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世紀早期油畫:趙無極領銜
二十世紀早期油畫部分,以林風眠、趙無極、朱德群三位藝術大家的作品頗為搶眼。趙無極《1-5-70》、《13-2-92》、《24-09-99》、《小路》,朱德群《無形的境界》、林風眠《松林迭翠》、《風景》將悉數登場。此外,拍場成績一直表現良好的顏文梁、馮法祀、艾中信、孫宗慰、吳冠中等此季亦有佳作呈現。
趙無極的《1-5-70》是臺灣早期最具權威性的美術類刊物《雄獅美術》在1972年創刊周年特刊—《趙無極特刊》的封面作品,這是臺灣專業媒體第一次系統介紹趙無極的藝術創作,趙無極選《1-5-70》作為專刊的封面,足見此作在其藝術創作生涯中的重要性。此外,《1-5-70》還收錄在Francoise Marquet編著的《ZAO WOU-KI》中(298頁)。
《13-2-92》為其1990年代的代表之作,尺幅達200×162cm。畫面以藍色、白色為主,在兩種色彩的交界處以隨意的色彩流動、滴濺形成強烈、富有律動的隨興感。對于大面積白色的保留,也是畫家這一時期的重要風格特點。
《24-09-99》色彩絢爛,以大面積的金黃色為主基調,黃色柔軟的鋪開在白色畫底之上,硬朗的紅色引導著整個畫面的方向感,給人以一種向上升騰的力量之感。
朱德群創作于1993年的作品《無形的境界》,尺幅巨大(200×200cm),品相完美。在氤氳開的藍色背景上,跳躍著輕快的線條和鮮艷的彩點、塊面,充滿迷幻的景象,富有抒情的詩意。他這種以自然物為主題,以光和色的交響構筑藝術境界的選擇,使得他的作品洋溢著天地之間奔騰的活力,以及感人至深的生命動力。林風眠創作于40年代《風景》,畫畫色彩豐富,構圖稚樸。體現了林風眠先生用西畫中法的嘗試。《松林迭翠》作于1956年,作者用色彩代替了傳統的水墨,作品仍舊保持著水墨表現的透明性,中西合璧的畫法已十分典型。
馮法祀《演劇隊的早晨》創作于1948年,來源可靠,發表翔實。作品描繪了演出小組演出前的準備活動。清晨燦爛的陽光照進室內,使得畫面人物均籠罩于明快的光線之下,演員們則動作各異,充滿勃勃生機之感。孫宗慰1944年作品《煤油燈》則呈清新可愛之風。作品直徑40cm,構圖飽滿、畫面精美,紅黃藍的色調調配豐富而和諧,散發而來的生活小趣味十足。
吳冠中《瀑布》創作于1972年,構圖充滿了形式意味的簡潔和樸素。畫面色彩也非常單純,以黑、白、墨綠為主,抑揚頓挫的用筆和大塊的色彩造型,充滿質感和情感,表現了畫家精湛的油畫技藝。此件作品發表于吳冠中權威出版物《吳冠中全集 2》(198頁)。
傳統油畫:寫實名家壓軸
靳尚誼、陳衍寧、王沂東、楊云飛、艾軒、冷軍、李貴君等當今油畫家最富實力的寫實油畫大家作品云集,是嘉德油畫春拍傳統油畫板塊的一大亮點。
此次嘉德春拍呈現王沂東力作《天上人間》及《回娘家》,游刃有余地將西方古典油畫的精湛技法與中國民族文化的審美意蘊融于一體,成功地再現了藝術家獨特的藝術風格,并且深刻的表達了其對沂蒙鄉情的深深眷戀。《回娘家》是極具其個人風格的一幅杰作,大紅棉衣的女子在雪景的映襯下,分外嬌柔俏麗。《天上人間》中,一對戀人趴在遼闊的雪地里、雙手緊握。靜默的黑、雪地的白、民間的大紅與一點點枯草黃,不僅極富中國鄉村的味道,也構成了藝術上的純凈之美。
另外,此次嘉德春拍還集中了楊飛云的《曇花》、《窗邊少女》、《贊美之聲》。它們在創作年代上跨度自1990年代初至2006年,表現題材及手法亦時間階段性顯著,可清晰的展現出楊飛云油畫發展的脈絡。純熟的技法和堅實的造型能力一直是陳衍寧油畫作品的突出特點。此次推出兩件精品《西窗聲動》和《今夕是何年》,作品中迷人的輪廓線和結構美,另人為之叫絕。
冷軍的作品以其獨到的構思結合非凡的藝術技巧令當今中國畫壇矚目。此幅《景物》描繪了陳舊的鐵皮箱一角湊集的水果景物。畫家逼近每個細節,水果的水靈新鮮、甚至表面淡淡的白霜都刻畫的淋漓盡致,精致入微。畫家沒有放過陳舊粗糙、布滿銹跡的鐵皮,孜孜不倦地呈現每個細節,更是襯托出了水果的晶瑩與剔透,并充分展示出畫家寫實的功力。畫面構圖十分簡潔,以簡化原則突出表現事物的存在,充滿感染力。冷軍以水果為題材的作品十分稀少,此件質量在僅有的幾件同題材作品中又為上層,實屬難得。
當代油畫:主打早期佳作
當代藝術家的早期作品因上層的質量及稀缺性,一直都是藏家追逐的熱點。此季當代油畫早期佳作頻現,相信會令市場掀起些許波瀾。
何多苓的《午后》為1990年的早期精品,畫面在形式語言上所達到的單純感與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可謂殊途同歸。曾曉峰《戲狗圖之二》亦為藝術家精彩之作,為其個人畫冊《中國現代藝術品評叢書—曾曉峰》的封面。作為一個具有存在主義思考的畫家,曾曉峰藝術中的荒誕源于生活中的荒謬,指向凝視與震驚。
新生代代表人劉小東作品《風雨交加》開始明確表達了1990年代文化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母題—當下生存的精神獨立。畫面中的主人公略微低著頭,眼睛似乎是看著身體的下前方不遠的地方,人物嘴角緊閉,沒有任何表達自我的征兆和欲望流露,這樣的面容和表情刻畫給人一種內省的感覺。以一種不動身色的冷漠,展現了普通的生命和這些生命坦然于世的實際狀況,正是劉小東和其他畫家在根本上不同的地方。
唐志岡1996年作品《成人開會》,以集中反映中國政治特色同時又最少藝術表現余地的“會議”為載體,借助略微夸張的人物形象,表現出我們每個人對于生活和自然的認識,從反面反映出我們對于長期受國家意識形態控制和影響的現實的不滿。
“中國政治波普第一人”王廣義1993年的早期作品《小批判》及2005年《Audi大批判》也均將呈現春拍排場。嚴培明的《風景》創作于1995年,尺寸達200×235cm,此畫氣勢恢宏,令人目眩。周春芽早年的心愛之作《綠狗》也將亮相。《綠狗》為權威出版物《周春芽》的封面,2001年周春芽受邀參加第一屆成都雙年展,本幅作品亦是參展的其中之一。此外另有多處發表及展出記錄。畫面在大面積的白色背景上描繪了撒嬌的“綠狗”,主體的綠色分為不同層次,筆觸充滿迅疾的運動感和暈染效果,有些局部互相糾纏,有些又互相交融,似乎矛盾而又不安。周春芽曾經說過,如果“綠色是寧靜的、浪漫的、抒情的”,那么“綠色的狗”就“包含了爆發前的寧靜的意境”,暗示了“現在人的孤獨和人與人之間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