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我們今天的城市似乎是一個從未來借來的城市。許多尚未建成的城市象征性地標,在軟件中變成了比真實的城市空間更為真實的承諾—這個城市無比的光潔、通透,沒有任何一點混亂和喧囂,具有高度的合理性。它讓我們看到的似乎是一種奇怪的“未來主義”,一個在頭腦中虛置的城市。
作為建筑師和藝術家的程大鵬,他在北京今日美術館個展中的新作《可樂樂園》是有意地將中國城市化過程的歷史、現實與未來虛妄的特質,即將我們現在習慣的Powerpoint城市景觀,從電腦軟件的虛擬中,利用3D打印的技術手段,置換為近距離的實在性作品,既有裝置、雕塑藝術的細節,又有城市建筑模型的樣態。
這些裝置新作以《可樂樂園》命名,來源于他早期創作的《都市山水》繪畫作品,但在作品呈現上他卻將建筑模型的結構完全處理成散落、畸形的碎片,建筑也只是物是人非地依稀可辨。其細節與視覺是立體寫實的,包括類似的建筑模型里生長出來的肢體、尸骨、蠕蟲、殘骸和吸附、纏繞著的“惡之花” ,具有建筑沙盤模型變異的現實依存。在我看來,大鵬作品的高妙之處或其藝術的魅力,在于他對構成城市化過程中的主要元素—建筑節點的現實與他臆想的虛構圖像之間的虛置。因此,這些裝置不是簡單地可以讓你“按圖索驥”地去抵達某個具體的城市建筑空間,而是假借建筑的樣式—所謂的以具體城市化為背景的藝術想象。同時,大鵬的這種方式還賦予了作品內容和形式方面的最大效果,這種效果具有戲劇化和象征意義,把我們現今社會日益膨脹的物質消費的欲望、情景,通過系列怪異形象符號化和現實化了,于是視覺的圖像從非現實的層面進入到一個現實的層面,以此來表達他對當下現實社會的深刻關注。
城市的本質特點在于它磁場般的吸附力,由于磁場的強大力量導致了城市無限蔓延,實際上城市也是人的欲望和利益無節制泛濫的大容器。這正是中國現代城市的現狀與共識之一。大鵬通過一種所謂的藝術方式,提出的反詰也似乎在回答人們對于城市性與城市化的不同及差異的疑問。它不僅告訴了人們發生了怎樣的事實,而且勾勒了事實背后的因果關系。其意義在于使人在自以為是的狀態中突然發現,自己距離真實是多么遙遠。而我們或許可以強烈地感受到這些“可樂”的裝置所凝固的瞬間,而這些令人心顫的現象、事件卻仍在繼續生發著。
由此,我們得到了什么啟示呢?也許,就是避免那種純粹以物質形態的觀點來判斷城市狀態,或者純粹以經濟指標為鵠的來規定城市發展的片面做法,而把人們的精神生活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去。
在我看來,如果說作為物質形式的城市容器最終因其強大的穩定性和保護性而取得了對精神因素的決定性力量,這只能說是城市這種人類特有的組織形式因高度發達而帶來的不可避免的負面效果。這是一切組織機構成熟以后必須承擔的代價。抑或,大鵬的生存體驗、見證,并藝術化地夸張、提示出了這種代價的荒謬之處。