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帶給人們開闊視野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安全漏洞。網絡安全問題日見突出,全球性網絡安全問題逐漸凸顯,互聯網安全的保護難度也越來越大。業內人士呼吁,只有建立一個獨立的、促進國際間合作的網絡安全組織,才能更好地解決全球網絡安全問題。
全球網絡安全問題凸顯
人類社會的信息化、網絡化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信息網絡成了整個國家和社會的“中樞神經”。然而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安全問題逐漸凸顯,各種黑客、病毒不斷侵襲著我們的電腦,困擾著全世界的互聯網用戶。有專家表示:“網絡化趨勢同時帶來了兩對矛盾:一是攻擊技術永遠領先于防御技術。二是信息技術和應用越復雜、功能越全面,其脆弱性、漏洞和安全隱患就越大。從技術發展趨勢看,這兩對矛盾會越來越突出,網絡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歷數近年來的網絡安全事件,我們不禁為全球性的互聯網安全危機擔憂!
2009年,震網,破壞了伊朗布什爾核電站的離心機。他采取了顛覆性的傳播方式,被業界稱為“超級工廠病毒”和“全球第一個投入實戰的網絡武器”。
2011年期間,紐約股票交易所、韓國農協銀行、美國花旗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香港股票交易所等重要部門先后被“黑”。更為嚴重的是,電站、化工廠等普遍使用的工業控制系統SCADA,也成為網絡攻擊的目標。
這些全球性的網絡病毒,有些甚至至今還在全球各地“流竄作案”。
網絡攻擊不亞于槍炮
2012年3月6日,在德國漢諾威舉辦的2012CeBIT博覽會上,卡巴斯基實驗室董事會主席兼CEO尤金·卡巴斯基從IT發展的角度,闡述了目前世界所面臨的威脅。他列舉了近期所發生的一系列嚴重安全事件,并就如何保護互聯網和用戶,避免網絡戰爭等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尤金·卡巴斯基表示,網絡間諜行為、網絡破壞行為甚至潛在的網絡戰爭都是現在所面臨的切實存在的威脅。當首個由某一國家扶持的惡意軟件被發現時,表明現在的惡意軟件所具有的功能,完全可以實現上述攻擊行為。
2010年發現的Stuxnet蠕蟲和2011年發現的Duqu木馬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到這些軍事級別的惡意軟件所采用的復雜技術,其威力甚至能夠對大型工業設施進行破壞。這無疑給逐漸自滿的互聯網安全敲響了一記警鐘——Stuxnet和Duqu這兩款惡意軟件是出于偶然才被發現的,之前它們已經在互聯網上活動了很長一段時間。
2010年,Stuxnet蠕蟲的發現引發了全球一定程度的恐慌。很多國家將使用網絡武器攻擊視作等同于使用槍炮的戰爭行為。2011年,幾乎全球很多大國都表示會加緊開發自己網絡武器,增強網絡軍備。所有這些證據都表明,我們目前正處在網絡戰爭爆發的邊緣。
呼吁建立國際網絡安全組織
尤金·卡巴斯基認為最好的解決以上問題的方法是建立一個國際化的網絡安全組織(ICSO),作為一個獨立的全球平臺,促進國際間的合作,簽署不使用網絡武器條約,并為關鍵基礎設施制定網絡安全規范。此外,ICSO還能夠幫助對安全事件進行調查,打擊網絡恐怖主義。
尤金·卡巴斯基解釋說:“國際網絡安全組織并不會完全消除網絡武器,但至少會改善目前的狀況。通過成立這一組織,那些最容易遭受攻擊的團體(即互聯網使用率較高的發達國家)獲益最多,所以會第一時間支持成立該組織。”
確實,隨著網絡把各個國家用網線連接成“比鄰”,網絡安全的漏洞,就等于向其他人敞開了自己的“后門”,國際網絡安全形勢已經給我們上了一小課,網絡病毒變身軍事武器也并不是聳人聽聞。只有建立一個國際性的網絡安全組織,才能更好地發現危機,解決危機,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互相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