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支有軍隊編制的專業化網絡戰部隊正在成形:它將更規模化、專業化、組織化地狙擊黑客,保護本國的網絡安全;但它也有可能,對其它國家、組織、乃至個人的網絡造成威脅。似乎,網絡戰正在醞釀,離我們越來越近。
震驚:網絡專家貼上軍隊標簽!
美軍網絡旅正在成形!
日前,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發表題為《美軍網絡旅正在成形》的文章,稱美國成立了一支“軍隊黑客”,是當前全世界擁有最大編制的專業化網絡戰部隊。
文章介紹,美國陸軍于2011年末成立了第780軍事情報旅,其任務是搜集有關潛在威脅的情報,目的是為了保護軍事網絡。第780軍事情報旅的指揮官喬納森·斯威特上校說,這支新部隊隸屬于美國陸軍情報和安全司令部,具體由美國陸軍的網絡司令部來指揮。編制1200人,當前還沒有召集滿,不過已經有了一個80人的總部。
軍隊黑客——毋庸置疑,這個網絡旅的主要作戰人員的身份十分確定,那就是黑客。雖然美國軍方對于這些人員的定義用了一個更加專業的名詞、一個新的職務分類——密碼邏輯網絡戰專家,但是這些“專家”既然處于軍隊編制內,就擺脫不了自身“軍隊”的標簽。
那么,這支部隊將承擔怎樣的作戰任務?
質疑:這支軍隊是“攻”還是“防”?
講到網絡戰,無非有兩個方面的內容:“防”和“攻”。
網絡安全防御可能會得到較為普遍的認可,因為目前的網絡安全問題已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焦點。任何一個國家、組織、個人,都會想方設法保衛自己的網絡運行安全,這屬于網絡防御的范疇。
但任何一支作戰部隊,其作戰形式都不會僅僅限于防御。盡管目前美國媒體披露的情況中沒有任何描述這支部隊執行網絡攻擊任務的詞語,但照常理推斷,這支部隊應該是一個兼顧網絡防御和網絡攻擊雙重任務的作戰部隊。
很顯然,這種作戰部隊是一種完全新型的部隊,其作戰任務、裝備、手段都不再是傳統作戰那樣,以殺傷對方人員和摧毀對方重要軍事裝備為主要作戰目的,而是在整個網絡空間當中展開攻防作戰。其裝備也不再是傳統的槍支、火炮、坦克、飛機、艦船,而是各種網絡專用的攻防器材。至于作戰樣式,我們不妨借鑒很多影視作品中的橋段:在一排排計算機前,網絡高手、網絡黑客面對屏幕,用看不見、摸不著的網絡攻擊手段進行作戰……
憂心:網絡戰正在醞釀?
網絡安全是一個老話題了,但大多數國家和組織都會把保護網絡安全的任務交給相應的民用安全部門來負責,比如國家的安全部門、警察部門。但美國成立的這個網絡旅卻是美國軍方體制內一個實實在在的作戰部隊。
成立這樣一支專業化的網絡戰部隊,表明美國已經明確地將網絡空間作為未來軍隊作戰的一個具體領域。但,這樣一支部隊能帶給世界帶來什么?
可以想象到,在未來,美國陸軍第780軍事情報旅將會以各種各樣的網絡攻防手段,保衛自己網絡的安全。但誰又能保證,這支部隊不會對其它國家、組織、乃至個人的網絡發動攻擊?不敢想象的是,未來的網絡空間會不會也將爆發出激烈的戰爭?以往各自為戰的黑客高手畢竟只是個人的行為,無論是從個人的能力還是從技術裝備等方面,都遠遠無法和這樣一個成建制的大規模的網絡部隊相比。彼時,誰又能去阻止它呢?
網絡戰似乎正離我們越來越近。一支網絡戰旅正在準備給那些黑客點顏色看看,當然,或許在下一場戰爭中,它也有可能一顯身手。所以,黑客們小心了,美國陸軍的首支網絡旅正在監視你們;全世界的人們小心了,美國的網絡戰部隊正在監視你,并且隨時準備攻擊你,或許此刻你正在遭受它的攻擊。
●鏈接
美國網絡部隊發展歷程
1991年 第一次海灣戰爭中,美國中央情報局派特工到伊拉克,將其從法國購買的防空系統使用的打印機芯片換上染有計算機病毒的芯片。并用遙控手段激活了病毒,致使伊拉客防空指揮中心主計算機系統程序錯亂,防空電腦控制系統失靈。
2003年 伊拉克戰爭前,數千名伊拉克軍政要員在他們的電子郵件信箱中收到美軍發來的“勸降信”,造成很大的心理影響。開戰后不到4個小時,持中立立場的半島電視臺英語網站便被美軍“封殺”,此后也一直不能正常運作。
2005年 在美參院武裝部隊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網絡部隊作為一種全新的部隊樣式,被正式納入美軍的作戰序列。
2006年,2008年 先后舉行了兩次代號為“網絡風暴”的大規模網絡戰演習。
2009年 下令組建網絡司令部,打算將軍事霸權從陸地、海洋、天空和太空向號稱“第五領域”的網絡空間延伸。
2009年5月4日 美國空軍公布了網絡戰部隊專用徽章,讓美國空軍的網絡戰部隊走到了聚光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