動的管理中,我們倡導MSN一貫的四化公益原則,即‘捐款對象明確化、捐款流程簡便化、捐款金額公開化、捐款進展透明化’,并攜手聯勸利用技術來保證這些原則的落實與實現。”
去年秋季暴走活動結束后,眾多參與者通過MSN,微博等社交平臺分享了他們的感受。“前方不是終點,是希望;依靠的不是腿,是愛心”一位堅持走完50公里的愛心人士這樣描述這次難忘的經歷。也有不少參與者表示了對下次活動的期待“希望有更多這樣有創意的活動。公益可以做得很好玩!除了受助人得到實惠,吸引公眾參與社會事務的意義也很大”。
據悉,2011年秋季“一個雞蛋的暴走”活動共吸引了122支隊伍近千人參與暴走,最終有249人堅持走完了全程50公里,背著自制蛋殼完成暴走的“雞蛋超人”陸豐、身患腿疾但拄著登山杖堅持前行的小林同學等參與者都給公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截至2011年12月31日,秋季暴走活動已募得善款約69萬元。
上海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聯勸)秘書長王志云表示,“相較于國外發展趨于成熟的民間公益機構,國內草根公益組織的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我們希望能有更多像MSN這樣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參與到中國公益事業的建設中,用他們的技術和平臺為民間公益撐起一片天,為更廣泛的人群提供幫助。”
草根公益這條路并不好走,但眾人仍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